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媛媛 張鼎
【摘要】提高教學成效是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目標,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當前一些英語教師采用的依舊是填鴨式、講讀式教學模式,嚴重挫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本文就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了細致的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英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084-02
隨著新課改的快速推進,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的教學需求。針對這一情況,要想顯著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深度解讀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并在全面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靈活選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盡可能提高教學過程的生動性與有效性,最終為教學實效的優化提供保障。那么,在新課改下如何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是教師應該透徹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高中英語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陳舊的教學方式難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學習素材。針對這一情況,高中英語教師應與時俱進地把多媒體教學法引入其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可靈活地為學生播放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信息,以及信息容量大得到優點,盡可能提高學生興趣、擴大學生視野。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三 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時候,教師就可用多媒體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具體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恰當的環節為學生播放相關節日的Origin, meaning and Folklore。只有這樣,學生就可對各種節日的Time, way of celebration, behavior of people等通過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方式有更加生動、全面及直觀的了解,從而精準地把握教材內容,并對各個節日的文化內涵有更為深刻的體會。另一方面,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上傳到教學網站上,供學生隨時自主學習,這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高中英語教師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應做好備課工作,在明確教學目標、解讀教學內容、把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合理的學習任務,將其當成開展教學活動的中心與依據,從而知道學生在逐漸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扎實掌握各個知識點。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 Unit 4《earthquake》的時候,教師就可通過以下幾個環節設計教學過程。具體來講:①引入教學任務。在課堂導入中,教師應為學生展示一些“earthquake”中建筑倒塌、樹木被毀等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和分析,這就可讓學生對新課內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提出如下幾個問題:What is the precursor of earthquakes? What harm did earthquakes bring to mankind? How do we protect ourselves in earthquakes?②恰當分配任務。教師應結合各個小組的具體情況為其分配適當的學習任務,而各個小組也應通過內部合理分工的方式安排專人查閱資料、細讀課文等方式,共同找出問題答案。③總結與點評任務完成情況。當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各個小組應選派代表匯報任務完成情況,然后教師對其進行總結與評價,以幫助學生更加合理、系統地把握教材內容,同時推動他們英語學習自信心的增強。
三、合作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合作型教學法指的是學生為了高質量完成相同的學習任務,相互之間開展的互助學習及分工合作活動,該教學方法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予了學生充分而全面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與權力,可激發與維持學生探究高中英語知識的興趣,有助于教學實效的優化。高中英語教師在應用合作型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的時候,應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目標,與學生進行溝通,客觀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與能力,給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使得他們在合作探究中高質量完成學習目標,并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團隊意識、協作能力及競爭水平的提高。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的時候,教師就可用合作型教學法組織教學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恰當分組,確保各個小組成員的英語水平基本相當,且組內成員可實現優勢互補。然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如下學習內容“Collect as much body language as possible from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nalyze its connotation,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the same body language has different meanings.”當教師布置完學習內容之后,還應引導學生依據自身特點合理分工。具體來講,教師可引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承擔搜集各種身體語言的任務;鼓勵英語基礎承擔分析身體語言含義的任務;激勵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思考身體語言存在差異性含義的原因。
總之,創新教學方法是新課改下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方式與方法,也是提高育人質量的關鍵措施。因此,教師應在明確了解新課改指導思想的基礎上,恰當地將各種生動、先進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終推動教學實效的顯著增強。
參考文獻:
[1]吳曉威,鞠墨菊. 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建議[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2):67-71.
[2]馮玉娟.分析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