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 要 思想轉化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之一,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著重要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正逐漸被廣大教育者所認識,后進生的轉化又是教育者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本文旨在探討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轉化后進生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學 后進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1后進生形成原因及特點
后進生形成原因很多,集中反映在:一,家庭原因:(1)家長教育觀念上的錯誤思想;(2)家庭教育的失職;(3)特殊家庭。二,社會方面的原因。三,學校方面的原因:(1)學困生與留守兒童;(2)某些愛好或特長的不能發揮使其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3)教師班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后進生的形成絕大多數與智商和學習能力無關,這就形成其“雙向性”的特點:既落后又能進步,“后”只是暫時現象,“進”才是發展的關鍵、最終的結果。只要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方法得當,用心關愛,積極轉化,必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2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轉化后進生的幾點具體做法
2.1談話法
談話法是通過交談有目的的了解談話對象的思想和心理活動,找到其“后進”的主要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確定教育方法。與后進生談話首先要營造平等交談的氛圍,切莫教師一言堂,安靜的聆聽較之一味的說教更能讓人打開心扉,觸及心靈;其次,要善于把握談話對象的心態和性格特征。利用其心態的變化因勢利導,根據其性格特征確定談話的態度、語氣、表情和動作;最后,后進生或多或少會有自卑的心理,談話中應多用安慰鼓勵的話語,讓其感到格外親切知心,從而振奮精神積極向上。
談話法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方法的基礎,是取得后進生的信任和成功轉化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耗時長、見效慢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講究語言的藝術,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用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語言轉變思想上出現偏頗的暫時落后的學生。
2.2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教育者運用語言、行為或某種事物,比較含蓄間接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的教育方法。對后進生運用暗示法時,首先要求暗示的實施者應具有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因為在他人暗示中,特別是語言暗示,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這就要求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暗示,在師生間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后運用該方法;其次,要恰當運用暗示法的載體,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師可以從其優勢領域中著手,并以此為切入點,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創設能讓其發揮自身優勢的任務,鼓勵其加以努力獲取成功,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最終帶動學習上的進步。例如,我曾有一個迷戀網絡型的后進生,他是個酷愛玩電腦的小學生,利用這個特長,每次我們搞完小測驗都會給我們班做個成績表格將同學們的成績準確無誤的搞定在表格,在老師和同學的信任中實現了個人價值,后來一直是我們班的優等生。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接受教育,易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達到積極暗示的目的。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變消極的自我暗示為積極的自我暗示。
2.3獎懲法
獎懲法即用強化的方法分化行為的正誤,促進人的行為向更正確的方向活動。獎勵可以激發人的潛能,懲罰可以校正人的錯誤,這是教師常用的兩種強化手段,對于后進生尤為適用。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當發現她(他)的點滴改變時就要加以充分的表揚和肯定,一方面要使學生不斷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使其獲得階段性的成就感,增強其堅持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還要為其設定一個又一個的短期目標,使學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仍是不夠的,還需繼續加強努力。同時,當發現后進生有所松懈,在簡單的任務前仍猶豫不前,不思進取時,則要實事求是地做出批評。
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如何解釋和說明自己的學習成敗。這就要求教師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要科學獎懲,多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激發他們的動力和斗志,增添自信心,我們的轉化才找到起點。
2.4最佳心態教育法
最佳心態教育法即及時把握教育對象的心理變化,選擇受教育者最佳的心理狀態時進行教育。心理狀態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絕大多數后進生有特殊的經歷,當教師不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理成因時,往往會表現出盲目性和情緒化的傾向,這往往使教育偏離正確的軌道,因此,教師應當全面掌握和分析后進生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里的心理狀態,根據其心理狀態及時采用不同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有針對性、時效性的教育。
3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轉化后進生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方法與其他方法的結合
因為本文著重從心理學角度闡述,因此,不能取代其他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注意多種方法的結合。比如;專業教育,養成教育,調動資源、形成合力等。在平時的教育中老師要鼓勵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用友情去感化后進生,這種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
3.2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方法自身的綜合性和靈活性應用
方法是受內容決定并為內容服務的,后進生的情況大多是復雜的,不能固定地、孤立地運用某一方法,而應靈活地綜合運用或交替運用多種方法,從而發揮他們的整體效果,獲得更理想的效果。比如說教師的贊美,在平時的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老師的贊美越多學生越顯的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3.3教育者本身應該克服常見的心理現象
比如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情緒的控制等等。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他需要老師有博大胸懷,淵博的知識,十足的耐心和細心,后進生的思想轉化過程是一個十分艱難的復雜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常常還會出現反復,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既然我們堅定而執著的選擇了做一名人民教師,就要從心底里熱愛這份職業,用心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讓這些美麗的花朵,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
參考文獻
[1] 高紅.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