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進一步完善職業院校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規范其內部管理,豐富其內涵建設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急需積極探索構建第三方職業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為了推動貴州省職業教育的發展,不斷推廣第三方評價體系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第三方評價;貴州省;應用研究
積極探索和開展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內涵和方式方法,是推動職業教育質量發展的有力補充,不斷推廣第三方評價體系在貴州省的應用有著深遠的意義。
盤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是貴州省第一批國家級示范職校,率先成立了以行業、企業為主的第三方評價學校教學質量,克服了教育系統內部評價主體單一,評價體系不完善的現象。根據我校使用情況來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推廣:
一、學校要敢于“走出去”,大膽“引進來”
學校要面向社會,走進企業,跨入行業,了解行業、企業崗位的需求及用人標準。根據市場需求,開設專業,制定教學計劃。每年我校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必須參加企業實踐工作,深入企業當中,了解企業行業對技能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實行聯合辦學、校企合作的方式,聘用企業行業專家到校任教。
二、明確界定“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
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是指在職業(技術)教育的過程中由主體和客體所共同創造出的實際綜合價值量,這主要是由被量化了的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指標、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受教育者的學習指標、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質量、從教育者的教學指標和所產生的職業價值來共同構成的。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是指第三方在評價職業教育的內涵過程中所達到的規范化程度、技術化程度、人性化程度、與專業化的程度。這么一來,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內涵的結果才會具有客觀實效的作用。
三、配套相關第三方評價制度,激勵第三方(社會)參與職業教育質量評價
雖然在《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一文倡導社會參與職業教育評價,但卻沒有制度保障。通過健全制度,保障獨立的評價機構和行業組織、企業,確定第三方的主體地位、評價機構的組織構成、規定其權、責、利的獨立空間,從制度上提高第三方評價的獨立性和合法性,促使評價工作能有效開展。
四、引入社會監督機制
對第三方評價機構或專家的評價行為引入有效的社會監督,可以預防其中因利益驅動的舞弊行為,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且正常發揮評價的作用。
五、制定出企業行業參與的質量評價體系、評價標準、方式
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之所以滿足不了企業需求,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肯定,就是因為教育者(或培養機構)不怎么關注用人單位、客戶的需求或是第三方用人標準,教育機構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專業技能未與企業進行崗位對接。
六、有效利用第三方評價結果,加強對評價信息服務的保障
1.建立相應的信息溝通保障機制。教育部門和第三方要形成常態化的數據采集機制,建立起互惠互利機制,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2.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第三方教育評價結果要與教育機構及工作人員利益掛鉤,這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這樣才能保證第三方評價工作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積極推廣和引導職業院校在辦學水平、專業教學建設的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教育者要對所有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并合理用之,完善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檢測體系,推動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實現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
七、完善第三方評價的信譽評定機制,對第三方評價進行規范化的引導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領域實施的主要是以“達標”性評價為主,還缺少“問責式”評價,這也是國家不斷出臺新政策、推出新的改革項目和措施的原因,但效果并不理想。為保證第三方評價的科學與規范性,首先,第三方評價效用和信用的可信度考證需要在審度。第三方機構根據評價體系,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視角的評價方法,只要評價過程透明化、評價結果的公開化。其次,政府職能部門要對第三方評價機構建立完善的評價信譽等級制度。
第三方評價機構執行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工作時,不為誰代言,更不為誰唱贊歌。首先必須考量被評價教育主體、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對已完成的評估工作進行經驗總結,及時發布評估質量報告,這樣既有利于引起各方重視,又能正視在評價工作需要克服困難,從而擴大推廣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使用面,最終達到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目的。
八、總述
綜上所述,要做好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研究,解決教育主體第一、二方與第三方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個長期、復雜、艱難的過程。引入第三方評估工作,對職業院校規范自身內部評價行為、創新執行機制具有積極意義,其中,通過科學評估引導社會各界理性和正確對待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問題,除了督促學校加大教研教改,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還要還原教育的本來目的。讓更多的人關注職業教育,讓更多的人正確看待技術教育,這是引入第三方評估職業院校職業教育工作的價值所在,也是努力推廣這一工作的方向所在。
參考文獻:
[1]魏紅,鐘秉林.我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基于96所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本文系中國職教學會2015年全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專項研究課題《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及方式方法研究》(課題編號:ZJYJ15-2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吳道赟,男,盤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務處副主任,中學一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學(宋明理學方向)、中職德育和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