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濤
摘要:在教育事業發展中,要想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做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宣傳工作,就需要通過建立良好的文化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以此來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此過程中,良好校園文化的建立,應借助一些創新途徑,以此來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質量。基于此,本文就需要探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創新路徑
前言: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先進文化的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人才的全面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在發展教育事業時,要重視對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并結合信息時代條件下,計算機和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對傳統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路徑進行創新,進一步提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效果。
一、大學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作用
大學校園文化環境本文具有一定的功能,在學生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一般來說,大學生的專業情感包括所學專業的榮譽感,對專業課程的熱愛和對專業工作的敬業精神等,學生專業情感的培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對其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借助校園文化長廊、實訓基地等傳播校園文化,甚至是專業文化、職業文化和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增強體驗,豐富人生閱歷,對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另一方面,大學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有助于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也就是說,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對學生的情感起到熏陶作用,并且還可以凝聚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高校文化的認知、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歸屬感,進一步促進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提升[1]。
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路徑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高校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教育事業開展的基礎,通常高校基礎設施有建設設施、校舍、園林綠化和教室等,這不僅是高校校園文化的物質體現,也是促進實現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設施。因此,在進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時,為了保證文化建設的效果,就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并完善校園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進行基礎設施的構建過程中,相關人員根據教學培養需要,對基礎設施進合理的設計,既可以展示校園文化環境的內涵,又可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對很多高校而言,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充分的將校園的文化氣息展示出來,同時還可以深層次的展現學校的價值取向,有助于體現學校的精神文化。
(二)建立高校校園網絡平臺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平臺已經成為高效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創新大學校園的文化建設環境,就應利用好新媒體,構建高校校園網絡平臺,為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助力。而在建設校園網絡平臺的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思想觀念和理論指導原則,建設適用于高校建設發展的校園網絡平臺,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臺,來為校園的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提供資源和助力,促進校園信息文化交流。由于校園網絡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文化活動空間,加強學生對外界的了解,以及與外界的聯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對提高教學的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大幫助。另外,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要對校園網絡平臺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使其可以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服務,進一步推動高校校園文化環境的構建。
(三)創建健康的校園新媒體環境隱性文化
在高校校園中,隱性文化屬于一種無形,但卻可以對人產生影響的文化,這種文化利用利用自身的特殊性,潛移默化中對師生產生著影響。因此,在進行大學校園文化創新建設時,要提高對隱形文化建設的重視,利用好新媒體環境下,各項傳播媒介的靈活性和時效性,在短時間內通過“資源共享”和“媒體聯動”等信息傳播新式,實現校園文化傳播。同時借助互聯網渠道與計算機網絡和手機網絡相連,構建獨特的“流媒體”,打破校園傳統的傳播方式在空間和實踐方面的限制,提高信息文化傳播的速度、質量,通過開放的網絡文化交流空間,使學生與更多的思想和文化形成碰撞,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另外,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進行校園文化創新建設,還要重視隱形文化的開發,借助網絡虛擬平臺,構建高校師生言論、思想和主張發表、探討平臺,構建隱形文化發展平臺,為師生進行思想活動和各類文化活動,提供更加寬廣的活動空間。
(四)充分利用形成新媒體的優勢
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校園文化進行創新建設時,要注意對各類新媒體優勢的充分利用。在進行文化環境創新過程中,首先,高校的相關人員要提高對新媒體的充分了解,并適當利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校園文化傳播,引導師生發表正確的言論;其次,加強校園文化與新媒體間的協調性,正確認識兩者的關系,并利用新媒體建立具有高效校園特色的文化空間和主題網站,利用這一平臺及時發布最新信息,為構建大學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環境;再次,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有效結合,構建復合型校園文化傳播途徑,提高文化傳播的全面性,并在發展中融合更多的文化傳播路徑,提高文化傳播的覆蓋范圍;最后,大學校園文化創新建設中,還要需要借鑒和吸收多種媒體形式發展的優勢和精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構建適用于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創新型文化環境[2]。
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興媒體環境下,對高校的校園文化進行建設,要改變以往的建設方式,合理利用新時期新媒體傳播快、內容多和范圍廣的特點,將其應用到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同時還要進行全面性思考,高校中各個部門團結協作,以德育和智育為中心,加強對新媒體的有效利用,創新高校文化建設途徑。
參考文獻
[1]劉紅旗.淺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03):52-54.
[2]秦小冬,張丹鶴,牛夢.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分析[J].企業導報,2016,(12):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