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巖
(江蘇省連云港高級中學 222000)
高中數學新課程要求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適應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要基于教學情景,設置教學需要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數學.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因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全面地理解新課程標準對高數學學習的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文化.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
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相比,在適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轉換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引導者轉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掌握著教學活動的主動權,所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數學文化的滲透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數學文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全面地掌握與數學課程相關的數學文化、數學大家的生平介紹、數學人文歷史等一系列的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合理滲透,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高中的數學教學內容多,難度大,需要學生探究性的思維和探究數學文化知識浩如煙海,教師不可能全部滲透到課堂中,因此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例如數學史上著名的數學家研究數學的過程和成功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在數學思想的學習和滲透上,可以結合數學學習內容,選擇一定的數學文化的內容去啟發學生更好地學習.特別是近代優秀的數學思想、數學成果、數學家的生平介紹等,同時也可以選擇學生中數學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熱情.在一次排列組合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經常出現計算錯誤的實際,我給學生講了希爾伯特幫助學生糾正學習錯誤的故事,引導學生去大膽探究,樹立敢于探究的學習精神.原來,學生曾給他一篇證明黎曼猜想的論文,他從論文中發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個學生知道后,經過三年的計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正確的計算方法.
高數學新課程要求教學要基于情景,要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用教學情景去啟發學生的思維,滲透新課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例如,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期間,一定要重視思維方面的遞進以及發展.由于教學內容抽象枯燥,不許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這種循序漸近的方法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方面的效率.
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的學習過程,老師的責任是因學生學會思考,能根據已知條件去發現問題和認識問題,根據題目的要求去思考和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每用一個定理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這個定理是怎么來的?學會這個知識有什么意義?除了可以用來考試,這個定理還能用來做什么?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引入定理的由來、得出定理的數學大家的介紹、定理的實際用途等數學知識來解決學生的困惑,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去創設有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定理推論的由來過程,體會數學大家的勤奮努力,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是息息相關的,提高學生對于要學的知識的認識程度,提升課堂效率.
高中數學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科目,由于高考數學分值大,教學要求高,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多少年來,由于高考的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學形式單一,教學過程一直是上課老師講習題,下課學生練習題.教學形式的單一也是影響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原因.對于高中生來說,數學知識的概念、定理等是枯燥無味的,數學的解題過程是艱難的.要提高教學效果,就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能主動探究和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讓學生進行題海戰術的方式,在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新課程的數學思想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這些教學形式中掌握數學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解題方法.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和主動探究.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審題.
例如選擇題:設定義在R上的函數f(x)滿足f(x)·f(x+2)=13,若f(1)=2,則f(99)等于( ).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國內外的一些數學大家做專題演講,介紹自己在搜集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從大師身上學到了什么,自己將來要如何做等內容.
在髙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相應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數學思維方法、數學的探索精神,將數學文化有效的滲透到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和思考,發揮探究的主動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和思考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