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31)
目前,我國大多高校的計算機專業普遍存著教學質量差的狀況。高校計算機人才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有限等諸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計算機事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造成高校計算機人才缺乏的原因眾多,如計算機課堂的硬件設施差和操作環境惡劣等客觀原因,以及課堂講授方式不當和教師指導方法落后等主觀原因,都是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必須要克服的問題,因此,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改革將勢在必行。
在中國,計算機教育專家和相關學者已經聯系國內的計算機教學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種方案和思路,來促進我國計算機教學改革和創新。為順應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科學在新時期的發展,我國大多高校都對計算機課程的內容和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修訂,引入了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教學的相關內容。另外,許多高校除了開設必修課之外還分別設有計算機輔修課程和第二學位等一批選修課,這些課程安排靈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計算機課程內容繁瑣和時間緊張之間的矛盾。
改革開放前,我國國內環境相對閉塞,經濟發展緩慢,信息交流不暢,師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極為有限;但改革開放后,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絡教育教學開始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使傳統的教學三要素學生、老師和教材增加了網絡這一新的教育元素,但在實際應用中,部分教學工作者卻因為把握不當,導致了網絡教學問題頻繁出現。當下,我國計算機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在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成果,力圖通過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來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課程與網絡教學整合之路。在此,主要探討高校計算機課程與網絡教學的有機融合。
網絡教育教學是個性化的、跨越時空的、大型交互性教學模式。它能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另外,對于同樣的學習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也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目前,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類。
計算機網絡教學傳統講授模式,繼承了師講生聽、以班為組的傳統講授制度。雖然在遠程教學研究里此種模式常受批判,但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雖然互聯網在時間、空間和地域方面突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但卻在師生互動和學習氛圍上難以營造真實性。
計算機網絡教學自主學習模式,就是自我控制的個性化學習。“個性”是個人表現出的不同于他人的優勢,從教的視角講,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質是因材施教;而從學的角度來看,它又是學生發揮“主體性”的表現。
計算機網絡教學協作學習模式,是針對統一學習內容,不同學習者通過網絡教學手段實現彼此交互的教育方式。它利用信息共享和互動激發學生的求知動機,通過個體間的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認知,以及培養個體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
事實證明,網絡教學在教育領域的化繁為簡和化抽象為具體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它以計算機為介質,通過個體之間的交互來達到教學的目的。網絡教學使運載的信息與人的感官相互作用,實現了網絡與人的智能雙向交互。網絡教學構造的虛擬模擬環境,解決了高校計算機硬件設備落后和大學生技能訓練時間不足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為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提供了方便。
網絡教學圖文并茂、及時高效的特點為高校計算機人才更好掌握教學知識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網絡教學拓展了人們視覺采集信息的方式,大量靜態或動態圖片和視頻的運用,使學習者更輕易的獲取教學信息和領會教學內容。另外,網絡教學中視覺模式和言語模式的結合,也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自然而直觀,產生了更好的學習效果,能夠幫助高校學生更系統的掌握計算機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
網絡教學依賴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同時,又蘊含著不可或缺的計算機教學思維,具有獨特的特征。[1]第一,網絡教學以WEB教育信息服務為基礎,具有隨時獲取信息和實時交互的優點;第二,網絡數據庫作為其核心技術,在信息的檢索和下載方面為教育資源的流通提供了便利;第三,先進的網絡教育教學思想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為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可靠環境,大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第四,針對多媒體資源的運輸,網絡技術使得人們在有限帶寬下獲取無限的資源??傊W絡教育教學的發展,使人們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資源成為可能,所以,可以認為網絡教育教學實際上為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通過網絡教學實踐,并以一定的教育心理學為理論支撐,發現網絡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媒體資源的數字化、嚴密的組織邏輯性和良好的個體互動等網絡教學優點,與高校計算機教學實現了融合,為計算機人才培養提供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