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峰
摘要:新課改的教育當中,高中體育教學應按照一定的創新策略來完成,傳統教育手段的應用,未能夠對學生給予較多的參考和指導,在教育的缺失和漏洞方面表現較多,師生之間未開展良好的溝通、交流,對于學生的成績提升、能力鞏固,都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阻礙現象。開展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過程中,應堅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做出合理化的把控。文章針對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教學;創新
我國在現代化的教育工作中,不再是按照應試教育來完成,更加注重的是素質教育,希望學生在個人的言行舉止方面,能夠有效的改善自身的不足,最大限度提高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但是,高中體育教學的一些問題,是長久積累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工作的進行中,從不同的角度來出發,對于多方面的內容開展有效的協調操作,從而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工作的不足,為將來教育的進步,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問題
從時間段來分析,高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都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選用合理化的方式來完成,則比較容易出現較為嚴重的疏漏現象,而且對于學生的體質提升、心理素質鞏固,都會造成負面影響。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下的教學標準,認為高中體育教學的問題,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日常教育工作的開展上,對于學生的觀點、看法并沒有高度關注,反而是強硬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思想來完成學習和鍛煉,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能力發揮,陷入到被動的局面,無法提高體育鍛煉的主動性。第二,高中體育教學的體系并不健全,針對學生的特長指引、興趣培養等,都沒有選用合理化的手段來完成,這對于學生的綜合進步,將會產生較大的阻礙。
二、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
(一)加強特長培養
就高中體育教學本身而言,為了在日后的身心教育上更好的改善,也為了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應堅持對學生的特長開展良好的培養,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男同學對于球類運動的喜好較為突出,包括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我們可以在高中體育教學的初期階段,針對學生的適應能力做出良好的鍛煉,利用慢跑、伸展運動、體操運動等等,促使學生在每一個環節的活動和協調性方面獲得良好的提升。當學生擁有一定的基礎素質后,結合不同球類運動的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長來做出相應的調整,促使學生在體育特長方面,能夠獲得更好的指引,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在個人體育鍛煉成績上更好的鞏固。
(二)改進教學手段
與既往教育有所不同,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還需要對一些新的教學技術做出良好的融入,努力幫助學生在體育能力的培育,以及體育思想上做出良好的糾正。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學實踐中,可以要求學生尋找一名合作伙伴,在對打的練習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新時期教學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也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從這一點來看,對于教學手段做出良好的改進后,可以幫助學生在體育知識的學習、掌握上,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績,推動自身的能力強化,對于傳統教育的不足能夠更好的改進。
(三)加強教學交流
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過程中,還可以在交流模式上不斷的加強,這樣操作的好處在于,能夠讓學生和教師的眼界更加開闊,從而為教育的綜合進步,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在天氣較差的情況下,體育課程不得不在室內開展,此時可以按照互聯網的教育手段,讓學生進行體育的全新了解,尤其是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或者是時事熱點的分析,都可以在教學的交流上獲得良好的鞏固效果。除此之外,對于學生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男女同學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可以利用投影儀來進行3D人體模型分析,讓學生了解到不同體育鍛煉所能夠產生的效果和影響力。
三、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
新課改的要求當中,對于高中體育教學必須做出良好的創新,未來應不斷的從學生的角度來出發,充分觀察高中體育教學的階段性教學成績,教師和學生要站在平等的平臺上交流,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后選用求同存異的模式來進行。除此之外,教師要進行積極的進修和考察,對于一些先進的教育手段、教育技術做出良好的引進,拓展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空間。
總結:
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做出有效的創新,能夠在傳統教育的不足上,開展良好的彌補,各方面的教育成績較為顯著。日后,應繼續在高中體育教學體系上不斷豐富,從多個角度來協調開展,為學生的身心素質提升,做出更加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佘洪治. 新課改下體育教學的創新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4-5.
[2]趙思強. 試論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 青少年體育,2018(03):97-98.
[3]劉洪勇.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