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華 曹少娟 田泓
[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在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高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中醫護理干預。比較兩組Harris髖關節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及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骨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采取中醫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可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護理;高齡患者;股骨頭置換;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9(b)-02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femoral neck fracture afte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o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ip joint harris scor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Hip joint harris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patients with bone arthroplasty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improve nursing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practi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股骨頸骨折多見于高齡患者,由于高齡老人骨質疏松,股骨頸脆弱,反應能力低下[1],因而在遭受外力時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是股骨頸骨折的高發人群。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重建一個較為穩定的關節、緩解疼痛、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由于高齡患者骨折疏松嚴重,且各項功能衰退,導致愈合時間延長,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上升[2]。為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對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對我科56例患者在原有護理基礎下增加中醫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8例。觀察組男12例,女16例;年齡72~98歲,平均(82.6±3.6)歲。對照組男11例,女17例;年齡74~99歲,平均(83.0±3.5)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接受手術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標準
①X線片提示股骨頸骨折,并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②未合并神經或血管損傷。
1.3排除標準
①有認知和溝通障礙、精神疾病;②有嚴重的呼吸或循環系統疾病;③惡性腫瘤患者;④病理性骨折患者。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模式,術后第1天指導患者平臥位,術后1~2周,指導患者行肌力訓練及被動屈伸練習,2周后協助患者扶雙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訓練。出院后患者在家中自行訓練,飲食宜營養清淡易消化。觀察組在骨科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4.1中醫飲食護理 通過中醫辨證論治,結合高齡患者的體質、飲食習慣及病情,對高齡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相關知識宣教。飲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少辛辣等飲食為原則,可調節機體臟腑之氣從而提高療效[3-4]。護理人員需對高齡患者進行飲食習慣的監督與評估,發現問題時可對高齡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并進行飲食調節。
1.4.2中醫情志護理 《景岳全書》中提出如患者通過治療很難達到較好的療效,可能與心情不好有關,導致病情繼續發展。中醫情志護理主要是在護理和治療的中,通過護理人員的行為、態度、言語等來影響和改善患者的情緒,消除心理顧慮,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5]。高齡患者理解力較差以及聽力較差,對患者行全面細致的情緒狀態與心理狀態評估,講解時護理人員盡量使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對發現患者的心理情緒問題進行針對性情志護理措施的制定。
1.4.3中醫康復鍛煉 高齡患者術后恢復較慢,是一個長期鍛煉的過程,鍛煉的原則為強度由弱到強、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適宜早期進行康復鍛煉[6]。術后第1天維持患肢特殊體位,雙膝及足尖向上,指導患者主動進行股四頭肌靜力收縮運動、屈髖屈膝練習和直腿抬高練習[7]。術后第2天行床邊屈曲膝關節CPM機練習,屈膝角度由大到小循序漸進,每天2次,每次20 min。術后第4天在專人陪同下,借助步行器輔助下行走鍛煉,鍛煉時間以患者耐受能力為準。術后1周開始練習上下樓梯、下蹲及協調步態。術后3個月開始進行肌肉強化訓練,訓練原則為循序漸進地增加關節的活動量。在患者出院后的3個月內電話定期隨訪[8],指導高齡患者取坐位時不要選擇過低的椅子、不應雙腿交叉疊放,待髖關節可完全負重后指導患者早晚進行太極拳、老人操等增強平衡能力的健身運動。
1.4.4中藥熏蒸療法 中藥熏蒸療法的特點:內病外治,由表及里,舒筋通絡,發汗而不傷營衛;使用方便,適應證廣,藥簡價廉,安全無創,療效顯著,患者易于接受[9]。該法歷史悠久在祖國的歷代醫學書籍中均有記載,如《黃帝內經》中就載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待切口拆線后,避開切口,中藥包距離皮膚5~10 cm進行中藥熏蒸治療[10]。按醫囑取紅花、乳香、沒藥、透骨草、伸筋草、獨活、川牛膝各30 g,加水400 ml,在中藥熏蒸器中加熱,預加熱結束后對準患處噴射,每天2次,每次30 min。中藥熏蒸可改善微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改善血液循環,松解肌肉,緩解痙攣,并能加速炎癥致痛物質的清除及滲出物的吸收。高齡患者感覺稍遲鈍,中藥熏蒸療法的溫度應根據患者的個體忍受力的差異,一般在45~50℃,全程應有護理人員陪同,避免發生燙傷。在熏蒸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熏蒸部位皮膚變化情況,如有不適或過敏癥狀,應立即停止熏蒸并報告醫師,必要時按醫囑給予對癥治療。
1.4.5中醫穴位貼敷療法 穴位貼敷是重要的無創性鎮痛療法之一,通過藥物刺激局部穴位以及局部藥物吸收能起到鎮痛的作用[11]。選取康香酮鎮痛膏配以川芍、冰片作為穴位貼敷材料。穴位選取雙下肢委中、足三里、上巨虛。具有芳香開竅、通經活絡、散火解毒、行氣活血、祛癖鎮痛的功效。由于中醫穴位貼敷療法操作簡單,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目前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1.4.6中醫定向透藥治療 中醫定向透藥治療是采用電致孔透皮給藥技術,通過高電壓脈沖電場在細胞膜等脂質雙分子層形成暫時的、可逆的、親水性孔道,從而增加藥物對細胞及組織膜的滲透性,促進藥液經皮吸收,能直接作用于患者疼痛部位[12]。本研究采用青風藤的提取物作為治療墊,放入多功能治療電極板中,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體制選擇治療熱度和強度。每天2次,每次20 min,通過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可達到舒筋通絡和消腫鎮痛的作用。
1.5評價指標
①髖關節Harris評分:所有患者在術前、術后1周與術后3個月行髖關節Harris評分,分數越高,髖關節功能越好。②并發癥:記錄兩組術后3個月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壓瘡、泌尿系感染等。③滿意度:包括服務態度、基礎護理、護理告知、病房管理、情感支持5個項目10個小題。每個小題1~10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滿意。91~100分為很滿意,80~90分為比較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6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前、術后1周及術后3個月中醫護理Harris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1周及術后3個月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4.2%,低于對照組的3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6%,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能促進恢復關節的活動和原有的功能[13]。多數股骨頸骨折為高齡患者,術后需要輔以良好中醫護理干預,不僅能促進高齡患者術后康復,而且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以及提高患者滿意度。
中醫護理干預作為近年來逐漸被重視并廣泛推行的一種基于傳統醫學的護理模式,涵蓋了中醫辨證施護與臨床整體護理觀念,與西醫護理模式比較,其針對性與實用性更強。中醫護理注重協助扶正祛邪,飲食宜補腎陽,注意臥床休息與保暖防風寒濕。中醫學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真陰而寓元陽,肝腎同居下焦,則筋骨健壯[14-15]。本研究從中醫護理出發,將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施護應用其中,對高齡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周以及術后3個月的髖關節Harri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中醫飲食護理方案、重視中醫情志護理方法、遵循中醫康復鍛煉原則以及配合中藥熏蒸療法、中醫穴位貼敷療法和中醫定向透藥治療能顯著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提高患者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在穩定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更加有利于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行巧蓮.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圍手術期整體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6):145-146.
[2]李坤慶,熊南平,王愛兵,等.脂類代謝異常對股骨頸骨折患者外科治療后發生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效果[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1):108-111.
[3]唐榮妹,鄭蕓.優化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康復進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129-131.
[4]林敏.中醫分期護理對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45-46.
[5]常潔.中醫康復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4):152-153.
[6]范俊鳳,沈喜玉,范小鐵,等.快速康復護理在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的應用效果[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3):286-288.
[7]羅春梅.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中醫護理干預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33(3):308-309.
[8]邱琴英.延續性護理應用于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的療效評價[J].全科護理,2016,14(7):746-748.
[9]郭闖,李艷秋,王麗芹,等.中藥熏蒸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病人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11):4097-4099.
[10]張薇.耳穴壓豆配合中藥熏蒸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鎮痛中的應用[J].山東中醫雜志,2017,36(1):26-28.
[11]鄭偉,馮建書,劉健.中藥穴位貼敷聯合紅外線照射預防髖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便秘的觀察[J].河北醫藥,2013, 35(13):2051-2052.
[12]林向暉.中醫定向透藥療法結合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23):111-112.
[13]沃紅霞.中醫護理在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應用的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6,17(1):166.
[14]陳美蓮,陳瑞琴,李海花.中醫護理聯合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2):1857-1858.
[15]張清影,梁誠之.中醫護理聯合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5):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