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 任昭義 蔣曉敏
摘要:朗讀教學,在小學基層教育中尤為重要。然而部分教師對朗讀教學目標不夠清楚明了,輕朗讀情感體驗,重朗讀形式,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探討改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問題;措施
朗讀是將文本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聲情并茂的有聲語言的一種再創造活動。反復、有效的朗讀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到作者字里行間所傳達的情感信息,陶冶情操,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語感、樂感、情感的和諧統一,提高理解與運用語言的水平,并養成受益終身的讀書習慣。但是,走進語文課堂我們發現,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也嘗試著做,但缺乏對學生感情朗誦的具體指導,仍存在許多朗讀教學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夠被很好的改善和解決,將嚴重影響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質量。由此可見,探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狀以及提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義。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朗讀重“形”而輕“情”和“神”的體驗
葉瀾教授認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地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涌動。”這充分的說明了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形神兼備,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很多教師都比較注重朗讀的形式,卻忽略了朗讀的感情。大部分的教師都會鼓勵學生大聲地進行朗讀,但是我們都知道針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其實朗讀的聲音以及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倘若學生只是大聲地進行呼喊,便會只有朗讀的形式而沒有了朗讀的情感。如在教學《火燒圓明園》這篇文章時,其實就不適合大聲地進行朗讀,因為其中主要表達的是作者自身的愛國之情以及對火燒圓明園行為的憎惡之情。因此,學生應該結合不同的內容進行不同程度的情感閱讀,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會情感朗讀法。
(二)過分追求新花樣
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朗讀,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過分的追求新花樣,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朗讀,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文本本身的內容以及含義的表達。在不少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分追求新花樣,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變成了表演劇,小組合作、學科整合、實驗、操作齊上陣,看似熱鬧,實際很多無助于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朗讀訓練更是流于形式,不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反思,缺乏實實在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雖然每節課都朗讀,但學生讀的目的不明確,加上對文本理解的蒼白,使學生不懂得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導致了學生喊讀和念經式哼讀情況的出現,拖腔拉調,含糊不清,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要努力糾正的偏差。
二、提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一)示范朗讀
哲學家黑格爾說過:“老師是學生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應該重復的反復的閱讀每一部作品,將每一部作品的情感基調掌握地很準確,將每一個字詞的發音掌握得十分準確。這樣的情況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字正腔圓的進行示范閱讀,學生便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情、語氣以及語音語調來實現相對應的信息接收,了解作品本身所蘊含的含義和情感,同時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朗讀方法進行正確的朗讀。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示范朗讀是十分重要的。
(二)情境朗讀
1. 用情朗讀
情感是朗讀指導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理解其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語言的獨具匠心,使情感得到升華,這樣朗讀時才能以聲傳情,準確地表達情意。例如,《小英雄雨來》這一課,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小英雄雨來為了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想要讀出文章的內涵,展現出雨來的機智勇敢,鬼子的兇惡殘忍,就必須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了解那個戰爭年代。
2.趣味朗讀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情節生動有趣的文章,教師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朗讀。愛玩、愛表演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級學生對此有更強的表現欲望。因此,教師要激發、挖掘學生的表演天賦,在玩中學,邊表演邊朗讀。比如《小蝌蚪找媽媽》、《坐井觀天》、《紙船和風箏》等,均可以采用表演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表演中領悟課文。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三)對比朗讀
1、不同角色的對比
對于人物對話多的課文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語氣、動作,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好地體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小英雄雨來》中,就可以讓學生分別飾演鬼子、偏鼻子軍官、雨來,相信學生肯定會積極參與。
2、角色換位的對比
比如筆者在講授《軍神》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親歷的最痛的感覺,然后再來體會劉伯承爺爺將要面對的痛苦。劉伯承爺爺由于右眼球受傷需要摘除,可是他擔心損壞腦神經,堅決拒絕使用麻醉,在沒有任何麻醉的情況下,一刀一刀的將眼眶內的腐肉切除,那是怎樣一種痛徹心肺啊?通過講述,學生與角色融為一體,再讀文章時,必然能聲情并茂,水到渠成地實現教學目標。因此,這類給予人深刻體驗的人物描寫采用角色換位的方式效果最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確實存在的一些問題,亟待改善和解決。本文結合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探討了提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讓更多的教師掌握到開展朗讀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而為我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鄭婉玉.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問題以及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母丹. 小學低段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8.
[3]陸紅梅.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7(22):107-108.
[4]劉素菊.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