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朱軍
摘要:當前,學生體育技術和體能發展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對體育教學的忽略,對生活的習慣養成不夠重視,同時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體能發展與技術學習的關鍵因素,只有不斷宣傳體育的重要性,拓展教育機會,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體育技術學習與體能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獲得發展。
關鍵字:體育技術學習;體能發展;策略探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和思想的不斷進步,體育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體育項目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少年的體能一直呈現著逐步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學生這個人群,因為生活環境優越,平時運動量過少等原因,學生的體能相比父輩,則呈現大幅度的下降趨勢,體能的優劣和體育技術的好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優秀的體育技術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體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體力和智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為發展,是體育教學中的關鍵因素。
一、我國學生體能以及體育技術學習的現狀
目前我們無法否定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的體能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人均生活水平逐步上升,學生已經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營養,體能相比上一代本應該增強,自身的機能應該不斷的提高,但是事實恰恰相反。
1.對體能培養不夠重視。當前的體育教學,受到我國教育應試教育的影響,知識類學科教學占了學生成績的絕大多數,體育往往屬于“副課”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導致學生對于體育運動不夠重視。學生運動鍛煉的場所幾乎都轉移到室內,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往往占據了青少年絕大多數的空閑時間,導致學生運動量遠遠達不到應有的標準,這是體能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2.學生大多都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當前,很多學生經常熬夜,吃大量油膩高脂肪的食物,對身體健康發展寄托在醫療和保健品,而不是運動鍛煉,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出現許多身體肥胖,或是自我免疫力較低的青少年,學生不能積極參與鍛煉,導致學生體能發展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這樣我國學生的健康情況還有體能自然逐步下降。
3.根據調查發現,我國青少年對于體育技術的掌握和學習的平均水平較低,較之往年也在逐步下滑,學生面對體育運動和體育技術往往呈現反感或是不愿意主動學習的情況,另外,大多數學校的體育設施不夠完備,運動場地過小,體育器材老化等都是體育課受限的原因,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有些較為危險的體育動作或是項目往往被忽略,一些具有危險性的項目和技術性的體育項目已經在體育課上消失,基本上不會讓學生進行聯系,更不用談這種項目體育技術的學習了。另一方面是體育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并且有的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術的教導。
二、青少年體育教學中體育技術學習與體能發展策略探究
1.宣傳體育活動的教育作用,提升學生和學生家長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有些家長以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重視度不夠,認為只有吃得好,穿的好學生的身體不會有問題,因此,我們要盡量宣傳體育活動的重要性,讓學生以及家長對其作用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告訴家長,假如健康是1,其他的學習成績,經濟財富都是后面的0,如果沒有前面的1,后面有再多的零也是于事無補。這樣幫助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保證充足的體能鍛煉時間,科學進行體育鍛煉。良好的體能與體育技術的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體能是學生進行大量體育訓練的基礎,而體育技術的學習更是離不開反復以及高強度的訓練,學校應該盡可能的保證體育課以及下課時間和大課間體育運動時間,保證學生有較多的運動時間,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體能,為體育技術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體育課設計循序漸進,落實趣味教學。體能訓練和體育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學生的體能訓練和體育技術學習也是這個道理,它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學生體能加強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就要設計一套循序漸進,最大限度的適應每個人的體能鍛煉的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改善自身的體能。并且因為體育鍛煉是無趣的,需要有比較頑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和模式,可以將游戲或是有一些身體對抗的項目融入課堂之中,既提高了學生對于體能鍛煉的積極性,又可以讓體育鍛煉不再那么枯燥,可謂是一舉兩得。
4.開發體育場地,完善體育設施。有些項目或是體育技術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往往無法很好地傳授給學生,場地過于狹窄會導致有些技術和技巧的教學難以開展,導致學生體育技術水平無法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因此,在學生進行體育技術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場地和器材可以滿足體育技術學習的要求,同時,還要不斷的拓展教育空間,有室外活動延伸到室內,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育技術,拓展體育教學范疇,豐富參與體育的機會。
5.加強體育教師隊伍水平的建設,提高體育課的質量。體育教師的隊伍參差不齊,“一人多班”的現象比較嚴重,導致有些教師無法系統的、清晰的將體育技術教給學生,因此,首先要配齊配強體育教師,保證每位教師都可以由淺入深的向學生們講解和演示體育技術,其次,減少教師管理班級的有效性,從基本動作入手,關注創新技術水平的訓練,保證教師可以有充足的精力來認真教導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