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峰
摘要: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思維能力,但是小學學生思維能力還處于培養階段,因此對于數學問題的學習會出現諸如思路不清晰,興趣缺乏等問題,同時學校也通常不夠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就導致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難以達到課程標準。因此,本文提出,在小雪數學數學問題中,應該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情況還原,增強題目趣味性,引入思維導圖等優化方案。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一、小學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存在的問題
(一)思路不清晰
小學解決數學問題存在的問題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當屬思路不清晰。在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萌芽階段,因此許多的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不夠嚴密,這樣在其分析數學問題的時候,通常會忽略題目中的一些細節內容,從而導致解決題目失敗。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例如,在數學問題:“我剛吹了40個氣球,其中破了17個,然后又吹了40個氣球,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在成年人的解決思路中,通常破了的氣球是被拋棄的,不能夠算在氣球總數中。但是許多的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通常會提出疑問,破了的氣球,也是氣球,因此就將總數寫成了80個。這就是思路不清晰的情況。因為學生沒有明確的理解本道題目中的具體含義,僅僅注意到了氣球這個詞語。而忽略了破了17個的事實。從而導致解題錯誤。又如題目:“爸爸,媽媽和我每人拿了10個糖果,而小弟弟拿了4個糖果,問我們全家一共拿了多少糖果。”在這個題目中,許多的學生選擇用10加上4,最終得出了14的答案。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媽媽,爸爸與我是一個隱性的單位。許多的學生通常在題目中,只關注題目中的數字,而忽略了這些隱性的單位,從而導致了解決問題的錯誤。這也是思路不清晰的一種體現。
(二)興趣缺乏
小學數學中數學問題一般以實際問題為主,因此題目中很少會出現能夠吸引學生的地方。所以,許多的學生都對小學數學中數學問題興趣缺乏。這就讓小學數學中數學問題的教學目標難以完成。以題目:“一件上衣5粒扣子,六件上衣需要多少粒扣子”為例。這類題目較為生活,因此許多的學生都認為題目較為枯燥。部分學生就會對題目進行固定性記憶。如此題的算法為5乘以6等于30,那么部分同學就會記憶此類問題使用乘法。當題目發生改變,變為:“一件上衣5粒扣子,丟了2粒,還剩多少粒扣子。”許多的同學由于對題目的興趣缺乏,就會在看到“一件上衣5粒扣子”后,直接使用乘法,從而得出錯誤的10粒扣子。
(三)不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除上述問題外,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老師存在的問題也是較為明顯的。部分的老師不夠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其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填鴨式教學。老師在進行課程傳授的途中,不顧學生的情況,將全部的題型全部灌輸給學生。不論學生接受與否,就開展下一部分教學。這樣很難起到良好的培訓效果。另一類方式就是進行刷題教學。通過讓學生不斷的解決同一類型的題目,來增強學生對于單一類型題目的記憶。這兩中情況都是以記憶為主,而不是思維能力培養方式,不能夠很好的起到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作用。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一是可以營造一個好學習環境。學習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是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發揮的主導作用太強大了,以致很多時候的教學變成了教師的滿堂灌、一言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嚴重的受到壓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意識到: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內因,教師只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設計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勞。有人說: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再說素質教育本來就是個性發展的教育,我們就必須在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我們教學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腳點,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總結
小學數學一直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難點。其主要問題在于小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萌芽期,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具備合理的邏輯思維,因此在數學問題的解答中,學生通常會認為題目較為困難。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合理的引入信息技術,才能夠通過情景還原、增強題目趣味性、進行思維引導等方式解決學生在小學數學數學問題中存在的思路不清晰、興趣缺乏、不重視學生思維培養等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達到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參考文獻:
[1]顧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促進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 :22.
[2]程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方法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7,(33) :35.
[3]張建香.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方法的探討[J].亞太教育,2016,(3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