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妍
摘 要:黨建是職業院校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職業教育發展迅猛,職業院校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加強職業院校黨建工作與職業院校改革深度融合,才能促使人才培養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全面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將簡單介紹現階段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在新時期推動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有效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 黨建工作 問題 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234-02
十九大報告對職業教育做出了整體部署,即完善職業教育培訓機制,積極推動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新思路,在工匠精神指引下,提升勞動者的綜合素養。在職業院校加強黨建工作能夠明確辦學根本方向,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與職業院校建設緊密融合,增強黨建工作實效性。
1 現階段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入黨動機功利化傾向嚴重
部分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功利性極其嚴重,謀求黨員身份在校園選拔以及就業中能夠獲得更好機會,因此在從眾心理下,相繼提交入黨申請書。此外不良社會風氣也會造成入黨動機功利化,比如黨員干部利用職權謀取私利,使得學生認為入黨是是獲得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捷徑,背離了黨性和黨的宗旨。同時在就業擇業層面,也會導致功利傾向,職業院校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學生期望通過黨員身份,促使企業降低招聘門檻,這體現的是逃避競爭、投機取巧的負面思維,對自身發展極為不利。
1.2 黨建工作與職業院校中心工作相分離
黨建工作與職業院校中心工作在實施層面往往被區別對待,現階段,人為割裂兩者關系給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阻礙。隨著國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在擴招的背景下,職業院校原有的管理機制和教學策略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教學任務更加繁重,相應地,黨建工作的重要地位被削弱,院校將工作重心偏向基礎教學以及技能培養,黨建工作逐漸被形式化,進而導致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現象的產生。
1.3 疏于黨員教育管理,實效性欠佳
職業院校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缺乏對黨員教育管理的科學認識,自身黨性不強,疏于對黨員的管理,部分人員甚至存在敷衍應付的情況,較少開展集體教育活動,統一學習黨建新動向。此外,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單一,成效不足,往往以傳統的宣講為主,不注重實踐教育,甚至將黨員教育等同于開會講課和學文件,并不關注黨員的思想變化,教條式的理論說教打擊了黨員學習積極性,使得黨員教育難以取得實際成效。同時黨員教育管理評價機制不健全,在執行過程中缺乏考核辦法,不利于對黨員成長進行動態監控。
2 創新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
2.1 嚴把入黨標準,全面落實入黨動機去功利化各項措施
職業院校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入黨成為就業捷徑的首選,長此以往,會導致黨在群眾中的印象帶來不利影響,所以職業院校必須嚴把入黨標準,準確識別入黨動機。因此,可從以下幾點落實去功利化。
首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習黨的歷史,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入黨功利化說明學生對黨的歷史以及理論缺乏正確認識,因此職業院校在開展黨建工作中,應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重要地位,結合職業發展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以及價值觀,通過正面引導以及解析反面教材,全面提升學生對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認識和理解,從思想意識上消除入黨功利化的思想。
其次,將政治態度以及日常表現作為考察入黨動機的重要維度,提高黨員質量。現階段,職業院校擴招給黨建工作提出挑戰,部分黨建工作并不注重考評學生政治態度以及日常表現,導致部分學生在申請入黨后,其言行并不一致,甚至還做出有損黨形象的行為。所以黨組織對學生的考察必須深入到各個場景,比如學習場景、生活場景以及工作場景,充分重視和吸收群眾意見,這樣才能保證黨員質量。
再次,利用互聯網將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弘揚紅色文化進行整合,鞏固網絡紅色文化陣地。在新時期,互聯網在推動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抵制互聯網不良思想文化在校園的蔓延,同時還能借助互聯網手段,提高紅色文化宣傳的覆蓋人群。新形勢下,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利用互聯網手段能夠有效把握學生思想變化,并及時進行有效引導,此外還可以打造門戶網站以及客戶端,推送紅色教育主題素質,豐富黨建工作形式的同時,增強黨建素材的可視化程度,推動黨建工作與時俱進,提升黨員群體純潔性。
2.2 開展特色黨建活動,推動黨建與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
黨建工作與職業院校中心工作相互補充,共同發展,所以需要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深度融合,打破傳統思維,提升黨建工作的針對性以及科學化水平。
首先,推進黨務工作人員專職化。對職業院校現有黨務工作人員進行資格認定,對黨建基礎知識掌握不到位的人員,取消其任職資格。持續推進黨務人員培訓工作,提升專業水平,構建完善的崗位激勵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對表現優異的基層黨務黨員進行嘉獎,形成示范效應,同時對不合格人員進行集中清退,促使黨員人員提升黨性意識,履職盡責。此外,還應結合職業院校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地域特色,開展特色黨建活動,提升專職人員黨務工作水平。同時,專職人員還應深耕職業教學,與學生以及教師及時溝通,準確把握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的切入點,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其次,完善黨建工作考評體系。目前導致黨建工作“虛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評指標抽象化和不確定性,這也是造成黨建與教學工作分離的原因之一。黨建工作內涵豐富,而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對兩者成效的評估都需要從定量以及定性兩個維度進行把握,所以結合黨建工作周期、教學周期以及專業特色,進行動態評估,才能實現黨建評價維度的多元化,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2.3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整體素質
黨員在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推動黨組織活動最積極的因素,體現黨的活力和先進性。所以在職業院校中,需要強化社會責任教育,不斷開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廉政教育,增強黨員黨性,豐富和創新黨員教學方式,及時對現有黨員教育資源進行完善和更新,使黨員教育始終與時代發展保持一致。利用多媒體手段創新黨員教育方式,開設“黨建之家”增強教育實效性。此外組織開展紅色旅游、演講以及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增強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
3 結語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為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創新黨建工作方式已經成為職業院校改革的重要內容,所以只有通過嚴把入黨標準,全面落實入黨動機去功利化各項措施、開展特色黨建活動,推動黨建與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整體素質等,才能全面提升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實現黨建工作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崔忠江,丁東升.中國夢指引下的職業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理論界,2014(4):169-172.
[2] 刁袁武.職業院校以學生黨建工作促進思政教育的對策探討[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