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鈺怡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日趨明顯,經濟社會對于人才英語掌握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與之相對的是,目前國內高職教育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中嚴重缺乏英美文化。本文針對當前國內高職英語教育中英美文化的缺失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英美文化
英語是當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而當前國內英美流行文化盛行,國內樂壇、影壇都相應出現了許多英美國家的佳作,而與之相對的是,國內的英語課堂上,缺少相應的文化培養,導致學生普遍出現學英語卻不會用英語的尷尬狀況。
一、高職英語教育現狀
(一)高職教育的特點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教育以其專業化、對口化而與普通本科教育區分開來,但正因如此,高職教育由于其適應面較窄,受到的社會評價褒貶不一,明顯特征是貶多于褒。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一般人認為高職教育并不能與本科教育相提并論,因而對于高職教育并不抱多少希望,這一認識或多或少影響到了高職教育工作者以及高職生的學習。
(二)高職英語教育的困境
隨著英語教育的普及開來,高職院校也加強了英語科目的學習,但是由于社會影響以及學生生源較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較低,尤其對于英語這種非母語表達的科目,更有部分學生抱著所謂的“愛國”觀念而反對學習英語。盡管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得到大范圍的發展,但是其實際效果并不出色,高職的英語教育并沒有表現出英文科目應該有的特點,學生缺乏對英語科目學習的充分認識,導致學生是按照任務來學習英語,而非自主學習。
當前的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脫節,而語言性科目的學習往往是從文化學習而開始的,由于教師缺少對英美文化的結合,學生認為英語課堂枯燥無味,無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目標不達標、教學效果不理想,甚至部分學生連刀叉如何使用都完全弄混,更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中學的中文教學,而非英文教學。對于語言來說,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應用交流,而教師采用非本課堂的所學習語言的教學模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交流能力與實踐能力。
(三)高職英語教育英美文化缺失的表現
1.學生缺乏對英美國家的基本概況了解
英美文化泛指以英國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英語文化,是英語語言內容的基礎,而當前高職英語課堂中,英美文化的缺失導致學生缺乏對英美國家基礎狀況的基本了解。諸如美國的各個州的狀況以及英國行政區域、英國王室的基本信息,學生普遍對此表示不了解,而上述內容都是學習英美文化的基礎知識結構,是學習英美文化的基本,但是學生對此類基本信息表示基本不了解,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英美文化以及英語課堂內容的自主能力。
2.學生缺乏對英美基本歷史文化的了解
文化是語言的基礎,而普通高職學生難于從課堂上了解其英美文化,便只能通過網絡途徑獲取相關方面知識,但是網絡途徑獲取的英美文化知識存在片面性以及主觀性,難以全面獲得正統的英美文化。學習正宗的英美文化必須對英美歷史發展以及發展歷程中的歷史文化有著全面概括性的了解,而目前許多學生對其嚴重缺乏,甚至連一些常用的英文字母縮寫都不甚了解,例如,部分高職學生甚至將UN,UK,US之間的區別都不能言明。英美國家歷史發展歷程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理環境、經濟政治制度、文化核心以及社會生活習俗等等,這些內容在英語課本以及課堂教學中都有涉及,而教師往往只注重于單詞、句式或者語法而忽略了對文化現象的解讀。
語言是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然而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注意到這一點,并沒有將語言作為了解文化的一種方式,使得語言缺失了它自身的應用價值,無法體現語言的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語言與文化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使得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分離,這樣在英語教學中就會出現許多英美文化習慣或者語言習慣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制約學生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高職英語教育中英美文化缺失的原因反思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傳統教學觀念不但導致教師忽略了對英美文化解讀這一環節,還進一步制約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相比于漢語教學,英語教學中沒有古漢語以及傳統詞匯以及古意今譯,相對較為簡單,但是由于英語教學環境的缺失,英語教學難度實際上遠遠大于漢語教學。教師通過正確理解英語與其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由文化角度展開英語教學,既推廣了英美文化,還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并且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一)單一的教學評價體制
目前高職教育中普遍采取唯分數論的成績評價機制,成績說明一切,在這種乏味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之后便會拋之腦后,也不會主動通過信息途徑去了解相關的英美文化。
在單一的教學體制下,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也單純地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非提高學生地英語素養,這種觀念下進行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占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身的英語能力為教學標準,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掌握相關應試能力。教師進行填鴨式教育,學生對于英語課堂感到枯燥無味,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更遑論自己在課下主動了解文化內容。
(二)英語學習實踐性差
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這就需要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使用英語交流,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而不論是高職教育還是本科教育中,學生并沒有相應的英語學習環境,導致大面積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言的最基本目的就是交流,由于學生缺乏交流機會,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只會從網絡上了解英語,而眾所周知,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容易誘導學生誤入歧途。
高職英語課堂上存在教師采取漢語講解的現象,一是由于高職生英語基礎差,純英語化教學導致學生理解困難,二是教師教學水平達不到英文課堂的要求,不得已采取漢語化教學講解,三是教師還保留傳統教學觀念,認為高職教育類似于中學教育,僅僅了解相關知識點就足夠,從而耽誤學生學習英美文化的最佳時機。
(三)英語材料缺乏英美文化
目前最具說服力的英語能力證明便是四六級證書,而四六級考試僅僅是小部分的聽力測試、口語考試,大部分還是傳統的筆試部分,而與此相應的是,學生為了通過四六級考試,大多數都會買大量英語輔導資料,而忽視了從最基本的英美文化開始去了解、學習英語。
高職院校的英文教材大多數都是采用本校編排印刷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往往在教材里添加大量知識點,而不注意對英美文化理念的編撰,導致教材內容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更遑論根據教材自主學習英美文化,學生缺乏對英美文化了解的內在動機,進而課堂教學中也不會去深究英美文化的相關內容。
(四)教師教學觀念傳統,教學水平較低
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師資水平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專業性的高職院校,對于英語科目的重視程度更是大打折扣,校方領導都不愿花費合理的教學資源用于英語教學,更遑論學生對英美文化的學習了。由于師資力量差,教師教學水平以及文化與語言的結合能力普遍較低,并不能適合英美文化教育的教學技能要求。
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觀念相較于本科院校較為保守,認為學習英語僅僅是學習好英語知識就可以,忽略了學生的求知欲,對學生的合理提問或是不加理睬,或是草草了事,一方面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師生關系僵化,導致“學生不愿學,教師不愿教”現象的出現。
(五)中國式英語的影響
目前國內英語教學普遍使用傳統的漢語思維進行教學活動,而漢語和英語分別屬于漢藏語系以及印歐語系兩種不同的語系,需要用不同的語言邏輯思維去學習、理解、掌握。由于小學、中學普遍使用漢語式教學,學生往往可以掌握熟練的“Chinglish”,而非正統的英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式英語中的人山人海翻譯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這種錯誤的漢語式思維嚴重阻礙學生學習英語,同時也阻礙學生對于純正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時,漢語式英語的錯誤思維邏輯會導致學生形成一種“英語很簡單”的觀念,形成驕傲的心態,嚴重阻礙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
三、高職英語教學傳播英美文化的策略
高職教育由于其專業性、社會性以及職業性的特點,對于英語的教育僅僅依賴于培養學生英語書面知識能力,這種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足以面對日趨明顯的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一體化,為了在高職英語課堂教育中普及英美文化,需要做好對英美文化的本土化工作。針對英美文化的本土化工作,提出下列幾點對策。
(一)英語教學要融入英美文化知識
拓展學生的英語廣度,需要遵循高職教育的相關教學規定,爭取向優秀學校看齊,將相關英語材料充分運用起來,添加相關英美文化的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深度。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加深對英美國家歷史的解讀,通過多渠道了解相應的文獻資料,了解相關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通過引導學生自主了解英美文化,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二)培養學生的文化交融意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開發包容的心態來看待英美文化在國內的傳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美文化,這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文化交流意識,在保持自身中華文化底蘊不變的基礎上,學習外來優秀的英美文化,從文化層面加深對英語語言的掌握,形成“以語言學文化,以文化帶語言”的良性循環。
教師要積極開展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流,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而非培養一堆毫無用武之地的“啞巴英語”學生。
(三)加強師資建設
高職英語教育存在英美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師資隊伍建設較差,教師能力較低,不能適應純英文化的口語教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還應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考評制度,變單一的考評機制為多樣化的評價機制。
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注意自我提升,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同時注意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轉變英語教學觀念,提升學生學習英美文化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四、小結
語言是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鑒于經濟全球化的需要以及目前高職教育存在的英美文化缺失的現狀,高職英語教育必須從語言學習的應用性、社會性、文化性出發,加強對學生的英美文化教育。與此同時,還應認識到對學生的英美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應當堅持不懈,不斷提高學生英語水平與英語素養,一切從學生出發,一切為了學生。
參考文獻:
[1]王迪.關于高職英語教育英美文化缺失的反思[J].才智,2017 (28):137.
[2]張楠,王芳,岳婧等.高職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導入的重要性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 (22):183-184.
[3]冶靜芳,朱艷.對高職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缺失現象的思考[J].校園英語(下旬),2015 (10):92-92.
[4]羅靜文.淺談高職英語教育英美文化缺失的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