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
摘要: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其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保證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讀寫結合的必要性,運用合適的讀寫結合教學方法,以降低教學難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所在。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
引言: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偏弱,往往無法真切認識到語文課文的內涵,把握文章的情感,這就造成了學生作文普遍缺乏真情實感,文字表述不夠清晰,錯字錯詞屢見不鮮,如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將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為了轉變這一現狀,教師應積極引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營造活潑熱烈的課堂氛圍,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協調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新課改對讀寫結合教學的要求
1、加強閱讀與寫作的融合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通常被分開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不強,很難將閱讀和寫作有機聯系到一起,之于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大力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訓練,這打破了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給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創作出內容豐富、情感鮮明的文章。
2、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單純的以讀促寫或者以寫輔讀都不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限制了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只有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陶冶情操,并在寫作中升華情感,加深思考,這樣更為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學生才能對語文學科抱以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主動投入到閱讀和寫作之中,語文學習也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讀寫技巧的點撥
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教師要做的就是將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在實際學習中,那么學生的讀寫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可是很多教師都忽視了這一要點,通常是照本宣科,強制灌輸,不關心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語文知識,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態度過于被動,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基礎,給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帶來阻礙。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探析
1、以讀促寫
要想保證讀寫結合的順利開展,首先要對閱讀教學的目的予以深入的解析,通過閱讀教學來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給寫作打好基礎,這即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讀寫結合的關鍵就是以讀促寫,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章主旨思想,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生字生詞,把握文章的情感,還要將閱讀與寫作相關聯,讓學生想一想文章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作者是如何安排寫作順序的,在此情況下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透徹,讀寫教學目標也會更易于實現。
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丑小鴨》一課時,教師應提前設計教學方案,以此來指導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教學也會更具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具體教學流程如下所示:首先,找出文章中的生字生詞,可以獨立查字典,也可以小組討論,來完成字詞的積累。其次,說一說文章中一共出現了哪些動物,它們都是如何對待丑小鴨的,丑小鴨又是怎樣應對的。最后聯系生活實際揭示文章主旨,即在困境中不能放棄希望,在得志時不能自滿,這就是丑小鴨給我們的啟示。教師可以讓學生擴寫文章,描述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以后的遭遇,經過文章分析以后學生的情緒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他們的思維也比較活躍,此時進行文章創作會讓學生的作文質量得到相應的更高,值得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加以應用。
2、以寫輔讀
借助寫作教學來輔助閱讀教學同樣是讀寫結合教學的一個重要措施,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后及時寫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是模仿文章的某個段落進行寫作,這會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譬如說學習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以后,學生對誠實守信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可能做出背信棄義之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讀書筆記中分享自己的見聞,描述他們身邊所發生的遵紀守法、誠信待人的事跡,這無疑是進一步激發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閱讀之前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在沒有受到課文束縛的前提下去思考與構建,進而在相互的沖擊下對課文有更清晰的認知。以《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要求學生根據這個題目進行簡單的寫作,要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或個人的見解進行寫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會在作文中表達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閱讀課文,這就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與作者的思維進行沖擊,在相互印證和篩選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真正認識到辛勤勞動、幫助別人都會收獲快樂,要做一個有益于國家、有益于社會的人。
3、讀寫結合
實際上,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保證二者的相互融合與促進,才能實現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學習《燕子》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在閱讀中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對相關語句進行分析。如“剪刀似的尾巴”、“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這些是比喻手法,“小燕子從南方趕來”是擬人手法,這種細膩的景色描寫將燕子俏皮可愛的形態惟妙惟肖的展現了出來,同時還有萬千柳絲、青草綠葉、各色鮮艷的花一一在我們的眼前浮現,好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接下來要求學生對照著上述語句來使用修辭手法進行造句,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對修辭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夠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還會隨著認識的加深,學生對課文中描繪的景色也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并將其與現實生活中的景色關聯起來,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積極革新教學觀念,正確認識讀寫結合的重要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促進讀寫結合的有效開展,確保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為新課改的落實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尕熱.讀寫結合共同提高: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6).
[2]張志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