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 柴文 周鑫華 熊英瓊
[摘要]目的 研究個體化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個體化營養支持進行治療。比較兩組入院第8、15、22天的體重指數(BMI),白蛋白、血紅蛋白,神經功能(NIHSS)評分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入院第8、15、22天的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入院第15、22天的BMI均低于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入院第15、22天的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均低于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入院第15、22天的BMI、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常規營養治療相比,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進行個體化營養支持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使BMI、NIHSS評分、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保持正常,具有很廣的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個體化營養支持;急性;重癥腦卒中;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1(c)-007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stroke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support. The hospital day 8, 15, 22 days of body mass index (BMI), albumin, hemoglobin, nerve function score (NIHSS) and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mainl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MI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 significant 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8th day of admission, the 15th day of admission, and the 22nd day of admission (P>0.05). The BMI of the study group on the 15th day and the 22nd day of admission was lower than the 8th day of admiss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lbumin, hemoglobin and NIHSS on day 15 and 22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n day 8 of the two groups′ admiss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MI, albumin, hemoglobin and NIHS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day 15 and day 22 of admission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tritional treatment, for acute severe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with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support can help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atients′ BMI, NIHSS score, albumin, hemoglobin levels remain normal. It has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support; Acute; Severe stroke; Application effect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嚴重者可引起死亡。腦卒中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病癥之一,屬于腦血液突發性疾病[1]。臨床癥狀表現為吸入性肺炎、意識障礙、腸粘膜損害、吞咽困難、分解代謝量提高[2]。這些問題會使患者的應用吸收產生困難,如果身體沒有充足的營養支持,會預后帶來嚴重影響[3]。因此應該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重視,進行合理、及時、科學的營養支持,使患者的免疫力大大提高,并發癥發生率降低,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4-5]。本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個體化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5~58歲,平均(46.42±1.22)歲;其中腦出血18例,腦梗死22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4~59歲,平均(45.64±0.98)歲;其中腦出血19例,腦梗死21例。兩組的一般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認可。納入標準:①經神經內科接收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并且存在意識障礙或功能障礙。②患有腦出血和急性腦梗死,經頭顱CT或頭顱核磁檢查證實。③洼田飲水試驗評估≥3 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GCS 評分)≤12 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16 分。④無法正常自行進食,并且在短時間內進食障礙不能恢復。⑤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6]。排除標準:①心律失常,生命體征不穩定。②經常性腹瀉或嘔吐,急性完全或不完全腸梗塞。③惡性腫瘤患者,壽命時間<3個月[7]。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營養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個體化營養支持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住院24 h內實施留置鼻胃管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研究組采用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進行營養治療,7 d后改用含多種膳食纖維的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8]。對照組采用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進行營養治療。腸內營養劑屬于商業化制劑,整蛋白型制劑為能全力,短肽型制劑為百普力。經鼻胃飼喂養,用量:第1天500 ml,以后每天多加500 ml[9]。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入院第8、15、22天的體重指數(BMI),白蛋白、血紅蛋白,神經功能(NIHSS)評分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血紅蛋白是血常規的項目,靜脈取血,主要觀察貧血指標;血清白蛋白是生化項目,抽靜脈血,主要觀察肝功能。神經功能(NIHSS)主要包括意識、感覺功能、運動功能、語言功能、視野、共濟運動、眼外肌運動、忽視等。分值范圍為0~42分,評分≤5分為輕度急性腦卒中,評分≥21分為嚴重急性重癥腦卒中[1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BMI、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的比較
對照組入院第8、15、22天的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入院第15、22天的BMI低于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入院第15、22天的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均低于兩組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入院第15、22天的BMI、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腦卒中在臨床上經常遇到,具有非常高的發病率,并且絕大多數都是老年患者[11]。目前,該病的發病因素尚未查清,發病時,表現為動脈堵塞、狹窄、破裂,會嚴重影響正常供血,進而引起一系列并發癥[12]。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適合患者的能量和營養素供給,可更好的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作用,降低炎癥反應和感染發生率,并能降低醫療費用、縮短住院時間。
研究顯示,重癥腦卒中患者代謝會受到嚴重影響,經常出現高分解和高血糖代謝反應,進而形成營養不良。常規營養治療不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近年來腸內營養制劑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3-14]。
個體化營養治療,可以把患者營養狀況、病情和護理需要相融合,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提出合理適用的建議,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效果[15]。
本研究選取80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研究組入院第15、22天的BMI低于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入院第15、22天的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均低于兩組入院第8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入院第15天和第22天的BMI、白蛋白、血紅蛋白、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常規營養治療相比,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進行個體化營養支持能夠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使BMI、NIHSS評分、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保持正常,具有很廣的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璐.個體化營養支持聯合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8,16(5):69-71.
[2]周立群.個體化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神經源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及精神的影響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 15(4):566-567,576.
[3]姜嵋,馮婧.個體化腸內營養支持對重癥腦卒中患者營養狀態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7,20(7):1265-1267.
[4]鄭天衡,王少石,劉春風.急性腦卒中的營養評估及營養支持[J].中國卒中,2006,11(4):792-795.
[5]熊墨龍,王小花,歐陽兵,等.重型肝炎患者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生化指標改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6):84-86.
[6]劉金平,鄭志遠,王宏.腦卒中睡眠障礙個體化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20(4):509-511.
[7]黃長琴,鐘艷.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新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3):449-451.
[8]史樹海,程景麗.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腸內、腸外和個體化營養治療的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2):93-96.
[9]潘丹峰,周錦揚.腦卒中術后病人個體化腸內營養支持的臨床效果觀察[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5,22(2):98-100, 106.
[10]楊海新.兩種不同營養支持模式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24-25.
[11]秦艷枝.個體化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腦卒中治療中的效果[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6):67-68.
[12]歐愛萍,李昌柳,李芬,等.個體化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4,36(4):450-452,458.
[13]楊海新,姜雯,劉紅.個體化營養支持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5):2804-2807.
[14]張全超,馮少林,陳德勇,等.個體化腸內營養對危重腦卒中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1):137.
[15]楊海新,姜雯,劉紅.個體化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1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