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亞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運輸系統的完善,現代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受到了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有效地簡化了施工工藝和施工過程,不僅施工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有鑒于此,本文分析了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施工要點,并對其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討,旨在促進該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廣泛運用。
關鍵詞:現代建筑;施工技術;鉆孔灌注樁;技術要點;質控要點
現代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的施工技術較多,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憑借其操作簡單、施工效果佳、經濟性能好等優勢,被廣泛的應用。無論何種施工技術的應用,均需要確保應用的質量,以確保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除了要遵循施工技術應用標準外,還需要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好技術改進與完善,以確保施工的安全性與質量。
1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概述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主要是應用于樁基礎施工項目中,采取人工作業或者機械作業的方式,在施工現場制作樁孔與鋼筋籠,再將鋼筋籠放到樁孔內部,灌注混凝土,以形成支撐樁,達到加固基礎的作用。基于選用的護壁形式差異,該技術可以劃分為全套灌樁與泥漿護壁樁。其施工流程如圖1 所示。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加固機理是:在樁孔內設置的鋼筋籠外壁上,埋設鋼管,當混凝土達到強度標準后,沿著鋼管,擠壓水泥漿液,進而使得碎石與土顆粒等能夠膠結,形成堅固的整體。
2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控要點
2.1 穩固鋼筋骨架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鋼筋骨架上浮的問題,會給工程后續施工造成不利影響。鋼筋骨架上浮主要發生在吊放時,灌注的混凝土給鋼筋籠造成擠壓,進而產生的此類問題。針對此問題在下放鋼筋籠時,則可以使用混凝土,來壓制鋼筋籠,以避免鋼筋籠上浮。同時需要確保吊放的合理性,將導管放置在中心位置,減少鋼筋骨架上浮問題發生的機率。
2.2 預防氣塞問題
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由于導管內的空氣可能會產生壓縮,進而造成氣塞問題。若發生氣塞問題,則會使得混凝土內部產生大量的氣泡,使得混凝土難以被快速的灌入,為了有效的控制此類問題,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時,灌注位置要盡量偏于導管一側,使得導管內部的氣體能夠被及時擠壓出。同時可以使用帶有篩眼的鋼管,將其靠在導管口,以此解決氣塞問題。
2.3 預防埋管問題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完成混凝土灌注作業后,可能會出現埋管問題,即導管埋在混凝土內部,無法被撥出來,若不能有效的解決埋管問題,則可能會造成導管斷裂問題。基于此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埋管問題,則需要采取預防措施,基于施工技術要求,合理選擇導管埋入的深度,最好將其控制在2-6m 范圍內,在開展混凝土灌注施工時,要做好接頭螺栓檢查工作,以及時發生導管掉落問題。
2.4 預防掉鉆問題
在鉆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掉鉆、卡鉆現象。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安裝的過程中,鉆桿的緊實性并不很好,因為安的整體結構不太牢固。在鉆機的施工過程中,鉆機被拉出并扭曲,導致整個鋼絲繩被拉拔,導致了鉆機的工作。把鉆頭鉆出來也很容易。因此,我們需要定期檢查相關設備部件,因為它們不符合標準部件的要求,需要及時更換,確保施工工具符合標準要求。當卡鉆現象發生時,需要冷靜地分析,沒有相應的預防措施,鉆頭不需要拔鉆鉆頭,導致鉆頭空出。當出現上述現象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專業工具,如果不能,需要請專業人員進行及時搶救作業。
2.5 預防鉆孔偏斜問題
鉆孔傾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施工前測量位置不準確,二是鉆孔放置不準確。在施工確認鉆孔位置時,測量人員如果未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測量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測量經驗不足,會導致測量位置不準確。
要解決鉆孔傾斜的問題要注意的有三點:一是測量人員要端正工作態度。測量人員要保持嚴謹的態度,運用合適的測量方法,積累工作經驗,準確的判定測量位置。二是測量位置時,依據施工圖紙的要求,結合現場情況,對鉆孔進行復核,保證位置無偏差。三是鉆機定位時,保證定位點的準確性,確認鉆機導桿中心線、回旋盤中心線、護筒中心線三條線在同一直線上,鉆頭中心對準護筒十字線的中心,再注入穩定液進行鉆孔。
3 現代建筑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某橋梁柱墩基礎為鉆孔灌注樁,采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開展施工作業,其地質層依次為礫石層5m,漂石與軟巖層位37m。現基于以下流程開展施工作業:平整場地-樁位放樣-護筒埋設-沖擊鉆成孔-下鋼筋籠。在開展施工作時,需要加強對各施工環節的質量管控。
3.1 放樣與測量
開展鉆孔灌注樁施工作業前,需要做好施工現場清理工作,同時基于施工設計方案要求,開展工程放樣與測量作業,以確保鉆孔的精準度。若樁基礎施工地質較為松軟,則需要做好夯實處理工作,以確保施工地基的穩固性以及密實度。開展施工定位測量作業時,要控制好實際定位數值和圖紙標準的差值,控制在≤10mm 左右,以便后期施工過程中合理校對,除此之外在挖埋護筒前,還需要做好樁中心線的劃分與標識。
3.2 制作并且埋設護筒
現代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中運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通常選擇鋼制護筒,基于施工要求,來確定鋼護筒的高度,通常在1.5-3m 范圍內。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可以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橡皮墊圈,以避免接口處發生漏水問題。埋設護筒時要確保護筒內徑比樁徑要多30cm,同時灌注樁和護筒的中心線位置誤差不要大于20mm,將傾斜角控制在的≤1%。若在陸地施工,則需要使用回填土,對護筒底部以及周圍,進行壓實,護筒要高出地表30cm 左右。若在水下施工,則護筒要高出水面1-2m,同時護筒埋深要控制在2-4m 范圍內。
3.3 制作漿液
開展鉆孔作業前,需要制備水泥漿液,其制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施工的質量,因此需要加強控制。合理的選擇制備材料,重視材料的質量以及種類,進行黏土調制漿液制備作業,則需要確保黏土的質量以及品相能夠符合施工要求。漿液表面的高度要稍稍高于地下水位,控制在1-2m 范圍內。基于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合理的調整水泥漿液的配置比例,以確保混凝土能夠順利的灌入鋼筋籠內。在進行制備的過程中,要反復的進行多組試驗。
3.4 鉆孔與放置鋼筋籠
使用鉆機設備,進行鉆孔作業,在作業的過程中,做好各項指標檢查工作,包括鉆孔的垂直度以及中線等,以避免發生孔斜問題與踏孔問題等。若使用沖擊鉆,則需要對周圍的土體進行加固處理,避免由于鉆機振動造成土體坍塌問題。同時需要做好清孔處理,避免泥屑堵塞孔洞。控制鉆進的方向以及速度,基于鉆進施工順序,開展鉆進作業,確保鉆孔作業連續完成。
3.5 灌漿作業
鉆孔灌注樁施工作業中灌漿要連續,使用導管,進行連續灌漿作業。基于規定的灌漿時間,即完成二次清孔后的半個小時內開展。灌漿作業要控制導管的埋設深度,同時需要控制灌漿的速度,以確保灌漿的質量。導管的提升要隨著鉆孔內水泥漿液面的上升進行調整,以確保灌漿的質量。基于鉆孔的順序,開展灌漿作業。
4 結語
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中運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需要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開展施工作業,加強對施工質量要點的控制,以確保施工的質量與進度,對于施工常見問題,則需要采取預防措施,做好全面的施工準備。
參考文獻
[1]葉志峰.市政橋梁工程的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探究[J].江西建材,2016(17):156-156.
[2]程舒.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及質量問題的探討[J].四川水泥,2016(5):280-280.
[3]陳海明.高層建筑基礎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4).
(作者單位:江蘇軟件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3201061975062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