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農村初中教學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逐漸受到教育學家的重視,并希望通過教學策略的研發(fā)及運用,為數學教學活動高效開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圍繞農村初中教學課堂現狀分析、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展開討論,具體分析了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相關措施,包括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等,能有效加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數學素養(yǎng)
一、農村初中教學課堂現狀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學生厭學心理嚴重。部分學生受到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而產生厭學心理,并且家庭教育的實施效果不佳,會造成對學生監(jiān)管力度不足,進一步導致學生厭學情況突出。二是學生某些不良習慣得不到矯正。對于學困生來講,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在學習行為習慣上和其他同學存在明顯差異,包括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對問題的認知程度有限等,如果不能及時改正學困生不良習慣,將無法保證他們在學習實踐中豐富自身知識體系,同時還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三是農村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初中階段的課程學習,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開展的,但是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接收的知識量有限,導致學生進入初中時期后,可能存在跟不上教學進度等問題,進而對教學課堂的開展帶來一定阻礙。
二、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為了確保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則需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應建立起與學生的良性溝通關系,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掌握他們的優(yōu)點,并能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1]。通過這種做法,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滿足感和成就感,在這種積極情緒影響下,可一定程度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進一步保障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對于部分缺乏自信的學生而言,教師應更加注重對他們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例如,實際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將鼓勵學生針對某一問題提出自己見解,并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可加深學生間的溝通,不僅加大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還增強了他們的交際能力。在師生共同努力下,能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促使學生在這一學習氛圍下掌握大量知識。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盡可能挖掘學生潛力,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便實現學生學習成績的逐步提高。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
在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選擇上,還應該做到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在初中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以便豐富知識傳播途徑,真正做到數學教學課堂體現出較強趣味性。在信息化技術作用下,教師可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思考意識,最終實現數學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生活中的軸對稱》這一章時,將通過動畫的方式將知識展現出來,促使學生在圖像和聲音的共同接收下,對教學內容有深入掌握,并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之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可充分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實踐中,在師生協作下,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三)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課堂過于單調死板,主要采取單方面?zhèn)魇诘慕虒W方法,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的同時,忽視了學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保留互動和問題探索的空間,這就容易造成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不夠,教學實踐效果不佳。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且要求教師能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在開展課堂教學時盡可能為學生保留自主思考和獨立完成教學任務的時間,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并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2]。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藝術,會鼓勵學生從生活實際著手,分析數學知識和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如在講解函數知識時,教師將首先為學生講解有關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基礎知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會要求學生探索生活中體現函數關系特征的事件,并通過繪制函數圖形來加深對它們之間聯系的掌握。通過這種做法,可活躍學生思維,使他們能自行思考數學知識。
(四)注重作業(yè)評價的合理性
在具體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還應合理布置課后作業(yè),并通過評價作業(yè)來做到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基礎重視掌握程度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可為教師之后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教師在巡視學生數學習題練習時,要進行適當點撥并糾正學生錯誤,以便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例如,針對學生學習重難點,教師將著重為學生布置有關的作業(yè)內容,并針對學生知識掌握不足的地方進行指導,教師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有耐心的對知識基礎薄弱的同學進行講解,要注重保護學生自尊心,確保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滿足針對性原則,依次增加問題難度,以便逐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高,則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在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措施展開討論,針對數學學科特點及教學課堂開展需求,提出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注重作業(yè)評價合理性等措施,在上述措施有效實施的條件下,能保證初中數學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在促進數學教學事業(yè)發(fā)展上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鞏明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44.
[2]包春暉.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6(3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