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由于受社會競爭加劇的影響,導致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為了迎合家長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許多幼兒園開始將小學的學業提前到幼兒時期進行學習,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勢。這種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教育的規律,超出了幼兒所能接受教育的適宜度,不利于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和幼兒教育的發展。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門下大力氣加以糾正。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弊端;解決措施
引言:
幼兒時期是最天真無邪的階段,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但現在很多孩子在接受著跟年齡極不相符的教育。目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不符合學前教育發展的具體標準,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本文著重分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1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廣大不懂幼教規律的家長的錯誤需求。當孩子回到家時,多數家長最先關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吃沒吃飽?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今天認識了什么字?背了幾首詩……當家長把這些方面作為考察幼兒的主要發展時,它所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幼兒的自我為中心和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之路。其次,有相當部分的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自負盈虧或承包性質的公辦幼兒園,他們把盈利作為首要目的,一味迎合家長,只要家長掏腰包,你就是我的上帝。許多被學生家長叫好的幼兒園辦園“秘訣”就是多凸顯孩子的外顯行為,如語言、識字、英語、速算、早期閱讀、體育專項訓練等,因為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見效快,家長能看得見,摸得著。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體現,因而幼兒園就“避重就輕”,以博得家長的滿意。
2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解決措施
2.1加大政府和教育部門的監管與支持力度
幼兒教育是國家的一項公益事業,國家應該加大與之相關的投入和管理。教育的主管部門要制定具體的制度,鼓勵正規合法幼兒園的建設,控制那些非法建設幼兒園的機構。為此,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幼兒園辦校的審批條件,依照相關的明細,正式出臺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文獻,規范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理念、作息時間等。
2.2轉變家長觀念,構建正確的學前教育觀
家長對孩子學習有著一定的決定作用,但是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仍然陳舊,不能正確認識幼兒教育的發展規律和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因此,作為教學引導者的幼兒教師有責任把日常教學活動的案例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傳播給家長,幫助家長扭轉自身的教育觀念,積極配合幼兒教師的教學工作,做好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的教學講座等多種渠道和途徑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幫助家長意識到幼兒教育的核心內容。幼兒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把握教學手段,充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挖掘孩子的學習潛能、開發孩子的智力。
2.3教育方法的藝術性和合理性
與其他教學階段有所不同,幼兒教育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重視它的合理性。幼師要根據孩子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制定有規律的游戲和活動,前提是這些游戲和活動必須滿足幼兒教育大綱的具體要求。此外,幼師還可以通過多組織有意義的活動,進行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譬如說定期地帶孩子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陶冶孩子們的情操、鍛煉孩子們的心智。幼師要從正面鼓勵引導孩子,激發他們的創造性。
2.4引入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做法
國外的幼兒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國內的幼兒教育的,他們的孩子可能語文知識,數學知識遠遠落后于我們的孩子,但他們對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興趣的培養方面卻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們應該將國外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有效的引入。在幼兒教育中要讓孩子“玩好”,從而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同齡人建立伙伴關系,幼兒通過游戲和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認知這個世界。
2.5加強幼師的培訓和交流
幼師的專業水平和道德素質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相關的教育部門必須加大幼師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幼師的文化修養和業務素質。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現象盲目地追求速度,而不是質量,忽視了幼兒身心的客觀發展規律,給幼兒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帶來很大的損傷。幼兒教育是基礎性教育,它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相關的部門只有扭轉和遏制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順應孩子正常的發展規律,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從而促進孩子的持續健康發展。
2.6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教階段很多知識內容必須結合幼兒的天性展開,在幼兒教育中,應遵循孩子自身的特殊性,按照孩子身心發展進行針對性教育,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再做好孩子進入小學前的銜接工作,比如多參與活,培養孩子的興趣,通過游戲活動來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生存技巧等。
3 結語
總之,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意義重大,對于幫助孩子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愛好,提升孩子的正確思考和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學前教育就是讓孩子“玩好”具備基本的生活、交流技能,并且讓孩子獨特的個性得到發展。相關的部門只有扭轉和遏制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順應孩子正常的發展規律,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從而促進孩子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了孩子,為了國家,為了自己,請還給幼兒一片自由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田紅艷.幼兒保育的理論地位難以落實的原因和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08).
[2]蘇小美.幼兒園引入新聞教育的實踐研究[J].中國報業,2016,(14).
[3]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3):43-45.
[4]陳艷榮.淺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27-28.
[5]何善平,楊淑麗,張新婭.論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去小學化的策略[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