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芳
摘要:在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審美教育已經逐漸成為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輔助教育方式。尤其是在語文教育中,審美教育滲透進語文教育中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為絕大多數語文老師所公認的事情。審美教育是一種陶冶學生情操、品德,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美好事物有著自己的認知以及向往的教育,在語文教育中重視滲透進審美教育將會使的學生掌握主動發現語文學習魅力的能力,對于他們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審美教育 語文學 課堂教學
沒有審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在語文教學大綱中將“培養高尚健康的審美觀”定位語文教育目標之一。初中語文教育在整個的語文教育體系中占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即承接著小學語文,代表著比小學語文教育的更高層次教育,也對隨后的高中乃至大學語文起著奠基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滲透進審美教育,對于成功引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熱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到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滲透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用心發覺初中語文課文中的美
羅丹有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語文是就像是一座花園,里面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朵,爭奇斗艷,能夠發現其中美的人自然會流連其中,覺得世間最美的風景莫過于此。初中語文課本是經過許多專家進過專門的研究將適合初中生學習的許多名家的文章收錄其中的文章合集,因而其中文章都是極富有語言文字魅力的。這些文章將大自然的風情、社會人文的畫面以文字的形式徐徐展現在學生們面前,是具有審美因素的。將審美教育滲透進對課文的學習之中將會使得這些文章中的審美價值得到體現,也能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語文中的美有著自己獨特的認知。因此,我們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去深入發掘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美,用心去感悟課文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品讀課文中所描寫自然風光的雄奇壯麗。只有引導學生在深刻對于課文中或英武、或悲壯、或豁達的人物形象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才能使得他們在閱讀課文中對于人物描寫的文字時仿若身臨其境,如見其人,愛其所愛,悲其所悲。只有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課文中山川的壯麗雄奇、平原的廣袤無垠,才能真切的在他們眼前展開一幅幅美艷的畫卷。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對于語言文字魅力也會有著不同以往的認知,其精神境界也會得到一定的升華,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也將大幅提升。
二、在實踐生活中發現美
語文是同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一門學科,審美教育在語文中的應用當然也繞不開實踐生活。生活就像一個繽紛萬象的萬花筒,除了一草一木蘊含的自然美,還有一言一行中透出的人格美。因此,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我們老師應該注重帶領學生對于課文中所蘊藏的生活美進行發掘,使得課文中蘊含著對于生活的熱愛的思想感情同學同學生們的內心達到共鳴。
如余光中的《鄉愁》表達了對于故鄉的依依不舍和熱愛之情;《愚公移山》體現了持之以恒的決心將會戰勝一切困難的堅韌精神;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更是在文中蘊含著對于生命的思考;《傅雷家書》中蘊含了父親對于兒子深沉的愛等等。在這些教材的教學中,都應該讓學生能發現、體味到生活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在將初中語文課本將生活實際來進行相互聯系,使得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同學生自身實際感情相結合,使得學生在對課文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代入文章情景,使得在感情上引發共鳴、感悟語文魅力上有著長足進步。
三、利用多媒體來滲透審美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的使用在教育中已經成為常見手段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老師更是應該多利用多媒體來使得學生對于課文的審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在對課文的朗讀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配有輕松歡快曲調的錄音朗誦,將學生帶進春天的氣息中,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使得學生們對于課文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其次從審美的角度講,借助視聽結合可以使得學生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知等方面獲得更為全面的認知。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無形中拉近學生與春的距離,也為學生在文中理解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奠定了基礎。運用配樂朗誦作為語文教學的導入在師生雙邊活動搭建了一座橋梁,可以使得師生關系變得更為的融洽,在語文課堂中也可以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
其次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其所具有的音像傳遞性來制作課件,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在賞析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的時候,老師可將其制成PPT課件,再配上風聲、雨聲、鳥叫聲及兒童嬉戲聲,在課堂上一邊講析,一邊播放展示給學生們。這種與時俱進教學模式足以使得學生們眼前一亮,對于剛剛接觸繁重課業的初中生來說,這種叫我輕松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得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獲得心靈上的放松,也可以使他們從以往的圖像審美中獲得全新的音像結合的審美形象,既生動鮮明,又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學生在輕松愉快之中學到了知識。這種利用多媒體將審美教育滲透進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教學方法不僅符合了現如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也注重了人文性和審美性。
四、總結
總而言之,審美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不僅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其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養成、道德品質的培養都具有重大意義。這也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帶領學生充分挖掘每一篇課文中美的因素,增強美的教育,還要利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使得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激情,增強學生對于美的感知。
參考文獻:
[1]彭慶婭 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讀寫算:教研版,2014,(1)。
[2]黃秋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實踐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09,(S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