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樞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要求。所以如何提高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中職化工教師需必須重視的問題,而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中職化工;應用研究
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是以傳授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為能得到有效體現,僅僅是被動的在接受知識,因此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未能將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內化吸收。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較為復雜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知識,逐漸的學生會喪失對此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信息化教學則可以將化工專業化學課程中較為抽象復雜的知識呈現給學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效率。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信息化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手段就是多媒體教學。這種方法可以生動形象的將課堂上的知識轉變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圖形或者視頻,學生在感官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刺激,進而激發他們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化工專業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來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進而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堂上的一些抽象知識,進而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到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進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化工生產單元操作》中,會涉及到許多的具體操作,因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將每一個實驗都進行操作讓學生進行觀看。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師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PPT來展示給學生們觀看,這種情境之下,學生可以快速有效的理解本節課所涉及到的一些操作。對于其中一些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再采用實驗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印象。又比如在學習《認識離心泵》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遇到的,對離心泵的外觀都無法具有初步印象。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離心泵展示給學生們觀看,同時利用視頻、音樂等幫助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隨著情境的變化以及教師的引導,逐漸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進行獨立思考,進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重難點教學
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中具有許多重難點,學生對這些內容往往理解不夠深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加深學生對這些重難點的認知與理解。若教師僅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是很難體現出重難點,同時學生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有效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來進行教學,進而從各個角度呈現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例如在學習離心泵的時候,其中的具有許多重難點,教師要仍以口頭講解和板書的形式,或者以簡單的實驗模型是很難體現出重難點的,不僅教學效率低,學生理解深度也不夠。同時,學生對于教師板書的形式會逐漸產生視覺疲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卻產生不了很好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利用視頻,則可以將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動態化的展示給學生,每一步都會配備相應的講解,不僅解放了教師,學生還可以結合書本知識加深對離心泵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學習《化工工藝》時,因為涉及到許多流程、原理以及設備結構的講解,教材中的圖片是很難解釋清楚的,學生無法通過教材快速形成知識框架。而信息技術則可以幫助學生更為清晰的認清楚化工工藝的流程、原理以及設備結構,并且還能夠輔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三、利用信息化技術,拓展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化工行業又非常復雜,其中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與設備。而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中若僅僅通過教材,學生是很難接觸到這些知識內容的,最終會導致學生所掌握的理論實踐知識未能適應工廠發展的需求,無法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因為中職院校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一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這些先進的技術,教師難以通過口述或者板書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理解的。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師可以有效的拓展教學內容,將這些先進的知識更好的讓學生進行掌握,讓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更加接近工廠的實際生產要求,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結束語:綜上所述,信息化技術能夠有效提供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效率。教師應當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來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此化工專業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邵志雅.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5(29)
[2] 徐海麗. 產教融合背景下“化工生產工藝”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J].職教通訊 2018(14)
[3] 趙學瑤,趙敏之,孫影.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全國23所高職院校的實證分析[J]. 職業技術教育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