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興
摘要:新課改明確提出:中高職職業院校,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重構教育觀念,調整育人機制,優化教學資源,從而滿足國家、社會、市場對創新型、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需求。本文以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為切入點,探究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課程的有效性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計算機網絡安全;有效教學
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元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載體的設備設施,已經成為國家基礎設施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儼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成熟化、普遍化的發展趨勢,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并受到不同領域的關注與討論的熱點。因為近年頻發的安全事件多不勝數。如,個人信息的泄露、病毒木馬、各種密碼被盜、遭受各種網絡的攻擊等等,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可逆的損失,甚至威脅到國家信息的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構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人才需求越加多元多樣,只有,培養高精端、綜合性的職業人才,才是,解決信息時代發展中爆發的安全問題。而學校則是培育人才的主戰場,肩負著重擔與社會責任。隨著新課改的廣泛實施、深化改革,對職業教育院校提出明確的教育要求:務實性加快改革的步伐,重構教育理念、優化育人機制、多元多樣的教學中,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型職業人才。但是,在高等院校由于傳統化教學思想的根深蒂固,不同程度依然存在以枯燥性、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基于此,本文根據執教經驗,基于“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究性的教學實踐,從而,實現“教”是為了“學”,避免再走教學的“彎路”,促進教與學質量共生長的目標愿景。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改革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相關的選修課,首先,是計算機網絡,其次,是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也是“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程序設計、網絡管理與維護”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因此,在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中,網絡安全占據重要的構成部分。
與其他相關計算機專業而言,“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具備不同性。首先,知識點廣、內容更迭快;該課程具備應用性與實戰性并重的科目。因此,一定程度造成在高等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有效達到課堂的高效化。
其造成的根源,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基礎較差,教師專業知識不深;理論知識點過重,實踐過輕;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學習主觀能動性較低,從而導致低質低效的教學現狀。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促進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1.趣味施教,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引發學生興趣的第一步,是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正如,親其師、信其道。認可任課教師,教師才能在有效的溝通中,了解學之所需要,進而,設計出符合實際學習需要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興趣度、教學的目標,從三個維度考量,合理的增添生動性或者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如,為學生演示網絡的攻防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體驗感;設計實戰型網絡的攻防練習,例如,在線破解或控制網絡攝像頭的趣味性,從而,增加課堂的投入度,然后,引申到教材內容的過程中,提高教與學的高效與順暢性。
2.不斷精進,升級教師專業知識
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輻射眾多學科,且知識點廣泛,攻防的技術更新速度快。多種客觀因素,要求教師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庫,通過,不斷重構、吸納前沿的攻防技術,才能,確保學生所學有效性,在未來就業中不會面臨著學不相符、無用武之地的工作困境。在獲取前沿的攻防技術、安全領域的新知識是學習途徑中重要的平臺,參與工信部、教育部等組織的各種安全培訓,進而,豐富自我認知邊界,才能最大化保證有效的教學質量。
3.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知識內化效率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具備應用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學科。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應該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實操技能的培養,更好的促進理論知識的內化效率。如,可通過虛擬機與石桌面的實驗平臺,來達到提高學生實戰技能的熟練,如,利用VMWARE虛擬機與本地計算機進行實戰練習。依賴石桌面的實驗平臺,讓其數據存儲到石平臺,在教師權限的分配下,學生運用石桌面完成相對應的實驗操作,而非對其他計算機設施進行破壞的實戰練習。
4.多元化教學方式,符合學生認知邏輯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課堂主導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此類教學模式,學生的體驗性很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粘度太弱,很容易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網絡安全課程定義為枯燥無趣,很容易跟不上老師的教學內容的節奏性,從而,導致教學內容的低效低質的教學現狀。為此,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握對學情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采取符合的知識接受能力的教學方式,貼切學生實際學習需要。例如,通過任務驅動或者微課的方式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通過,小組合作競賽的模式,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講解網絡WEB攻擊,通過競賽的教學形式,分配不同小組,進而,攻擊老師設定的WEB服務器。此教學方式,不僅增強學習的體驗感,更是興趣為驅動的教學理念,最大化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從而感受知識的魅力與實用價值,從而,達到有效的教,高效的學的課堂狀態。
三、結語
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具備應用性與實踐性并重的課程。教師一定是在學科、學力的探索中、考量中,掌握學科特點,明確學力特性,從而,采取一系列的多元化、務實性的教學活動,才是一堂好課的產生的保證。其次,由于時間緊迫與能力限制,文中所議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不斷的完善與優化。以此,筆者將以實踐者、體驗者、引領者的角色定位,投入到教學的實踐中,通過不斷的豐富自己,不斷的重構自己的認知上限,終而,反哺于學生,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競爭力,根本性的完成身上肩負的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岳曉菊.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電腦開發與應用,2014,27(06):32-34+40.
[2]蔡昂.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