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青
【摘要】對于初中不少后進生來說,數學是一門讓人頭痛、枯燥無比的課程,學不懂,進而不想學,不想學反過來就更加學不懂,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本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讓后進生慢慢愛上數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 后進生 小分隊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13-02
對于初中不少后進生來說,數學就是一門讓人頭痛,討厭,枯燥無比的學科。學不懂,不想學,進而越學越差,以至于陷入沒有自信,壓力重重的陰影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總目標:通過義務教育數學學習,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數學思想方法和必需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在充分理解新課標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數學課堂教學成功經驗,提煉出轉變后進生懼怕數學學科的“靈丹妙藥”,讓后進生主動接近數學,慢慢愛上數學。
一、從現實生活出發,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枯燥”是大部分不愛學數學的學生對該學科的評價,其實數學和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的,生活中無處不見數學身影的存在。例如各種數學圖形都是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所以在介紹圖形的時候可以先從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最好是常用的物體來引入。還有“事件發生的概率”,“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函數問題”等等都可以從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中引入,甚至可以對號入座。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數學就在他們身邊,而不是遙遠的、枯燥無味的、只會讓人反復做題的,無形中就拉近了學生和數學的距離。然后慢慢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學情引入本節課的重難點,做到循序漸進,讓學生不排斥課堂,主動跟著老師走進數學新課堂。當學生感受到數學在他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時,自然而然的激起對數學的關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鍛煉腦力勞動
對于數學后進生來說,他們的數學思維轉動會相對慢一些,所以教師們應該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思考,只有充分鍛煉了他們的腦力,才能水到渠成的提升學習效率。可是有些老師卻忽略了后進生的心理特征(慢一拍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一味地追求一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在公開課上,因為如果一節公開課教師沒有講完本節課的內容,那么評課階段就會提示該老師沒有講授完成應有的教學內容,是低效的課堂。殊不知完成教學內容一定要以學生為本,建立在學生能夠完全接受和理解運用的基礎上。當教師一開始就以學生為本,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問題接受新知識點,才能有后來的高效課堂。
三、建立互助小分隊,營造融洽的學習氣氛
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當你處在人人都在學習、熱愛學習的環境中時,你就會不知不覺地去努力學習。有一年接了初一兩個班,其中一個班是全片區十九個班級中數學平均分排名倒數第一,另一個班是倒數第二。這群學生大多數對數學課堂厭惡至極,非常不待見數學學習。第一次布置數學作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學交作業,其余的同學連抄寫都覺得費勁。老師問他們為什么不交作業,異口同聲的回答“不會做”,回答得很真誠,他們確實不會做,不知道從何下手。怎么辦呢?老師僅靠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怎么能幫到每個同學呢?冥思苦想幾天后,決定建立一個數學小分隊,三個人一組,組長是數學成績不錯的同學,另兩個組員是數學后進生。每天組長有義務幫助后進生解決疑難問題,也有權利監管后進生的學習,同時每天組長需評價兩個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進步給于表揚。每周教師用一節課通過習題和平時表現來評價各個小組的學習狀況,同時表彰前三名小組。一個月后,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兩個班的數學作業基本能交齊了,雖然仍有少部分學生還是不能獨立完成需要組長的幫助,但是相對以前來說,他們已經愿意去獨立思考數學問題了。兩個月后,發現他們的數學考試成績有了很大起色,不僅后進生有進步,連組長們也都有提高。在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兩個班的數學成績都有很大提高,由全片區十九個班數學平均分倒數第一第二躍步到第五第六名了。學生們也由剛開始的討厭數學轉化成喜歡數學,每堂數學課都投身于數學的海洋中積極思考,課后經常能看到他們圍成一團討論數學問題,時不時還為解題方法爭個臉紅耳赤。小分隊戰略非常成功,第二學期繼續采用,其中有六名后進生可以不需要幫助,成為組長角色主動去幫助別人。到了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統計,讓人意想不到是,這兩個班的數學平均分是全片區的第一和第二名,縣數學教研室通報表揚,學生們是歡呼雀躍,激動不已。小分隊創造了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分隊更加高效的運轉,同時小分隊互助學習策略的成功,學生們主動滲透到了其他學科。
四、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及時恰當的評價
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的習題中,教師都應該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及時恰當地做出評價。有些教師對待學生課堂上的回答,不做任何評價或者簡簡單單地說聲“好”,“可以了”,“錯了”等等,這些評價都是粗放型的,忽略學生心理感受的評價。應該首先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其次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誤做出準確的分析和評價,語言要帶有激勵性。課外習題要及時嚴格評價,不能拖延,因為學生很渴望教師的評價,他們在等待他們的收獲。
如果能夠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特別對待后進生群體,多理解他們,并運用一些合適的教學策略,相信所謂的“后進生”會轉化成熱愛數學,熱愛思考,熱愛學習的優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