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航 王月
摘 要:現階段,我國有部分上市公司中出現了多樣化的財務不合理案件,影響了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進程,從而使得中小投資者參與證券市場交易的熱情逐漸降低。面對眾多的財務不合理手段,由于關聯方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上市公司未在年報中披露其所有關聯方,審計師難以查明當事人何時處理。基于此現狀,本文就關聯方交易審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優化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
引言: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繁榮,上市公司在中國市場經濟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上市公司財務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現象,暴露出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制度不夠完善監管力度需要加強。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法手段對公司的財務進行隱瞞,這種現象具有隱蔽性和復雜性。這就使得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時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以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隨著法律監管的不斷完善,關聯交易的審計風險也在下降。因此,如何建立關聯交易的審計模式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研究A公司與其關聯方的交易現況,找出關聯方交易的審計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對策。
一、A公司與關聯方的交易現況
1.A公司關聯方交易的形式與手段
A公司,在2011年8月10號在深交所掛牌交易,主營業務是船舶委托加工。其關聯方B是專注于船舶和海上工程的私營企業。A公司與B公司經過很多過程形成關聯關系后,進行了財務造假,A公司主要是以與B公司合作開展貿易為緣由進行關聯交易的,A公司在B公司達成合同關系,那個時候B公司經濟狀況很糟糕,將自己承接下來的業務交給B公司進行生產制造,然后再買回貨物。A公司通過三種舞弊手段與B公司開展采購和銷售手段,一是讓B公司為其負責相應的成本,二是在對B公司購買船舶時縮少采購資金,三是向B公司采購原材再加價賣出。
2.A公司關聯方交易的結果
A公司及其關聯方B公司在2015年-2016年間進行關聯方交易的具體情況如下表。
從表1、表2數據可知,A公司2015年和2016年收入分別虛增5.75億元和4.64億元,成本分別虛增4.66億元和4.41億元,財務費用分別虛增0.67億元和0.12億元。
表2 2016年A公司關聯方交易舞弊占比(億元)
回到A公司2014年-2016年的財務數據(見表3),由表我們可得知A公司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3億2683萬8300元,相互比較之后發現減少了99.05%,相比較2014年來說,營業成本漲高了23.64%。但凈利潤比2014升高了50.19%。2016年收入為30076.42萬元比較之下減少了7.98%,2015年,運營資本4億6836萬8000元,比2015多出了47.985%。而2016年度的凈利潤數值是1億8096萬7800元,比2015的凈利潤高出68.08%。
A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尋求巨額利潤。然而由于審計單位存在審計調查不嚴,沒有及時查出關聯方的違法交易,說明了有關部門的嚴重失職,以及一些上市公司自己本身的問題,下文中將會詳細說明。
二、關聯方交易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被審計單位財務造假,審計控制風險增加
隨著行業之間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公司的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著改變,這使得被審計單位利用關聯交易手段對公司報表進行作假產生了可能,也導致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較差。與此同時由2015年-2016期間的財務報告來看,船運和船舶行業市場的發展較比同期較低,使得周期性較強的船舶行業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同時在外部環境變化和船舶行業嚴峻的形勢推動下,使得上市公司面臨的重大錯報風險不斷提高。A公司與關聯方B公司相互之間扭曲相關交易條件,用來達到不正當的轉移利潤為目的的行為,已然形成非公允性關聯方交易,但是沒有在相關年度報表中披露出來,從而促成了審計固有的風險。另外,因為沒有對該公司制定關于關聯方交易的相關規范,使得雙方在交易時出現了肆無忌憚的違法違規行為。
A公司是由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其股權基本上是由大股東控制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在2007年3月底,A公司某自然人就從被審計單位的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三人處以100萬元的股權交易價格收購了將近110萬股A公司的股票。從而在公司收益上獲得了24萬元的股票分紅利潤,在2010年2月底該自然人又將110萬股A公司的股票,以每股7.58元的股權交易價格售給董事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另外,A公司在股權收售完成的四個月之后,又以22.1元的價格是公開上市的。由此可以看出,該自然人所持的股份在該公司上市之后就會獲得不低于24,310,000元的價值。自然人善于資本運營,有豐富的上市經驗。因此他所賺取的700多萬元差價,也就成為A公司上市的獎勵費用。但是A公司是一家國資委控股企業,公司上市應該由某國資委相關部門進行推動運營。另外,選擇股權轉讓回購方式來獎勵該自然人,其實這種行為存在著很高的法律風險。大股東在企業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在進行關聯方交易時,沒有顧慮到中小股東的根本利益,以自己的利益為準進行公司經營的非公允性關聯方交易。而中小股東由于所占股份較小,對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決定起不到任何的制約作用。從而降低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高效性,最終使得關聯方交易審計控制風險逐漸增大。
2.審計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關聯方交易的形式各不相同,有些關聯方的交易在受到上市公司刻意隱瞞審計人員的情況下,很難對此進行識別發現。這就使得審計業務工作更加艱難,檢查風險不斷增高,其中A公司采用的是關聯方交易非關聯化方式,就是利用非關聯方關系的形式來掩蓋其關聯方交易的本質,并且在財務報告中沒有進行相關披露。A公司的關聯方B公司實為A公司董事長所控制的企業,所以一旦不加以關注,A上市公司就會對財務報告進行隱瞞,從而增加了審計檢查風險。
審計人員要根據自己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經驗,準確判斷自己的工作。對于高風險的關聯方交易審計業務就更需要審計執業人員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精準的判斷能力。審計專業人員在執行過程中并不會對審計單位所有的交易和披露事項進行全面的檢查,所以審計執業人員為達到關聯交易風險減少的目的,就必須對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職業態度不斷提升。
3.關聯方交易審計監管力度薄弱
中國有關關聯交易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完全落實。在公司內部的會計規范制定也不夠完善,大部分的規章制度缺乏可行性和實際操作性。所以上市公司運用關聯方交易方式進行財務造假的成本不高,并且在具體實施后的利益相當可觀,這就使得關聯方交易在各企業中越發頻繁。另外,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股東控股在法律法規處理責任方面意識淡薄。加上懲罰制度和訴訟機制不完善,使得公司股東和董事會層面的關聯方交易相關控制系統因為不受重視而出現薄弱異常,從而使得關聯方交易中存在的審計風險不斷增大。
三、解決對策
1.優化被審計單位防控體系
(1)優化被審計單位內部環境控制
現階段,雖然我國部分上市公司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了公司內部的控制系統,并且披露的內控評價報告上都對外聲稱其在報告期內沒有發現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這就使得財務不合理現象在我國出現的頻率增加。從而表明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順利運行,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可見,對關聯方交易中的內部控制進行整合和優化任務需要各個公司盡快找出解決的方法。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控制環境能夠直接影響被審計單位的最終目標的執行和控制。因此對該公司中的企業文化、道德操守等職業道德制定相關的準則、培養相關專業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管理理念、加強管理層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參與管理程度、企業高管在調控內部控制環境中的位置,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被審計單位應該加強現代化企業產權制度并進行改革,以加強企業各部門和員工之間的相互監督,從而避免企業員工舞弊現象的發生。避免財務舞弊的發生,為優化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只有不斷完善和健全公司治理結構體系才能為內部控制提供有利的保障,而內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又是建立治理結構的重要條件。可以看出,雙方是相互制約和互補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大股東控股的股權結構,所以其中的小股東并不能有效地參與公司共同治理。因此,要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就必須優化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模式,盡可能分散企業的控制權,使股權機制均衡發展。
(2)完善被審計單位獨立董事制度
獨立董事制度逐漸被注入中國,作為解決公司治理結構缺陷、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的重要途徑。主要是避免大股東在公司股權上的控制能力,以及經常性的剝奪其他中小股東的合法利益,從而解決大股東占據主要控制力和公司內部人員控制所造成的重要問題。中國現行的獨立董事制度是建立在對上市公司依法監管的基礎上的。例如:公司管理層通過雇傭第三方并支付給其相應的薪水來監督自己的行為。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在當下這個大環境影響下能夠生存下來,可以說是個很奇特的存在。因此,被審計單位獨立董事制度的優化工作是我國上市公司需要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
2.優化審計機構防控體系
(1)提高關聯方交易審計質量
關聯方交易審計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審計工作的難點。因此,審計機關應不斷優化關聯方的審計程序,嚴格控制和監督審計業務流程各階段的審計工作質量,有助于降低關聯方交易中的審計風險。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在接受業務委托時,其作為審計機構應該對委托人的資料信息進行充分的了解,以確定自己的工作范疇。同時對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誠信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以便于提前了解上市公司的經濟特征和財務規章制度。一旦審計執行人員在檢查中發現被審計單位在財務中出現舞弊現象或者在檢查中發現該公司正處于財務困境,由此就能看出該公司存在非常大的審計風險,進而就不能接受各項事務的業務委托。所以,如果審計人員沒有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調查,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審計機構在未來執行工作中帶來潛在的危害。
在審計業務流程中,關聯方交易審計質量的復合程序作為關鍵部分,是審計人員在執行工作時的重點和難點;它是審計工作文件的三級審查制度和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重復審計。因此審計機構和審計執行人員應該加強審計質量的復核程序,從而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關聯方交易審計的各種風險。
(2)提高審計人員專業素質
審計人員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其中起到了一個主體的位置。會計師事務所中的大部分審計人員都有著較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關聯方交易項目的審計風險水平。其中關聯方交易作為審計業務中存在特別風險的項目,是關聯方和審計業務工作人員的重要協調項目。因此審計人員應該加強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學習,在工作中以謹慎的態度應對審計風險項目,以不斷提升自身審計技能為前提,運用適合該項目的關聯審計交易手段。同時應獲得詳細清晰的審計證據,有利的防范和控制關聯方交易審計出現的各項風險。
3.完善監管法規體系
(1)完善關聯方交易信息法律法規
現階段,部分上市公司運用關聯方的便捷性對該公司財務進行舞弊的事件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與中國有關部門法律法規不健全有關。當然同時還與證監會在工作中不積極作為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因果關系。另外,部分企業沒有按照相關會計準則對關聯方交易信息進行及時的披露,即使進行交易披露,也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介紹。相關規章制度對披露的要求與標準比較模糊,這樣也就造成了被審計單位在披露過程中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因此,我國的審計風險防控體系的改革想要有效地落實,就需要不斷對相關監管部門的法律體系進行完善。
(2)完善監管法規體系
監管法規體系的建立,對我國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規范作用。然而,近年來,安然事件、格陵蘭島事件等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現象頻頻發生。由于市場對于審計機構和審計工作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從而使得審計機構的執行質量和風險控制能力雙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監管壓力。同時,還由于注冊會計師在面對審計失敗情形的懲處力度不斷增強,也就造成審計執行人員在審計工作時的成本不斷增加。從而激發了審計執業人員對于開展審計業務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完善監管法律法規有利于降低關聯方交易審計的風險,并在保障審計業務質量前提下,對審計風險防控體系進行有效地改革和優化。
四、總結
本文主要是以A公司為案例,對該公司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提出了各種有效的見解。加強審計機構防控風險,不斷提高專業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同時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控制和監督,以減少上市公司因為自身利益而對財務報表進行財務舞弊的現象。然而隨著關聯方交易市場的不斷興起,我國證券市場已經趨于成熟,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和出現新的問題。因此要不斷加強關聯方交易風險的研究,以健全和完善的防控體系,有助于減少各種風險的重現。
參考文獻:
[1]王曉.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與審計風險關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06):75.
[2]閆洪伊.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舞弊審計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7(03):65.
[3]紀丹陽.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中國市場,2016(01):104-106.
[4]李雅楠.舞弊審計中的審計風險控制研究——基于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風險敏感度[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01):63-66.
[5]馬維娟.審計風險成因及其防范問題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09):61-63.
[6]徐春美,郭小葉.關聯方交易及其審計風險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4):131.
[7]楊延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與審計師變更研究進展述評[J].當代會計,2017(05):3-5.
[8]楊婧,鄭石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的行業異質性研究[J].當代財經,2017(03):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