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霖
摘要: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基于課堂的有效管理。本文作者簡要論述了幾種課堂有效管理的策略,分別是民主管理,構建民主型數學課堂;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課堂的溝通技巧,還望能有所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管理;民主;氣氛;溝通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最為叛逆,也最難管理。因此,課堂管理成為了大部分初中教師的一個難題。數學是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之一,但由于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缺乏有效的課堂管理的手段,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數學成績上不去,數學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管理經驗,簡要談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管理的策略,還望能有所借鑒意義。
一、民主管理,構建民主型數學課堂
過去,在應試教育之下我們的課堂都是由教師主宰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單方面的傳授。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學生在下面表情呆滯、鴉雀無聲。這種一言堂的課堂管理模式會使學生產生這樣一種想法:課堂是教師自己的事情,教學也是教師自己的事情,我只需要一本正經的坐好聽講就好了,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千萬不要提問我”的想法,這樣就使得課堂完全變了味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逐漸降低。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初中數學課堂管理也要依據這一原則,改變教師獨裁的現狀,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構建一個民主型的數學課堂。在民主型初中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擁有充足的互動,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問,學生擁有充足的發言權,一切都更加民主。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被激發出來。大多數時候初中數學教師都是站在講臺上,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教學,這其實就疏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陌生感和恐懼感,由此不利于教師的課堂管理。實際上,有很多學生是非常樂意與教師親近的,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多到教室內走動,一方面通過走動巡視,能夠避免一些同學開小差,做一些與學生無關的事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走下講臺能夠彰顯出教師平易近人的姿態,能夠與學生近距離的交流,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教師的陌生感,從而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更好的進行課堂管理。
三、注重課堂的溝通技巧
現代課堂管理理論認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溝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進師生間的關系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有效課堂管理的重要策略。
1.不要嚴厲苛責,不要吝嗇贊美
世界上最使人感到委屈的事情,莫過于在本該獲得贊揚的地方,卻遭受了無端的職責。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贊揚,得到他人的認同。中學生也不例外。如果一個學生99%的時候都在搗蛋,只有1%的時候是聽話的,那么抓住那個瞬間,大力表揚,然后無視他99%搗蛋的時候。因為他們搗蛋是有原因的,一般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所以你不能關注他,說他,因為他會覺得得到了你的注意,反而變本加厲。如果你不理他,就沒有給他這個增強。相反,你需要增強的是希望他出現的行為,也就是好的行為,這就是為什么要抓住他安靜聽話的瞬間,大力表揚的原因。另外就是,一個學生行為的改變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真的不能操之過急。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抓住他聽話的瞬間,持續表揚他,他會逐漸逐漸地有所改進的,請給他一些時間和信心,也給自己一些時間和信心。通過這種與學生溝通的技巧,糾正那些不好的課堂行為,使課堂秩序井然有序。
2.平等對待,無所偏愛
作為教師自然會喜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活潑可愛的、機靈的學生,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而且長久以來,眾多教育工作者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或多或少在班級中都存在差別對待的現象,筆者也不例外,在最初的教育教學中,也會對個別學生有所偏愛。但筆者相信,教育工作自有其神圣之處,學校、教室乃是神圣的場所,教育工作者身上也有著神圣的使命,所以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應該摒棄這種人之常情,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感受到同樣的關愛。很多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上都存在差別性對待,甚至有些教師對于學習差的學生根本不去溝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學生的感情,使他們更為叛逆,更加難以管理。除了筆者提高的這兩點,還有很多師生溝通的技巧,涉及肢體動作、語言、神態表情等,教師要多多進行這方面的學習,以能夠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從而更好的進行課堂管理。
總之,課堂管理與教學密不可分。管理好,促進教學,反之則事倍功半。它是需要知識、時間、能力、動腦才能掌握好的一種技能。在當今時代,課堂管理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在實踐中成長,積累經驗,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孫潔.書簽的背后——讀《透視名師課堂管理》有感[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孫玉波.有效課堂管理的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