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蕾 肖曼琳
摘 要:“車站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是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專業特色課。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和分析計算機聯鎖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和解決的途徑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習能動性;為學生將來從事信號專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本文探討了本課程的課程背景、課程定位、課程教學的目標與效果、教學課時的分配和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
關鍵詞:計算機聯鎖 教學目標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U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b)-0138-02
1 課程背景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高速發展,信號系統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現。我國鐵路方面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鐵路信號的相關專業課程也很成熟,如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都開設了鐵路信號的相關專業課程,一些鐵路職業學校在鐵路信號控制系統實踐教學中也有突出表現,這些院校的畢業生已遍布全國各個鐵路相關單位,為我國的鐵路事業做出貢獻。相對于鐵路而言,城市軌道交通近幾年才開始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由于城市軌道交通自動控制的要求高于鐵路,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信號控制系統大多從國外引進,在城市軌道交通大發展的機遇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技術人才儲備嚴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培養出針對城市軌道交通的信號技術人員,而對于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技術人員,如果延用鐵路信號人員的培養課程,是不合適的,需要有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特色的課程,來培養信號技術人才。所以,車站聯鎖控制技術作為信號專業的專業特色課,是十分必要的。
2 課程定位
本課程是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具備正確使用工程實驗設備、儀器、儀表及其現代化工程工具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及趨勢。
3 課程教學的目標與效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達成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從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從復雜多變的客觀實際中,抽取有效信息,建立聯鎖系統維護保障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聯鎖知識分析與科學決策的素質。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達成的教學效果:學生能夠對聯鎖設備有一個比較完整地認識;能夠掌握聯鎖系統的硬件結構;掌握聯鎖系統的軟件結構,功能;掌握聯鎖系統的人機會話層的功能;掌握計算機聯鎖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保障措施。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和教學效果有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4 教學內容的課時分配
“車站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作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專業特色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要求,可以用48學時完成聯鎖的理論教學部分。根據每一部分教學內容的重要程度、難易程度的不同,每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所分配的課時量也應該有所不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每一屆上課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教學內容的課時分配可以如表2安排。
第一、二、三、四章均設2課時的習題課。學生掌握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后,由教師選定與之相關的、有實際工程應用背景的習題,布置給學生。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回顧本章的知識點,在做習題的過程中正確應用所學知識,完成所布置習題。教師主要負責引領、提示、答疑。
5 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
由于“車站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作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專業特色課,是一門很重要的專業課程,并且對于學生而言,只是進行理論教學的授課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還需要配合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在實踐環節能夠對理論知識達到應用的效果。由于車站計算機聯鎖緊貼軌道交通信號的實際應用,因此在實踐環節還應充分利用校外專業實習條件。因此對“車站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實踐環節有如下設想。
(1)實踐教學面向工程實際: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工程技術人員,因此,實踐教學必須面向現場,面向工程實際,為此,課程依托以上海城市軌道交通3、4號線為原型的ATC仿真教學平臺,設計與現場實際相結合的上機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
(2)實踐教學為理論教學服務: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圍繞理論教學內容開展,根據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依托6502(車站聯鎖控制系統)實驗平臺,設計聯鎖設備的簡單故障處理等環節,加深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3)本課程實踐教學建設,應邀請地鐵公司信號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通過完善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利用6502(車站聯鎖控制系統)實驗平臺、ATS仿真系統和基于CBTC的模擬沙盤等實驗資源,結合地鐵運行中聯鎖控制系統實際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操作能力。
(4)將本課程對社會開放,使之成為地鐵公司員工入職培訓基礎課程,為通信信號的專業人才提供再教育平臺。
6 結語
目前,車站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課程,還需要不斷的摸索和積累,培養、鍛煉和優化教學梯隊,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電子課件、習題等,不斷更新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時刻追蹤城市軌道交通信號領域的最新發展,掌握新的技術,在教學中不斷添加新的內容,讓這門課程始終緊跟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的發展,并具備一定的前瞻性。
參考文獻
[1] 林瑜筠.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設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 許冠軍,葉敏.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7):12-14.
[3] 張弢.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