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訓
摘要: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膽放手讓他們自主探究,讓學生由知識認知型向知識能力型轉化。文章主要從改變觀念、引導尋找自主學習的方向和思路、如何誘發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以及怎樣進行課堂的自主學習這四個方面闡述教學實踐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方向;思路;激趣;自主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151-01
自主學習實質是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弘揚學生主體性為宗旨,以突出主體性和獨立性的新型教學結構為核心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主動投身課堂,師生之間建立起自由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關系。教學過程成了師生共享經驗的過程,學生已逐漸由知識認知型向知識能力型轉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施中的一些做法。
1.更新教與學的觀念,明確自主學習方向
數學課堂教師不能只顧自己“滿堂灌”了,不能再抱怨學生不聽自己的課,不能說現在的孩子難教,可能你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和需求了。要想不落后于改革的步伐,我們不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要讓學生更新學習觀。傳統教學中,教師生怕學生學不來,分析透徹后再教授給學生,反反復復地講,學生不用動腦筋只用靜靜地聽,常常被動地去接受知識。這樣的方式讓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根本不能理解知識的本質,更不要說靈活運用利用知識和創新發展了。必須讓學生認識、嘗試自主學習,使學生逐漸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最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了。自主課堂就是實現從“教師的教中學”向“學生的做中學”轉變,教師注重了介入指導的時機和分寸,學生懂得了如何操縱學習,才會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主動探索。
2.利用教材資源,尋找自主學習思路
大多數學生都不懂得在課前、課中和課后自主學習時收集信息和發現問題。教學改革后,新教材的編寫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資源,教材中有些知識內容設計了下面三個環節:“閱讀與理解”中往往呈現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我就借此引導學生對要解決的問題去尋找解決的切入口。課前自主預習就是讓學生先讀教材,懂得如何設疑置疑;“分析與解答”是學生從題中得到教學的信息在分析中活動的呈現,讓學生在課中自主活動時收集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理清思路,自己進行探究,從而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回顧與反思”中討論匯報呈現,對自己探索出的結果在小組內或小組間進行驗證反饋,鞏固所學知識。這幾個環節若能做好引導,即使在教材沒有設置這三個環節的教學內容,學生自主預習時也可以自己設計這樣的思路完成自學。
3.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教師靈活運用好教材資源,將書本知識“化靜態為動態、化無聲為有聲、化無形為有形”來吸引學生。教師備課時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設置各種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一定要具有啟發性,能使學生產生想象、懸念,學生才會自主生疑質疑。創設恰當的情境和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驅動他們主動去探究。例如,在教學《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時,我在多媒體屏幕上呈現橡皮泥、梨、土豆、乒乓球、冰塊等,看誰能設法求出這些物體的體積?呈現生活常見的物體,再創設問題,這些熟悉的物體卻隱藏著有趣的數學問題,學生頓時來了勁,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猜想講出來,看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就拋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的挑戰,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接著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我利用生活中的實物或生活情景來呈現教學情境,既直觀,又能激發學生興趣,并營造了一個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
4.提供時間和空間,搭建自主學習平臺
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的學習走向獨立自主,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有不同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的自主學習方式,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時,組內每一個成員都獨立思考,再將自己的見解說出來,組內討論、實踐操作驗證,互糾互評,達成共識,最后每個小組成員到講臺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與講解。臺上學生講解后,座位上的學生可追問、點評、補充,學生反饋自己探究中所犯的錯誤,提醒做題時應該注意的地方等,有時生成拓展的問題常常是教師也沒預料到的,學生對各種設想、方法加以分析進行優化,學生有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互相討論,輕松地掌握了知識。
在學習《圓錐的體積》時,我首先從情境設置引起學生的猜想,再引入實驗來驗證,學生的熱情頓時高漲。我馬上提出本次操作探究活動的目標和要求。明確要求后,各小組的組員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很快去收集信息,統一意見后進行動手探索活動。實驗過程中各組員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探索,就這樣,各個小組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試驗,匯報結果得出了幾種情況,對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轉化進行探究,最后一致推出“圓錐的體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一結論。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質疑、合作學習、探究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在合作交流中,學生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學習。學生通過自己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的結論,其收獲遠遠超過聽教師辛苦講解所得的。這樣就充分體現了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李素琴.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J].上海教育科研,2017(12).
[2] 肖玉林.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