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萬華
【摘要】微課是伴隨當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發展,以及“微時代”盛行的形勢下誕生及獲得推廣應用的。微課因其具備教學時間短、內容少而具體、趣味足、獨特創新、針對性強,主題鮮明等顯著特點,有助于現代教育活動,因此初中物理引入微課,也是順應時勢的舉措。而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實踐卻是一個嶄新的研究新課題,怎樣的設計才能讓初中物理微課展現自身的各種優勢,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是當前物理教師所需進行的教學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微課 設計實踐 教學思考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67-02
一、初中物理微課的一般設計流程
1.選題
選題作為微課設計流程的第一步,是非常關鍵的,微課質量的高低與價值取決于選題水平。微課因其主題鮮明、容量雖小,卻內容具體,可以在比較短的特定時長內有針對性的呈現一個知識點,特別像初中物理這樣抽象難懂的學科,可以對其重難點、關鍵點以及熱點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但是微課卻不太適用于那些主體空泛龐大的主題教學。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針對那些難于理解且又關鍵的物理定義、規律、現象展開實驗教學,或是針對經典題型進行具體講解與鞏固練習。
2.設計
教學設計作為微課設計流程的第二步,是成功開展微課的前提條件。從國內微課教學推廣應用這些年的各類大賽視頻可見,為數不少的微課教學設計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面向對象不確定、內容雜亂無章、課件制作缺乏美感等突出問題,根本原因在于設計者并未針對微課實行精確的定位展開教學設計。我們開展微課目的并非要對傳統課堂視頻實行硬性分割,而是一個結構獨立,主體鮮明,針對性明確的微型教學視頻。對此,在初中物理微課進行制作前,物理教師應當在設計這一步做好定位,開展微課教學的對象、目標、主題、內容、方法策略、所需資源、情境選創等環節都要予以有針對性的設計,此外,在講授過程中應當側重于新課的導入、課堂互動以及歸納總結等環節的設計,懷揣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進行物理微課設計,體現人性化教學。
3.制作
制作作為微課設計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實現設計藍圖的決定性環節。經過精心的選題與設計后,就要進入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怎樣利用相關技術手段將教師的微課教學設計呈現于眾,可以說之前的流程都是為制作而服務的。目前的初中物理微課制作,可以使用當前的主流形式進行,如屏幕錄制與實地拍攝。
(1)屏幕錄制較為便捷,通常可使用Camtasia Studio軟件進行PPT課件的錄制,再配以同步講授分析,屏幕錄制只需一部電腦便可實現,然而對于PPT課件的制作有著比較嚴苛的高要求,要不然會使成型微課教學視頻效果不如預期所想。
(2)實地拍攝所需錄制設施比較專業,如攝像機,因設備移動性較好,錄制可在教室或演播室等指定教學地點進行,錄制結束后除了能對視頻進行選擇性的剪輯,還能加入美感元素,如此有利于呈現物理教師的課堂的教學目的與具體教學行為,然而此方式的局限性便是要求特定的教學環境與錄制設備,還需通過多人合作方可實現。
二、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實踐所需遵循的幾個原則性
1.情境性
物理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很多都是抽象難懂的,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為此,開展物理微課教學活動需要巧設教學情境,應當盡可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情境創設,營造一個學生所熟知的情境,有助于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2.趣味性
微課所采取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沒有過強的局限性,可利用初中生的課余時間進行移動性的趣味學習,因此,刻意呆板的灌輸講授模式一般無法集中初中生的注意力,因此所進行的物理微課設計便需要注重它的趣味性。物理老師應當巧抓物理理論知識的閃光點結合初中生的興趣特點,為初中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微課教學新模式。
3.啟迪性
物理微課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進行知識講授,應當更側重于呈現它的啟迪性原則,引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的物理規律與現象,并積極的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此,進行物理微課的設計時,應以啟迪初中生思考與提高思維能力為目的,進行問題的引入與課程的導入,使學生更加的投入其中,感受微課教學的魅力,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互動中。
4.感官性
(1)教學中,微課教學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通過視頻感受教師教學的魅力,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語言與情感的傳播,并以此調動學生的主觀興趣。
(2)教學內容的豐富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漫長的教學時間通過內容的豐富性使其感官上只覺得是一瞬,為此物理教師在對其課件的制作與選擇上應當遵循此原則,力求呈現最好的效果。
三、關于初中物理微課的教學思考
1.微課輔助物理教學
物理學科因其本身的知識難度較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將其重點進行理解與掌握,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在傳統的課堂當中,一堂課面對眾多學生,教師也是很難對每一名初中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因此,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再將不懂的知識在傳統課堂上與老師進行互動,教師進行答疑與指導。學生還可利用微課進行課前與課后輔導,這種多方面的教學與自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初中生,呈現出新型的物理教學模式。
2.微課將物理實驗充分的進行展現
物理學科是一門呈現自然的科學。許多知識內容都能通過實驗進行詳細講解與推理。為此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實驗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不僅能夠調動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初中生求真的科學態度,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深刻的教學記憶。然而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中,大多數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尤其是實驗器材與場地、安全等諸多因素,使得實驗無法在課堂中進行,為此,利用攝像機與諸多拍攝手段將實驗進行記錄與講解的物理實驗微課便起到了重大作用。
3.微課對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有顯著成效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師之間的競爭與壓力相對較小。然而新模式下的微課教學,因其資源與環境的開放性,使得微課教師之間產生了極大的競爭壓力,為此微課教師都在積極的提升自身水平與微課教學質量,同時,近幾年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創設了專屬平臺,微課教師也是如此,也開展了相應的活動與競賽,教師也利用此平臺互相學習與交流。同時此平臺對微課教師的成長與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微課”作為教育界的新貴,掙脫了傳統教育模式的的局限性,不再受縛于時間地點的限制,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特點,對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猶如一劑強心針,非常的見效。如物理課堂的新課導入、實驗操作、知識難點突破等教學環節,以“微課”實施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紅霞,趙蔚,陳雷.基于“微課”本體特征的教學行為設計與實踐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14(2):21-23.
[2]廖蘭蘭.初中物理微課程設計與開發初探[J].湖南中學物理, 2015(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