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正處于調整變革的發展時期,文化的多元化和網絡的全面化,讓大學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三觀理念,其中不乏一些滿含負能量的觀念摻雜其中,不利于大學生積極向上三觀的養成。而思政工作的核心當屬理想信念教育,為提升紅色高校的獨有的紅色資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實踐,能有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有效利用紅色資源的革命精神,堅持建設社會主義實踐,能夠很好地促進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關鍵詞】紅色資源 高校 大學生 理想信念教育 實踐
【基金項目】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委托課題“新形勢下高校理念信念教育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BZFS201710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12-02
1.加強紅色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
改革開放之后,新思想,新文化通過新的傳播媒介蜂擁而來,其中自然有先進的思想觀念,可也不乏落后的文化、腐朽的思想甚至扭曲的三觀,典型的莫過于“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對當代中國的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發展帶來了相當程度上的負面影響,模糊了大學生理想信念,誘導大學生的價值觀趨向功利。因而,在如此繁復斑雜的社會文化思想潮流的影響之下,加強大學生正確的三觀和堅定的理想信念的形成,是為中國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助力!所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應當對大學生思政理論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已經把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關系國家未來發展的高度,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回顧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歷史,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影響力,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2.紅色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策略
2.1高校思政理論教育與紅色文化相結合
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是依靠一定的理論支撐而形成的,并不會自主自動的產生,所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傳授價值理論為主導內容。總書記曾強調:“要在全社會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那思政理論教育課無疑成為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教學陣地。將高校思政理論教育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的堅定高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而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紅色文化不僅要在思政理論課中有所展現,也應與其他專科課相結合。不僅要確立和宣揚思政理論教育課在大學生理想信念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要作用,還應與專業課、通識課、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方面的活動相結合,讓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它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更好的堅定高校大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2.2紅色資源與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型教育方式
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應堅持遵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為此,可以實行體驗型教育方式,通過組織具有鮮活的紅色內容、新穎獨特的形式等強大吸引力的紅色實踐活動,將理想信念融合其中,把理想信念的思想內涵與類型多樣的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思想情感,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三個方面的提升促進理想信念的形成與堅定。井岡山大學在應用紅色勵志班教學實踐就有相關體驗式教學的很好的實踐實例。在體驗之后,應當組織參與的學生對實踐內容作出詳細的總結,進行深刻的討論,讓實踐體驗的成果得到更好的升華。對大學生樹立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情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更能堅定大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2.3紅色文化研學對大學生的精神熏陶
紅色文化研學作為一個旅游與學習項目融合,有相當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教育價值;作為紅色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實施途徑,又有著可觀的教育價值。將當地或周圍的紅色文化旅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讓紅色文化旅游區作為學生的第二個思政教育課堂,拒絕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化、校園化和枯燥化。定期的帶領高校大學生離開校園,開啟一段紅色文化之旅,切實的與‘紅色精神相交流、溝通,能幫助大學生更好的體會偉大的共產黨為理想信念而犧牲奉獻的革命氣魄和精神境界,堅定高校大學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奮斗的決心!
3.結語
我們堅信,將紅色資源融于高校思政理論教育課堂,實現紅色資源實踐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機結合,以體驗式及主客體對換的方式教學一定能更好的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崇高的理想信念,這樣有大學生才是新時代有責任、有擔當的有為青年,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胡衛.用紅色資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江西師范學院學報,2006.12
[2]蘇湖.理想信念的內涵闡述.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2
作者簡介:
葉丹(1981.6-),男,漢族,江西永新人,哲學博士,講師,從事中國哲學、政治倫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