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娟
摘要:眾所周知,在班級管理活動開展中,班主任不僅肩負著班級管理重任,還承擔著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尤其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在落實其班級管理責任的時候,要對學生的道德心靈的凈化給予充分的重視,借助多樣化的德育滲透手段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思想道德行為;三心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發展潮流下,小學生在網絡信息的驅使下,其思想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甚至一些學生在不良信息的誘導下,產生了不良的思想傾向,諸如焦躁、高傲、冷漠等。這些思想傾向對于正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小學生而言是不利的。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的啟蒙者和啟明燈,其在班級管理活動開展中個,要發揮自身的道德魅力,借助多樣化的德育手段,用“心”為學生開墾出一片思想行為健康發展的沃土。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行為教育的時候,一般會從“三心”入手。
1.了解學生要用“心”
在小學班級管理活動開展中,班主任作為教育管理活動的引導者,其要想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行為的引導,首先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實際有所了解,借此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我在對學生良好思想道德行為進行指導的時候,一般會充分發揮教育機制的作用,將學校、家庭、社會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三位一體的引導下,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況、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進行調查、分析,在對學生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對其思想道德行為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有針對性的指導。以“用心為孩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這一件事為例。在我所執教班級的班級里,有一名學生小A,他的脾氣比較暴躁。常常會因為一件小事與其他學生發生矛盾,在近期他甚至與其他學生大打出手。在我對其勸解的時候,他還是一副理直氣壯的態度。在對其進行指導的,倘若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則會“助長”其逆反心理。對此,我用“心”對該學生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進行調查。通過家訪和與其他學生的交流,我發現,小A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他養成了以自我作為中心的性格。對于這種孩子,我秉承一顆真“心”對其進行感化。我在了解了他的情況之后,會在課余時間邀請他到操場走一走,邊走邊談心,鼓勵他說一說對老師、對同學的看法。他在談論他人的時候,看法比較偏激。此時,我則引導他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自己受到受到他人的傷害的時候,自己的心情如何呢?在這樣的交流下,該學生慢慢地意識到自身的錯誤。此時,我則趁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引導其改正錯誤。我鼓勵該學生擔任本班的紀律委員,在成為我的小幫手的過程中,該學生會自主地對自身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要求,借此日積月累下提升其思想道德行為。
2.關愛學生用“真”心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項長期且具有復雜性的工作,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班主任要秉承著耐心和愛心對學生給予指導。往往班主任一個不經意的小眼神、小動作就可以打動學生,直擊學生的心靈深處,使學生受到鼓舞,進而自主地對自身的思想道德行為進行反思、改進,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道德教育。我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會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活動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條件、學習成績等將其劃分為三六九等。否則會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偏見下產生不良的思想。為了使每一學生都能在班級管理活動參與中獲得思想道德行為的發展,我善于使用賞識教育,用賞識的眼光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引導學生將其身上的閃光點放大,借此使學生在自我表現中獲得滿足,從而促進其發展。
3.激勵學生用“信”心
信心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當學生具備信心的時候,其會自主地充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超前發展。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班主任需要用“信”心來激勵學生,在轉變傳統的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借助多元的視角對給予激勵,使學生在班主任的激勵下重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樹立自信心,進而促進其良好思想道德行為的養成。以“信心,讓我轉化了他”這一德育事例為例,在我所執教班級有這樣一名學困生小B,他從來不做作業、上課不認真聽講,其他學生也不愿意和他玩。通過家訪我發現,原來小B的父母文化水平較低,且工作繁忙,無法對小B的學習進行指導。在剛入學的時候,小B也想努力學習,但是在長期的努力下其學習成績還是無法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就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在教師個家長的放任自流下,其行為出現了偏頗。對此,我先對小B進行觀察,發現盡管他學習成績不高,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很好,尤其籃球打得比較好。所以,我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鼓勵小B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籃球比賽,并引導他擔任班級籃球隊隊長。小B在籃球訓練中有了用武之地,對其他學生積極地給予幫助,借此拉近了其余其他學生的關系。而其他學生看到他學習成績不好,也對其伸出援助之手。如此,在信心的驅使下,小B獲得了成長。
總之,在小學班級管理活動開展中,班主任要發揮其德育功能,用“心”為學生開墾出一篇思想道德行為發展的沃土,促使學生在德育的熏陶下,實現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艷玲,法桂菊,李偉.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49.
[2]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