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鳳
【摘要】一直以來,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都是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財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大對學生德、智、體、美的關注力度,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現階段下的中職財會教學改革現狀卻不容樂觀,其中存在諸多問題,這對于中職財會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新媒體時代中職財會教學改革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而后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 中職財會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19-01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多種先進教學方式開始進入到中職財會教學中。但是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很多中職財會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即便是應用新媒體技術也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導致中職財會教學效果不佳。因此,為了更好的提高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掌握財會技能,教師必須要站在客觀角度對自身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進行改革,進而更好的發揮新媒體的實際作用,實現中職財會教學改革。
一、新媒體時代中職財會教學改革問題
現階段下,新媒體教學方式在中職財會教學中應用效果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職財會課堂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針對此種情況,中職財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清楚認識新媒體教學方式的定位。新媒體教學方式不僅是為了中職財會教學服務的,而是一種有助于教學創新的有效方式,如若不能明確教學目標,必定會致使學生所學與當前社會各行業要求不符,進而導致中職財會教學效果變差,無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雖然現階段下新媒體教學方式已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這并不代表著教師可以完全沿用新媒體教學方式,而是要在新媒體教學方式的輔助下不斷對自身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進行適當革新,進而更好的發揮新媒體教學方式的實際作用,提高自身教學效率。不可否認的是,教師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設備也是限制當前中職財會專業發展的實際因素。在此情況下,作為新時期下的中職財會專業教師,應當實時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提高自身專業水平,進而更好的提升自身課堂教學效率。
二、新媒體時代中職財會教學改革策略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如若選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勢必會讓學生對會計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興趣”作為入手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教學方式來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只有如此,才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企業籌資資金核算》教學過程中,賬戶設置、資金核算的教學目標、資金公積核算是本節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手段選取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案例,在案例過程中融入本節理論知識,進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知識轉化能力。
(二)充實教學內容,拓展財會教學資源
眾所周知,多媒體是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多媒體在中職財會課堂中的應用,也就等同于新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而基于新媒體時代的中職財會課堂,可有效拓展中職財會課堂教學內容,特別是網絡中的多種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有著極大的積極意義。不僅如此,在中職財會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可有效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供應過程核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結合,以教材中的練習題為基礎,結合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不僅如此,由于財務核算嚴密性相對較強,幾乎不允許出現錯誤。因此,教師在網絡資源選擇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的選擇一些靠譜、權威的網絡平臺,而后選取其中的經典案例幫助學生完成實訓操作。如:證券交易網、上市公司信息網等等。總而言之,在中職財會教學改革中應用新媒體教學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而更好的推進中職財會發展進程。
(三)引進財會模擬系統,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不管是對于何種專業而言,實踐都是提升其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中職財會專業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實踐操作引導的重要意義,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財務處理能力。新媒體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仍然有一定積極意義,比如可以利用新媒體時代中的模擬操作系統幫助學生進行實踐訓練,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實現了財會技能的有效訓練,還實現了由理論知識向實踐知識的有效轉化。除了課堂訓練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一些專業的技能比賽,同時還要將傳票錄入、點鈔等作為基本學習內容,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針對性,加大學生練習效果,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對于教學而言是把雙刃劍。因此,中職財會教師應當站在客觀角度對當前形式進行客觀分析。同時,由于教學改革是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整體出發,著眼于學生具體會計崗位能力的培養,以社會需要和會計崗位必備的業務技能為基礎,突出會計專業的實踐性、實用性,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