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東突”民族分裂與暴恐活動的緣起

2018-12-28 14:09:52陳功
犯罪研究 2018年3期
關鍵詞:緣起

陳功

內容摘要:2009年“7·5”事件后,我國恐怖主義活動加速活躍,呈現出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等特征。深入探究暴恐犯罪成因十分必要,但當前相關研究工作存在三點不足。為號準“東突”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脈象”并查明“病因”,經過對民族分裂與反分裂史的梳理,詳細論證了“東突”勢力在新疆生根和活躍的原因,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類因素,并進一步得出了“疆獨”問題的根源在于因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歷史、地理等一系列因素導致的民族認同弱化的結論。

關鍵詞:犯罪;解釋;分裂;恐怖;緣起

一、問題的提出

2009年“7·5”事件后,我國恐怖主義活動民族分裂型,加速活躍,呈現出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等特征。2012年,疆內發生暴恐案件190余起,到2017年已明顯超出這一數值。“嚴打暴恐專項行動”自2014年5月開展以來,新疆公安機關雖將99.7%以上的暴恐活動摧毀在了萌芽階段,但發案數始終居高不下且出現了向內地滲透蔓延,以及境外“東伊運”、IS等恐怖組織積極派遣人員回流和入境,意圖發展成員、搭窩建點、實施破壞活動等新情況。為有效打擊“三股勢力”和預防暴恐犯罪,深入探究犯罪原因十分必要。 然而,當前相關研究工作存在三點不足:第一,文章數、質欠佳。為查找研究我國暴恐犯罪成因的專門文獻,筆者以“恐怖”、“成因”、“東突”、“疆獨”及相關同義詞為條件在中國知網進行了篇名檢索,僅找到目標文獻4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CSSCI期刊(含擴展版)則無。 第二,歸納不全。犯罪原因具有綜合性的特征,致罪因素是一復雜系統,專門文獻的成因分析應盡可能多的占有關聯信息,缺漏項將造成防控政策制定的偏差。第三,說理不透。雖然總結歸納全面,但論據不充分、說理仍顯不透徹,同樣將影響政策的制定,帶來力度不夠的問題。為號準“東突”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脈象”及查明“病因”,筆者將在梳理相關歷史的基礎上,就“東突”勢力在新疆生根和活躍的原因予以系統的分析,并查找其生發的內核。

分析和解釋犯罪,是犯罪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其內容是“根據經驗素材和科學抽象,把握犯罪的特點和規律,分析犯罪原因”。 按照層次高低和視野寬窄,它有宏觀和微觀之分。宏觀的犯罪原因解釋的旨趣在于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維度分析犯罪產生的原因,著重從大的方面、整體方面把握,更有利于犯罪預防政策的制定。與之相對應,微觀的解釋則從犯罪人個體的角度探討犯罪形成的具體過程,著重從小的方面、局部方面把握,例如犯罪人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經濟狀況、人格、人際關系以及犯罪發生的具體時、空環境等。微觀解釋更有利于提出可操作的具體對策和措施。科學的犯罪原因解釋是宏、微觀的有機結合,但這也是一項系統且浩大的工程。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對“東突”民族分裂與暴恐活動成因的分析將從宏觀層面展開。這有利于重新審視當前的反恐政策、措施,使之更趨科學和有效。

二、近現代新疆民族分裂與反分裂史概述

(一)二十世紀前的歷史

新疆的民族分裂勢力并不是20世紀90年代,更不是2009年“7·5”事件時才產生的。18、19世紀,民族分裂勢力發生過數次對清中央政府的叛亂,分別是:1759年大小和卓叛亂、1820-1828年張格爾叛亂、1830年玉素甫和卓叛亂、1847年七和卓叛亂、1852-1857年倭里汗叛亂,以及1865-1874年中亞浩罕國阿古柏挾持和卓后裔布素魯克入侵帶來的叛亂。

以20世紀為時間節點,將民族分裂與反分裂歷史劃分為兩部分的原因是:20世紀初,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即“雙泛主義”)傳入新疆,使民族分裂形勢出現了重大變化,向其提供了與宗教極端裹挾的機會,從此不再單獨“作戰”。

泛伊斯蘭主義由阿富汗人哲馬魯丁·阿富汗尼于1857年提出,是基于伊斯蘭教“天下穆斯林皆兄弟”的教義,即“穩麥”制度(也譯作“烏瑪”)而提出的全體穆斯林國家和地區實現聯合與團結,以組建“聯合政府”的形式抵御西方的殖民,并實現伊斯蘭宗教及社會的復興。嚴格來說,在殖民主義時代背景下,泛伊斯蘭主義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是反西方剝削、壓迫的有力舉措。然而,泛伊斯蘭主義很快便被一些國家利用和改造,成為其謀私乃至分裂他國的理論工具,這一點應當予以徹底否定。泛突厥主義于19世紀80年代興起于沙俄統治時期的克里米亞半島,由韃靼人加斯普林斯基提出。其實質是針對沙俄強制推行的民族同化政策,主張通過“語言、思想、行動”三統一來團結所有操突厥語的民族,組成一個所謂的突厥族的國家。泛突厥主義的初衷是作為抵制沙俄民族沙文主義的工具,但它同時也罔顧既有的國家與民族邊界,成為了“麻煩”的制造者,有非正義的一面。

20世紀前,新疆的民族分裂勢力主要由封建貴族、宗教領袖等上層人士構成。20世紀初“雙泛主義”傳入后,在迅速影響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加重其中一部分人的分裂思想的基礎上,開始向底層民眾滲透。

(二)二十世紀后的歷史

進入20世紀后,新疆分裂與反分裂史出現了“東突”的身影。“東突”,是所謂的“東突厥斯坦”的簡稱,也指代“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其是受“泛突厥主義”的侵蝕,使一部分維吾爾人否認自己中國人和中華民族成員的身份屬性,妄稱新疆為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叫囂“東突厥斯坦”自古就是獨立國家。“斯坦(Stan)”源自古波斯語詞根,是指某人聚集的地方或某一地域。 “突厥斯坦”即是指突厥人聚居之地,其最早見于中世紀阿拉伯人的地理學著作中。“東突厥斯坦”是1805年俄國人季姆科夫斯基在使團出使報告中用于對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稱謂,同時,他將中亞稱為“西突厥斯坦”。19世紀中期后,“東突厥斯坦”一詞逐漸被西方國家一些人接受和使用。

民族分裂分子第一次打著“東突”的旗號建立分裂政權始于1933年。該年11月,在英國的慫恿和支持下,宗教上層人物薩比提在喀什建立了所謂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34年2月,受入疆的軍閥馬仲英的剿滅該政權宣告解散,其余孽逃往和田,繼續建立“伊斯蘭王國”分裂政權。不久,馬仲英的繼承者馬虎山進軍和田,于當年8月剿滅了該分裂勢力。“東突”的第一次建政鬧劇很快就徹底失敗。

1944年9月,在前蘇聯支持下,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個地區爆發了大規模反抗國民黨盛世才當局的武裝暴動,并于11月成立了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這是“東突”的第二次建政。兩年后,親共的維吾爾族愛國首領阿合買提江和阿巴索夫掌握了領導權,主持糾正了初期的分裂主義傾向。 前蘇聯的目的并非真正支持新疆獨立,而是用其作為與國民黨政府談判的籌碼,以圖鞏固在東北的特權,并確保外蒙古獨立獲得承認。“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在前蘇聯和國民政府的談判中被取締,并于1946年6月與國民黨政權共同成立新疆省聯合政府,張治中出任主席,阿合買提江、包爾汗·沙希迪任副主席。由于此次武裝暴動是反抗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且其領導人在后期做了大量促進新疆和平解放的有益工作,因此黨從民族團結的角度出發,將此事件稱為“三區革命”。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東突”分裂勢力逐漸進入低潮蟄伏階段,至80年代末,雖然暴亂分裂事件也時有發生,但鮮有針對無辜平民的恐怖襲擊行為。90年代后,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動日趨活躍,暴恐襲擊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5”事件發生以來,疆內的恐怖襲擊多發頻發并逐漸向內地擴散,襲擊目標由具有國家政權象征意義的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向公共場所和社會公眾轉移,呈現出襲擊目標泛化、實施手段多樣化、傷亡后果嚴重化等特征。這標志著我國面臨的恐怖主義不再是區域性犯罪現象,暴恐活動已成為常態化的全國性安全威脅,并且將長期存在。

國內主流群體對于“東突”問題存在的疑惑主要根植于經濟利益的邏輯思考,即國家給予了少數民族很多優待,為什么有一部分人還會產生分裂的意愿,為什么有的人要進行暴力恐怖襲擊,為什么近幾年暴恐犯罪突然多了起來,等等。鑒于“犯罪原因絕不是單一的某一種現象或因素,而是由一系列復雜的因素綜合而成的”。 下文中,筆者將堅持全息的研究觀,從外部政治因素、內部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四個維度予以系統地分析和闡釋,力求最真實、全面地揭示成因。

三、“東突”勢力在新疆生根活躍的政治因素

(一)外部政治因素

一是外來社會思潮的影響。這主要是指“雙泛主義”的侵蝕。前文已有闡釋,故不再贅述。鑒于“貪圖功名就是思想的死亡”的論斷, 所以“雙泛主義”的產生雖然帶有典型的東方屬性,即最初是作為對西方殖民主義和大國民族沙文主義的抵抗,但從它們轉向擴張的那一刻起,其正義性便徹底消失,其生命力也必不長久。

二是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的沖擊。自由主義哲學家以賽亞·柏林曾用這樣的話語來強調民族主義:“它是當今世界現有各種思想、社會運動中最強大的運動之一,在有的地方則是唯一強大的運動;而那些沒有遇見這一運動的人則為此付出了代價,失去了他們的自由,事實上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在殖民背景下,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是正義和進步的。但革命退潮后,民族主義如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危害性就將顯現,成為導演沖突乃至戰爭,以及威脅、破壞國家穩定和統一的力量。20世紀80—90年代,民族主義的第三次浪潮爆發,主要特征是多民族國家中的少數民族以民族主義為強化民族意識和對抗他族影響的武器,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爭取民族自治乃至分離。第三次民族主義的動因是起源于“國家認同意識”的危機,是民族或族群對現實中國家共同體合法性的否定。 其訴求是建立在“由與自己同屬一個民族的人來管理的政府會實施對自己更好的政策”的假設基礎之上。 在后殖民時代,民族主義“越來越暴露出它的暴力本質,它是民族精英實現政治權力的工具,是煽動仇恨的旗幟”的這一特征更加明顯和急迫。

三是境外勢力的插手和支持。境外勢力的插手干預一直是“東突”分裂問題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既有國家行為,如美國、英國、土耳其、德國、沙特、前蘇聯等的大力扶持或滲透破壞;也有基地組織、IS、塔利班等次國家團體的支持和教唆。克林頓執政時期,多名政要曾秘密會見“東突”分子,克林頓甚至公開會見了“東突厥斯坦民族代表大會”執委會主席艾尼瓦爾。2006年,美國政府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將5名“東突”分子釋放并送往阿爾巴尼亞。小布什曾多次會見“世維會”頭目熱比婭,并于2007年6月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民主與安全會議”發表演講時稱“熱比婭這樣的人才是他們民族最寶貴的財富”。熱比婭的丈夫斯帝卡奇受雇于自由亞洲電視臺,與中情局關系密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也一直為“東突”勢力提供支持。依照德國外交政策資料顯示,幾十年來,德國(包括國外情報機構)一直培養與維吾爾流亡政客的關系。 土耳其也一直在暗中幫助“東突”分子。2015年2月被警方抓獲的組織偷渡者吾布力喀森·麥提如則供述,他拿著偷渡者的照片和編造的土耳其名字,從土耳其駐某東南亞國家使館辦理了500多份土耳其身份證明,幫助400多名中國籍偷渡者以土耳其公民名義到達土耳其。 1962年4月,前蘇聯煽動我國伊犁、塔城邊民約6萬人出境,并挑起了震驚中外的“5·29”暴亂。 將新疆獨立問題國際化,偽裝自己騙取國際社會的同情,積極尋求外部勢力,包括國際恐怖勢力的支持也是“東突”組織一以貫之的目標和做法。

四是中亞四個突厥語族國家獨立的刺激。90年代初前蘇聯解體后,中亞成立了四個操突厥語的國家,即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四國的獨立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的重大挫折,讓“東突”分裂分子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開始摩拳擦、掌躁動不安,急切地想讓四國的“成功”在新疆復制。四國獨立后將伊斯蘭教作為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維系所采取的鼓勵、扶持政策也深刻影響著新疆,因為“中國新疆和中亞諸國比鄰而居,邊境上生活著許多跨境民族,中亞的形勢關乎新疆的穩定”。

(二)內部政治因素

一是境內分裂分子的鼓動。18世紀以來,新疆的民族分裂勢力多次作亂,其歷史余毒遷延至今,即使在新中國成立、新疆和平解放后,分裂思想始終頑固地存在于境內分裂分子頭腦中。他們是謀求私利、滿足自身權力欲望的野心家,無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無視祖國擁有新疆主權的歷史基礎和法理基礎,也無視60余年來新疆翻天覆地的變化。稍有合適的時機和寬松的環境,他們就利用自身民族身份和普通群眾樸素的民族情感,以民族利益和宗教信仰的衛道士、代言人自居,極力進行動員和鼓吹。這些人往往操縱情緒化、具有敵對意義的話語,積極從事暴力恐怖活動,引誘襲擊目標進行報復,積極積累整個民族的生存恐懼以期獲得民眾支持,從而證明自己發明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他們的鼓動能極大地提高從事分裂活動的可能性和暴力程度。原新疆工商聯副主席熱比婭、原中央民族大學教師伊力哈木便是其中的典型。

二是與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裹挾。分裂思想的產生必然會有組織地挑戰現有國家政權,而作為次國家團體的分裂組織并不具備和政府正面對抗的力量。因此,恐怖襲擊成為其實現政治目標的手段,這是“東突”分子進行暴恐襲擊的直接原因。對于擁有大量信教人口的維吾爾族而言,宗教是能夠產生有效行為約束和規范的社會力量。恩格斯指出:“對于完全受宗教影響的群眾的感情來說,要掀起巨大的風暴,就必須讓群眾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現。” 所以,為了煽動更多的人參與暴恐活動,民族分裂勢力將宗教極端思想作為理論工具,通過歪曲伊斯蘭教義、攻擊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法規,以實現利用維吾爾族信教群眾樸素宗教情感,樹立旗幟團結凝聚人心,去道德化為殺人和死亡找到“合理”理由的目的。此外,境外恐怖組織在加緊向中國境內滲透的過程中,也均以宗教名義自我包裝。

三是民族政策執行中曾存有偏差。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堅持文化多元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價值,這是正確的,實現了各民族的平等。但在中華認同方面一度缺乏等量的投入,事實上出現了多元講得多認同提得少的局面,這在新疆表現的尤為明顯。新疆學者戢廣南、潘志平、馬品彥、孟楠等四位先生在聯名報送自治區教育廳的《教育部民族團結教育教材傾向性問題和不妥之處應予糾正》一文指出,新疆中小學生使用的《中華民族大團結》教材中存在諸多不妥之處。例如,教材處處提問“你屬于哪個民族?你知道哪些本民族的人大代表?”、“你了解自己所屬的民族嗎?”、“你們班有少數民族學生嗎?他們是哪個民族的?”、“你的民族語言是什么?”、“你的民族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什么?”——這樣在本來是平等友愛、幾乎沒有什么民族界限的中小學生中刻意區分出不同民族,強調彼此語言不同、信仰不同、權利不同,要著意分清“你是你,我是我”,容易在學生心中悄然形成“我們不是一家人”的意識。 顯然,這種失誤將為民族分裂主義的滋生提供有利條件。

四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南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較內地而言存在明顯差距,農村治理工作尤其存在不少亂象,無償用工、農業“五統一”等政策深受詬病,少數民族農牧民對此反應強烈。較長一段時期內的基層黨建工作不力,一些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貪污腐敗、侵占挪用等行為嚴重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嚴重影響了黨同少數民族群眾血脈相連的情感聯系。對此,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大力推進地方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針對區情和形勢,新疆黨委政府從2014年起實施覆蓋全疆所有村、重點社區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依靠良治不斷改善民生、凝聚正能量,得到了少數民族群眾的歡迎和擁護。

四、“東突”勢力在新疆生根活躍的經濟社會因素

(一)經濟因素

一是南疆經濟發展落后。南疆地區是集民族、邊境、高原、荒漠、貧困于一體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北疆差距十分明顯。而維吾爾族73.48%的人口居住在南疆;該地區總人口中,維吾爾族又占88.2%。因此,南疆的貧困落后主要表現為維吾爾族的貧困落后。2011年,南疆GDP僅占全疆的9%;人均GDP 8841元,僅為全疆人均GDP的29.4%;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8元,為全疆平均水平的19.9%。 2015年,和田地區(轄七縣、一縣級市)GDP 233.86億元,和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當年數據(233.04億元)相差無幾。2016年前三季度,阿克蘇地區(轄八縣、一縣級市)GDP400.1億元,雖然同比增長了10.5%,但與四川省經濟墊底的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巴中市同期數據(393.6億元)也僅相差6.5億。南疆經濟的落后,是基礎薄弱、科教落后、人才匱乏、生態惡劣、市場狹小、交通不便,以及歷史欠賬較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二是青年人口的失業率較高。據統計,新疆在“7·5”事件前后累積下來沒有穩定就業的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超過10萬人。 而只有小學、初中文化水平的維吾爾族青年失業人口則超過這一數字。2000年至2010年,維吾爾族15歲以上“未就業人口”總數從134.8萬人增加到177.7萬人,增幅為31.6%。 另一方面,因語言不通、生活習俗尤其是飲食差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約,維吾爾族外出打工積極性整體較低,無法向內地貧困地區那樣通過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外出打工來擺脫貧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2010年期間在新疆以外省市的維吾爾族人口總數增加了1.5萬人,但是,如果減去近2萬多的“新疆內高班”學生,在內地的新疆維吾爾族流動人口的實際數字在下降。

三是較大的貧富差距。貧富差距拉大和犯罪率上升呈正相關是犯罪學的一項基礎的研究成果。鄧小平同志就曾警告我們:“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 著名學者王紹光、胡鞍鋼、丁元竹曾聯合撰文指出,群眾對政府的態度存在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現象,即一方面享受著生活水平提升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卻對政府批評聲漸多。他們認為,貧富差距拉大和社會不公是群眾對政府產生不滿情緒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各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公平的增長才會帶來社會穩定;不公平的增長則往往帶來社會不穩定甚至是社會動蕩。” 雖然國家給予維吾爾族經濟優惠和政治優待,南疆的發展也十分迅速,但由于底子過于薄弱,截至目前南北疆之間、新疆內地之間的差距仍然明顯,使維吾爾族特別是青壯年容易滋生不滿情緒,以及被極端思想侵蝕,也進一步促使南疆地區成為國內“東突”恐怖勢力活動的集中地、向北疆和內地輻射的源頭地。

(二)社會因素

一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大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系。高度便捷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得傳播有害信息和組織群體活動在歷史上從未像今天這樣易如反掌。恐怖組織通過互聯網進行聯絡、策劃、成員招募和恐怖思想傳播。 雖然政府能夠監視、關閉這些網站,“但國家機構與跨國恐怖分子之間貓與老鼠的較量是一場實力非常接近的角逐”。 為逃避監管和偵查,暴恐分子選擇境外的即時聊天軟件進行通聯,如WhatsApp、Voxer、Telegram等。“東突”恐怖勢力,尤其是“東伊運”已將發布暴恐音視頻作為向境內滲透破壞的最主要方式,近年來不僅發布數量增長迅猛,且在齋月等期間集中發布,意圖煽動實施暴恐活動。網上發布暴恐音視頻,大肆宣揚“圣戰”思想,傳授暴恐犯罪技能,已是催生國內暴恐活動的重要思想根源,成為其“訓練教材”和“行動指南”。

二是民族團結教育的方法陳舊。當前我國的民族關系總體是良好的,這得益于我國正確的民族政策,但在民族關系的維護方面,曾存有“一勞永逸”的認識誤區,造成了方法上的裹足不前。新中國成立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勝利,徹底改變了私有制社會以壓迫剝削、歧視侮辱和壓制同化為基本特征的民族關系,代之以平等、團結、互助以及和諧的民族關系。少數民族的翻身解放和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使我們在民族團結上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因之而忽視了社會學“代際更替”理論對經營民族關系的影響,沒有與時俱進的給予方法的改進,仍然以枯燥、空洞說教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并長期以陳舊的事例作支撐,并不為少數民族青年所喜。北京大學馬戎教授對“代際更替”現象對經營民族關系影響的解釋是,少數民族群體中70、80、90年代出生的人群和其父輩在所處環境、心理需求、價值傾向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忽視這種代際間的差異將會使我們失去對少數民族青年群體的把握,不利于認清當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關鍵所在。

三是對宗教氛圍日益濃厚的應對不力。改革開放前,新疆有清真寺1400余座。改革開放后數量大增。截至2009年底,全疆共有24000余座清真寺,其中90%屬維吾爾族穆斯林所有,80%是近10年內修建的。新疆清真寺的絕對數量僅次于擁有2億穆斯林的印尼,是中亞五國總量的近5倍。上述數據表明,維吾爾族信教群眾的宗教需求高漲。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是對文革時期利用行政手段人為加速宗教消亡的反彈,以及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后以宗教作為民族身份和文化象征的極力自我標榜。遺憾的是,政府一度對此反應遲緩、應對乏力,未能充分發揮清真寺布道正確伊斯蘭教信仰、擠壓對沖極端思想的作用,反因部分“兩面人”講經人員亂講、歪講和私辦地下教經點大量增多,使信教群眾受到宗教極端、恐怖和民族分裂思想的毒害。相關暴恐案件破獲后,公安機關發現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不僅是文盲、法盲,也是教盲。

四是受教育程度和雙語教學普及率不高。維吾爾族農業人口占比高達82.74%,而農村維族人口又占全疆農村總人口的62%,顯然,維吾爾族社會仍然處于農業經濟時代。單一、閉塞的社會環境和落后的經濟使南疆維吾爾族更傾向于早婚和學習生產、生活技能(如打馕、烤肉等手藝),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熱情不高。全國人口六普數據顯示,維吾爾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比例為87.36%,其中,小學及以下的低層次受教育者人口比例達45.29%。受教育意愿弱、程度低,加之缺乏漢語應用環境,雙語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匱乏等因素,導致南疆維吾爾族漢語水平低下。不具備國家通用語言的應用能力,則必然無法融入抑或是對接主流社會,民族間隔閡將延續,南疆貧困、封閉和落后的面貌自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五、結論與啟示

第一,“東突”問題的根源在于認同弱化,具體包括對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五個方面。犯罪原因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探尋犯罪根源,即“引起犯罪產生的最深層次的終極原因”, 根本目的則為預防犯罪。基于上文四個宏觀維度共計十五項因素的分析與闡釋,筆者認為,其作為一有機的成因系統,諸因素均指向了“認同”,其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認同弱化——諸因素或直接導致了認同弱化或為弱化認同提供了“便利”。換言之,“東突”問題的根源不在經濟,不在于宗教極端思想, 更不在于宗教信仰、民族矛盾抑或是文化沖突,而在于因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歷史、地理等系列因素導致的認同弱化,其核心是否認自己中國人和中華民族一員的身份屬性。

第二,我國反恐工作的核心思路應是打擊、遏制民族分裂,加強民族團結和“五個”認同。反恐政策的制定應緊密圍繞這一思路展開:凡是有利于打擊、遏制民族分裂,加強民族團結和“五個”認同的應當始終堅持;凡是有損于民族團結和“五個”認同,不利于打擊、遏制民族分裂的應當堅決反對和摒棄;凡是有助于打擊、遏制民族分裂但不利于民族團結和“五個”認同的,應當審慎對待、及時調整。這一思路及其衍生的三項原則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告誡我們的“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的體現。

第三,對“暴恐既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這一論斷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與民族、宗教因素無關,其正確解讀是:“東突”問題絕不起因于民族壓迫和宗教迫害,絕不是“東突”組織和西方反華勢力歪曲渲染的“民族解放運動”和爭取“宗教信仰自由”,而是民族分裂勢力以宗教外衣自我包裝而凝聚信眾,以暴力恐怖和所謂爭取人權為手段,在境外反華勢力支持下,有組織、有預謀地分裂祖國的犯罪行為。

第四,具體操作上,即微觀解釋層面,需要提供更具實操性、更能取得實效的措施。建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反恐辦牽頭高校和研究機構組織開展個案研究,由具有心理學、法學、醫學、教育學等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前往監獄和看守所,對暴恐犯罪的罪犯進行訪談,給予“作案動機、犯罪心理過程、人格、早期經歷、生活習慣、職業經驗、家庭狀況、婚戀與人際關系、生理特征、體貌特征、文化背景、受教育水平以及生活環境等十三個方面的特征描述與記錄,分析規律特點”。 相關研究成果將會為暴恐犯罪預警、預防和犯罪人矯治(去極端化)帶來極大促進,也是對本文的有力補充。

猜你喜歡
緣起
淺析葉寘六言詩論兼談六言詩在兩宋的發展
北方文學(2017年11期)2017-07-31 16:14:45
《少年行》緣起及創作高峰
魅力中國(2017年12期)2017-07-29 17:57:52
我國閱讀療法實證研究現狀綜述
科技視界(2017年3期)2017-05-20 01:26:20
淺析葉寘六言詩論兼談六言詩在兩宋的發展
有效教學的緣起、悖論及其消解
互聯網金融:緣起、風險及其監管
時代金融(2016年36期)2017-03-31 11:18:40
中世紀大學理性的緣起
職業教育治理的緣起、實踐困囿及推進路徑
職教論壇(2016年31期)2017-03-04 19:43:47
淺析習近平鄉愁情結的緣起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00:51:40
蘭州成為區域發展增長極:理論、緣起、問題及路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玖玖精品在线|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精品色综合| 免费不卡视频| 高h视频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免费毛片a|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欧美成人国产|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爱爱网| 自拍欧美亚洲| 国产新AV天堂| 亚洲不卡网| 91九色视频网|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 a级毛片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久草视频一区| 四虎亚洲精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丁香婷婷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香蕉伊思人视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毛片久久久|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嫩草在线视频|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呦女精品网站|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产精品香蕉|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av在线手机播放|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视频www|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日韩av资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