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穗杰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高職院校的教育也在不斷改革與創新,為了更好的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采用跨界教育。在當前的視覺傳達設計行業,跨界設計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而越老越多的高校的跨界設計視域下展開視覺傳達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文分析了當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跨界設計視域下高職院校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跨界設計;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目前我國在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對社會需求缺乏充分認識,造成專業不對口;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導致社會競爭力減弱等。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藝術設計行業應時代也產生了“跨界創新”。所謂“跨界”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領域、不同構成的因素之間的聯系,是全新事物一種演變的結果或者是過程??缃缭O計就是指傳統的設計與其他不用不同行業之間的有效結合,從而在合計的過程中有更好的創意。
一、當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對社會需求缺乏充分認識,造成專業不對口
在當前新媒體不斷發展并廣泛應用背景下,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例如數字出版產業,近幾年,數字出版產業的增長幅度一直都保持的較好,而傳統的出版產業全部都開始依賴數字出版產業進行網絡雜志的開展,越開越多的人開始通過電子書對書本刊文進行閱讀,同時,該領域也逐漸成為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一個新設計領域。但是在當前高職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主要的教學內容還是二維平面排版、傳統書籍裝幀等,并沒有在課程教學中加入軟件教學與電子書設計教學,沒有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符[1]。因為對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市場變化沒有充分的認識與跟隨,從而導致專業與社會不對口,該問題也是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職院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
(二)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導致社會競爭力減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沒有具體明確,不知道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對社會的發展需求進行滿足。我國的現代設計教育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真正發展起來的,沒有堅實的基礎,在教育中基本上都是對國外先進的教學成果進行學習與借鑒,與我國的實際國情不一定相符。因為培養目標的不明確,并且教學方式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從而導致設計人才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環境,減弱社會競爭力,從而沒有較高的就業率。
二、跨界設計視域下高職院校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一)打破專業壁壘,形成開放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視覺傳達教學模式對社會的發展趨勢與發展需求沒有較好的適應,因此,視覺傳達教學要打破專業自身的壁壘,對專業不斷的開放,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轉變成開放式教學模式,將多種專業學科融合到一起,形成多種多種專業學科異中求合、合中求異的教學模式。
首先,視覺傳達專業要不斷的完善專業知識與研究方向,給學生提供更多方向的學習。如果本校缺乏多種學科一同開設的條件,那么可以與其他的高校進行聯合,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條件。這樣不僅有效的避免了本院校沒有特色專業學科的同時也有效避免浪費教學資源。其次,基于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將跨界設計作為核心教育理念,進一步加深校企之間的合作,對多種企業進行選擇,對跨界合作教育進行積極的鼓勵,使一線設計人員、企業管理者對教學活動進行參與。在培養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時候,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大對學生分析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力度,從而將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輸送給社會,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最后,寬口徑培養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優勢之一,從而將更優質的多向發展條件提供給學生,與通識教育相比寬口徑培養具有較多區別。所謂通識教育就是對人才進行不分專業普及型的教育,但是在設計專業中,主要是倡導在興趣的基礎上對人才進行教育,將交叉學科與專業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并且重點對與社會經濟發展接軌的相關知識的學習,該學習方法主要是提倡:興趣為主、專業學習為重、適當的進行跨界、視野的擴大重于專業的學習[2]。不管學生未來有怎樣的發展,寬闊的視野比系統性的知識體系更具有作用,因為學生的興趣與專長也是在學習中不斷的探索與培養出來的,學校的專業教學不能將學生培養出同質且單一的工作機器。
(二)提倡以問題為導向,創新設計教育方式
在對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理念就是對多元化信息元素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也就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問題式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將問題作為導向的設計教育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想,并對問題的不斷深入,從而對問題進行更深層的思考與分析,最終知道最佳的解決方案。
首先,在問題提出的時候要根據設計教學的核心內容進行,問題要經得住多層次多角度的剖析,并且通過分析得到有深度的結論,同時將個人意見與多人意見進行有效的融合,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模式。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對問題進行設計:第一,讓對個專業領域的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參與,通過不同教師不同的專業知識擴展學生的眼界,從而給學生的跨界學習與多元化思維奠定基礎。第二,打破當前固有的班級制度,讓多個專業的學生成立一個工作團隊,然后對各個專業學生不同的專業知識進行利用,從而對問題進行解答,然后再將所有的解答結果整合在一起進行分析討論。其次,對問題的評價。問題評價體系可以分成兩種評價模式,然后結合進行,分別是角色評價模式、分階段性評價模式,然后根據教學項目劃分兩種評價模式的比例。最后就是對問題的解決,學生的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的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視覺語言,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入研究視覺表現策略與形式要素,從而更多的解決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對視覺傳達設計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一定要立足于社會發展需求,同時還要與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相符,對跨界設計有更深層次更充分的理解與認識,從而在視覺傳達教育中打破專業壁壘,形成開放式教學模式,并且對教育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更好的培養出復合型設計人才,從而更好的給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張麗莉.“跨界教育”視野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藝術教育,2015(11):243-243.
[2]許海.跨界設計視域下高職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藝術科技,2016,29(9):339-340.
(作者單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