時菊
摘? 要:水土保持不僅能夠有效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在維護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上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給予足夠重視,為了各地方經濟、農業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應重視、加強先進林業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研究,盡可能避免水土流失等諸多問題的產生。
關鍵詞:林業技術;水土保持;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F326.2?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0932162
前言
目前,很多地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不論是對生態環境,還是農業與地區經濟的發展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各地區必須要承擔起環保職責,科學有效落實各項保持水土的工作,從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的進一步惡化。本文就針對林業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科學運用做出了進一步探究。
1? ? ?注重造林地的及時清理
通過有效清理造林地,可以使造林地區的基礎條件得到進一步優化。去除灌木、砍伐遺棄物,以及雜草等是改善環境條件的重要前提,在具體落實各項造林工作過程中,將地央表層的無用植被去除之后,土壤透光度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有效改善物理性狀,溫度情況也會出現顯著變化。基于這一層面來講,加強造林清理,不論是對當地造林成活率、水土保持,以及土壤侵蝕減輕等諸多方面都能夠帶來積極影響,應給予足夠重視與有效落實。造林地清理作為林業技術應用中的初步工序,經常運用的整地方法有2類:總體整地,就是對需要造林的土壤進行全部翻懇,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平原地區的造林清理工作;部分整地,在具體實施中又可以合理劃分為帶形整地、塊形整地等形式,在具體落實中,還要結合不同區域的實際需求來給予科學選擇[1]。
2? ? ?完善造林方法
基于具體需求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播種造林。就是在造林區域內直接種植林木秧苗,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進行條播、塊播和縫播等;植苗法。就是將擁有相對完整根系的樹木作為造林基本材料;分蘗法造林。這種方式通常都應用在很多沙棘種植的情況下。還有一種方式,是將樹干、根等樹木的營養器官形成造林材料,并科學運用到造林當中。此外,還有插條法、插根法等,這2種造林方式極為相似,通常適用于春季、秋季造林中。
3? ? ?林業技術應用于水土保持中的優勢
由于林木水分蒸騰面積相對較大,作用持續時間很長,雖然其地表蒸發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林木遮蔽而發生一定負面影響,但相比于其他植被形式的地域來講,仍然具有很高的水分絕對蒸發量,基于此得到的結果就是周邊地區空氣濕度不斷提升,不論是對環境優化、氣候調節,還是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來講,具有的優勢特點都是不容忽視的。此外,林地區域每年都會有很多枯萎的樹葉掉落,逐漸積累成厚厚的腐敗層,可以不斷的吸收降水,能夠將地表徑流更好地儲存起來,這樣雨水就不會將土壤沖走了,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給予足夠重視[2]。
4? ? ?林業技術與工程舉措的科學整合
水土保持工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為了取得理想效果,應充分重視、加強林業技術與相關工程舉措的密切聯系。通常情況下,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合理劃分成農耕、生物工程和水利舉措3個門類。林業技術僅僅是生物工程舉措的重要組成,其在具體落實中采取的封山育林等方法,能夠使得邊坡地帶的植被保護力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盡可能避免土壤因受到雨水沖刷而出現水土流失等問題,對地表徑流量做出合理控制,將土壤受到侵蝕的可能性合理降到最低。由此可見,林業技術這一水土保持方案是不僅具有經濟科學的特性,也是較為長遠有效的,但在具體實施中也要注意,其方案并非是孤立存在的,為了取得理想成果,應與水利工程、農耕等其他生物工程舉措科學整合,真正實現相互促進、制約,在總體設計規劃上有效實現有計劃有分工的落實[3]。
5? ? ?結語
水土保持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在具體落實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完善,為了給我國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學研究與有效落實,且除了林業技術之外,還應注重水利工程、農耕等其他舉措在水土保持中的科學運用,對現有技術做出進一步完善與升級,以此來促進水土保持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勇.林業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
2015(6):54.
[2]王江紅.林業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探究[J].農業與技術,
2013,33(11):86.
[3]苑長華.林業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
2013,25(1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