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3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在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數字化、大數據終端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文本、音頻、通訊、視頻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時代的發展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為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計算機人才,提升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推進計算機教學創新是必要的。
大學不同于高中的教學模式,多數學生進入大學后,不能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的積極性不夠,學習生活逐步陷入安逸狀態。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活就是混日子,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嚴重影響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沉迷于玩游戲、聊天,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訓練較少,從而出現臨考抱佛腳的應付現象。在計算機考級時,多數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對于計算機知識的應用一知半解,甚至出現難以進行實踐操作的現象。學生對待計算機課程的這一態度嚴重影響了高校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新時期,隨著信息知識的多元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就需要高校計算機教學內容設計應更加強調針對性。在我國當前的計算機專業教學中,C語言等基礎設計課程一直為主要內容,且C語言的學習難度較大。各大綜合類高校計算機課程均是面對全校學生,并未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內容,統一的教學內容安排,容易挫傷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進而影響教學的實際效果。[1]此外,受信息技術更新快影響,計算機教學內容逐步增多,計算機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問題更是日益凸顯。
現有的計算機教學仍然采用“先講授、后操作”的傳統模式,不利于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的計算機教學缺乏對課程的深入研究,教學模式過于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對學生學情的了解,且對不同專業學科需求的調研不足;對市場人才需求不夠了解,實踐性教學嚴重缺乏。高校計算機教學傳統模式單一守舊,嚴重缺乏創新與實踐教學,極不利于計算機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為改變當前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計算機教學創新是必要的。推進計算機教學創新,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社會適應性,培養創新能力。因此,高校計算機教學創新需要重視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創新。
為推進計算機教學理念創新,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實現學生個性與教學目標的結合,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優化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例如,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應注意系統與科學性,著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及鉆研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創新中,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創新型與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的好壞受教學理念的直接影響,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創新中,教學理念創新是關鍵。
創新教學策略是推進計算機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創新教學策略,一方面應重視學生個性與知識結構的發展。尊重學生個性,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自我創新的探索;根據學生當前的知識結構進行基礎教學設計,推動學生認知結構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不斷豐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推進計算機教學的順利開展。此外,注重交流溝通與信息反饋,針對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及時進行指導。
當前,社會發展更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這就需要教學過程的創新。一方面,重視教學情景的設置。教師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教學的趣味性、合理性與創造性,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質量。另一方面,充分發掘微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模塊劃分,以微型課的形式開展教學,有效解決教學內容與教學課時之間的矛盾。微課教學沒有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自我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對于新的教學理論、軟件與技術,教師可及時將其加入到教學內容中,確保內容的實效性與科學性。此外,應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為學生創造實踐操作的機會,如開展計算機操作大賽等。
計算機專業具有較強的創新與實踐特色,因而,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更需要創新型與實用型人才。實現計算機教學創新,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其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促進高校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培養順應時代需要的高素質計算機人才,推進高校計算機教學創新是關鍵。在研究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計算機教學應重視教學理念、教學策略與教學過程的創新,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創新型與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