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美國明大孔子學院的商務漢語教學為例,對任務型漢語課外活動的優勢進行分析,探究商務型漢語任務的制定原則和類型,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培養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建立中式商務文化概念。
關鍵詞:商務漢語;任務型教學法;孔子學院
一、教學現狀及學習者需求分析
目前明大孔子學院提供的課程主要為漢語綜合課,主要生源為成年商人,所用教材為《新實用漢語》。商人型學生相較于其他種類的學生,不管是學習目的還是學習需求,都有所不同。該類學生常年往返于中美兩國,有較多機會接觸中國人,學習漢語的實用性更強,學習的積極性更大。因此,本文立足于新實用漢語綜合課,結合任務型教學法對商人型學生進行商務型漢語課外任務活動的探索和研究。
孔院商務型學生的學習需求主要有兩方面:商務知識和商務實踐,其中商務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商務實踐主要指應用語言和文化知識的環境及其應用過程。
(一)商務語言知識
漢語綜合課為學生提供的是普適性、基礎性的語言知識。但在此基礎上擴展和補充商業領域的語言知識。因此,商業領域的語言知識應該涵蓋哪些重點的交際功能便成為重要議題。結合《國家漢辦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教學大綱》及商務漢語教材,對洽談式對話進行統計發現,商業洽談時出現最多的交際功能有“詢問(11.9%)、提出要求(11.7%)、一般性告知(10.5%)、同意(7%)”。這四種交際功能出現的頻率要比其他交際功能高,其他交際功能所占比例都未達到4%。
由此看出,商務漢語知識有別于普適性的漢語知識,特別是口語方面。不同的商務活動類型在交際功能方面有著大小不一的差異。只有拓展和補充這寫商務語言知識,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商務文化知識
商務文化知識強調的是學習者與中國人打交道、做生意時所需掌握的那種文化,是商務活動實施和完成過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如,綜合課所講授的文化之一“以和為貴”。中國文化講究謙和、委婉,中國人大多信奉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等。而商務洽談中時,“以和為貴”的體現為中國人幾乎很少直接或正面的拒絕,同時會通過相關語境,婉轉地、間接地表達否定意義。所以商務型學生應該了解在商談時常能遇到“我們再考慮考慮”、“看來我們成交的希望不大”。如果能明白中國人這種有潛臺詞的說話方式,進行讓步,生意有可能做成。但是如果根本不了解,會誤以為是沒誠意,生意也就不可能做成。
綜上得知,商務型學生除了綜合課提供的中國文化,還需要與中國人打交道、做生意涉及的商務文化知識。
二、任務型漢語課外活動的優勢
1.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
非目的語環境下的課堂學習時間有限,不能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因此,改善非目的語環境下學習的劣勢,創造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機會將語言理論知識轉化為語言實踐,這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為中心,強調在“做中學”,彌補非目的語環境的劣勢,使有限的課堂知識實踐于多樣化、實用性強的語言任務中。
2.商務型漢語任務的優勢
商務型漢語任務以“任務”的形式進行語言實踐,在模擬真實語境的基礎上強調交際的過程,彌補非目的語環境的不足。商人型學生不僅可以利用非目的語環境下的任務型活動操練漢語,為目的語環境下的漢語實踐進行模擬演練,也可以充分利用去中國做生意的機會進行漢語實踐。
三、商務型漢語任務的制定原則和類型
以孔院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商務型漢語任務,作為特殊用途的漢語,注重商務漢語的特點和傾向。也就是說,結合商務漢語的語言傾向和特點,以句型結構和高頻詞匯為基點,以交互式對話和商務流程為主線,恰當的融入商務知識和中國文化,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商務型漢語任務。
結合孔子學院通用教材《新實用漢語》和《經貿漢語》、《經理人漢語》、《商務漢語900句》,商務漢語活動有以下幾方面:求職面試、人力資源管理、市場推廣、商務談判、商務技能。同時,商務活動中的漢語口語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獨白體的商務漢語口語在所使用的話語銜接與連貫方式上傾向于使用有限的類型;二是會話體的商務漢語口語的宏觀話語結構有相對固定的模式,在微觀結構類型上體現出集中分布特點。
因此,結合商務活動的內容和商務口語的話語特點,本文將商務型漢語任務分為對白體任務和對話體任務兩大類型。
1.對白體漢語任務
對白體任務主要體現的是商務漢語口語的陳述、說服、評價的交際功能,要求話語的連貫性。對白體漢語任務主要適用于求職面試、市場推廣這兩個方面。針對“求職面試、市場推廣”設計的對白體任務強調陳述性和連貫性,即成段連篇表達。對白體漢語任務以漢語結構連貫的類型和特點為出發點,有針對性訓練學生連詞成句、成段連篇、銜接得體、連貫完整表達的語言技能。
2.對話體漢語任務
對話體漢語任務主要適用于人力資源管理、商務技能、商務談判。如商務談判方面的漢語任務應以談判流程為主線,結合談判內容進行設計,任務所需的話語要以“價格”展開。
本文以美國學生為例,初步探討了以培養學生商務交際能力為目標的任務型課外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培養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建立中式商務文化概念。商務型漢語任務貫穿文化知識,融合語言知識。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單曦.商務漢語教材的談判會話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張黎,商務漢語口語的話語特征[J].漢語學習,2010,(3)
[3]張黎,叢永清.企業介紹的話語特征初探[J].當代中國話語研究,2008,(1).
[4]張黎.商業漢語口語研究現場促銷語言調查與分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5]趙宏艷.外籍商務人士漢語口語個案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6]劉宏.會話結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7]張黎.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3).
作者簡介:
蘇馨,女,碩士,沈陽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