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文化發展,歷史讓人們在回望前人的發展路徑之外,更是讓我們總結出諸多寶貴經驗。高中歷史是高中學習任務的重要課程,本文就史料分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應用策略、意義等方面做相應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史料;高中歷史;策略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不斷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經濟全球化讓人們的聯系日益緊密,推動著社會建設,經濟的競爭逐漸向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轉變,而人才的競爭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基礎教育。這些都是歷史不斷演變的結果。近年來,課程改革也在深入推進,為了更加完善的完成歷史課程教學,運用了史料分析這一教學方式,從而受到了廣泛地重視。高中歷史是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歷史學知識,一定是有可靠證據證明其真實性,所以史料分析對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史料分析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中歷史教材的真實性,歷史厚重感
每一個歷史事件的挖掘,必定是有可靠的史實證據作為依據,將這些提煉出來的歷史事件回歸到史料中,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歷史知識的史學背景,讓學生通過史料有理由相信每件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同時也讓高中歷史的歷史知識充滿歷史厚重感。文明的不斷前進和各朝各代的領袖人物帶領下的建國史業,戰爭的殘酷和文明交流的沖撞,能夠讓學生在認清歷史的同時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激勵學生不斷進行文明的創新。
(二)史料分析讓學生對史學的認識更明確,態度更嚴謹
史學,是前人發展的道路上留下的文化產物。史料的分析,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歷史不可唯心,它是唯物主義的,不可依照自己或別人的心思隨意改寫。成王敗寇均在史冊,歷史結論不是人為的給出,而應以充足的史學材料作為依據。這些都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態度更加嚴謹,養成嚴謹思考的習慣[1]。
(三)史料分析讓學生初步培養分析史料的能力
一個歷史事件讓人學習探討的不單是片面的某個層面,而是由淺到深蘊含的各種史學借鑒,不能絕對否定,也不能一味肯定,要帶著探索發現的眼光看待每件史實。例如:在《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第3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中,淺談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世界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全球生產力、經濟的發展,成為了一種經濟發展的產物和趨勢,促進了生產物資在全球領域內的廣泛流動,促使各國貿易快速發展,使國際分工更加明確,為各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但是,一個歷史事件需要全面的分析,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也存在很多弊端,它主要以發達國家主導經濟。發達國家擁有經濟科技上的優勢,掌控著經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從而導致國際貧富分化嚴重,使富有的越來越富有,貧窮的越來越貧窮等消極的影響。
二、史料分析在高中歷史課程中運用的策略
(一)高中歷史教學盡量選擇富有趣味的史料,趣味性史料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高中課程學習科目多,內容繁雜,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更偏好于富有趣味性的科目。如果選材枯燥乏味,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史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在教學中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富有趣味性的史料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可以讓學生有興趣,促使其學習。例如:在學習《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生活的變遷,第1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時,對課程內容中提到的婚俗的變遷,讓學生聯想古裝電視中的“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的古代婚俗情節,再搜集近代婚禮的圖片,然后和現代婚禮形成對比,加深印象。同時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達到高質量教學的效果[2]。
(二)史料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能快速提高教學質量
在一件史實里面,通常有許多史料可以選擇,所以史料選擇可少但不可不精,對應課程內容,選擇貼合學生學習任務的史料加以分析證明,才能根本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針對性的史料,也能讓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使教學重點突出。
(三)選擇有探究性的史料,激發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
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通常牽動著國家或地域的經濟發展和結構。文化的融合或沖撞,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或提高,關乎各個層面,所以具有探究性的史料,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發掘一件歷史事件所導致的各種影響。例如:學習《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二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3課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民族性全面戰爭,戰爭的全面爆發從“七七事變”開始,老師可以選擇“七七事變”發生的前因后果作為史料,讓學生展開探究,分析這場戰爭是無意還是蓄意已久[3]。
(四)引導學生自主性查閱相關史料,用史料引發學生之間思維的交流
教育不是老師單方面的教育活動,其主體是學生,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的史學資料,讓學生就各自所了解到的史料,引發探討,通過不同的史料對比、總結,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有自己獨到的認識,然后相互交流。除促進學生之間交流之外,讓學生在探討中看到不同的層面,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愛上學習[4]。
三、史料分析在高中課程中充分使用的意義
史料是歷史的主要組成部分,不知史無以明智,只有深刻認識歷史,我們才能完整總結前人的經驗,對優秀的加以借鑒,對缺陷積極改善。高中歷史課程除了是一門應試課程外,更是關系到學生對古今中外的認識。充分的史料才能讓我們對歷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史料本身是一種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通過史料看見歷史,讓我們傳承著前人的經典,也讓我們知恥而后勇,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在史料里,看見那些為了經濟文化前進努力、獻身的先人,明確自身社會責任。
四、結束語
總之,史料是重要的文化產物,不僅用于教學,同樣是我們認識歷史的最佳途徑,我們都應該用心去學習各類史料留給我們的厚重歷史。
參考文獻:
[1]馬清亮.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160-160.
[2]劉媛媛.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下),2016(10):151-151.
[3]金樹榕.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9-29.
[4]尹成杰.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作者簡介:
毛靈玲 女 漢族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