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負形視覺語言作為一種巧妙的創意語言形式,利用圖形的圖與底的關系,使之呈現出一語雙關、相互依存、相互轉換的境界。文章通過分析總結出平面設計中的正負形視覺語言構成規律,包括正負形單形、組合構成規律,使更多的平面設計從業人員能科學地掌握并合理運用正負形視覺語言,激發創意思維,提升設計水平。
【關鍵詞】正負形視覺語言;組合形式;構成規律;創意思維
當今平面設計領域,正負形視覺語言創意作品不斷涌現,范圍涉及圖形設計、標志設計、招貼設計等,正負形視覺語言的發展和應用在激發平面設計從業人員創意思維,提升平面設計作品創意水平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許多國內外優秀的平面設計大師擅長使用正負形視覺語言進行圖形創意,在平面設計作品交流平臺上,一大批優秀的正負形視覺語言創意作品讓人驚嘆。單以我國每年舉辦的平面設計競賽為例,在競賽的獲獎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正負形視覺語言的身影,此類作品以其獨特的創意效果,被廣大的設計大師所推崇,極富創意的正負形視覺語言能在短時間內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大量信息中脫穎而出,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大師之一的福田繁雄,他的作品的成功,其中最大的特色視覺語言之一就是正負形視覺語言。在我國,傳統藝術文化中的“計白當黑”中所提及的黑與白,稱之為黑色與余白,其中的黑可以看作圖形中的正形,白可以看作圖形中的負形。由于正負形語言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缺乏有效而系統的歸納總結,因此掌握正負形構成規律的設計師數量不多,正負形視覺語言在中國的平面設計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正負形也可以稱為反轉圖形和共生圖形,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主體與背景相互依存,相互轉換。要了解正負形視覺語言,就必須了解正負形中的圖底關系,正形被稱為圖,負形被稱為底,而隨著受眾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角度的不同,正形與負形隨之相互轉換,變換角色,產生不同的視覺體驗。正負形視覺語言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圖與底相互依存,往往以共用輪廓的方式出現,可以是單形與單形、單形與組合形的搭配,整體效果獨特而新穎。
在正負形視覺語言中,正負形雖然可以互相轉換,但是正形不得不說是設計考慮的重點和畫面的中心。人們第一眼認定為正形的圖形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色彩明度較高的圖形。明度高的圖形在畫面中往往比較突出。
第二,位于畫面中心的圖形。位于視覺中心的圖形容易被視為正形。
第三,輪廓明確,形象鮮明的圖形。此類圖形具備易識別的特征。
第四,動感圖形。相對于靜態圖形,具有動感的圖形往往更能吸引關注。
第五,具象圖形。相對于抽象圖形,具象圖形更能夠脫穎而出。
第六,人物圖形。相對于其他種類,人物圖形是最能夠吸引受眾的類別。
只有在了解了正負形視覺語言發展情況和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科學地掌握正負形視覺語言的構成規律,才能合理地運用正負形視覺語言,激發創意,提升設計水平。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正負形視覺語言的基本形式。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優秀正負形作品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把正負形視覺語言歸納為以下基本的形式。
(一)正負形視覺語言的基本形式
1.內嵌式正負形。內嵌式正負形表現為正形與負形以包含的形式存在,正形包含負形,或者負形包含正形,被包含的圖形的輪廓完全與另一圖形共用。正形與負形面積差較大,對比分明,如圖1所示。

2.并列式正負形。并列式正負形表現為正形與負形并列存在,并且共用部分輪廓,整體形式呈現出均衡、平行的特征,正形與負形面積上區別不大,如圖2所示。

3.主次式正負形。主次式正負形表現為整體畫面以主形為中心進行創意,往往多個負形烘托出一個正形,正形的外輪廓由多個負形的局部輪廓組合形成,如圖3所示。

(二)正負形視覺語言的組合規律
1.單形組合。単形組合形式在正負形視覺語言作品中比較常見,在設計作品的整體畫面中,正形與負形相互依托,相互轉換。單個正負形創作出來的作品呈現出簡潔大方、主體突出的特征。在絕大部分正負形標志設計當中,都是以単形組合為主要組合形式,完全契合了標志設計所要求的簡練、概括、新穎的形式美法則。
2.群化組合。(1)二方連續組合。正負形群化組合一般出現在平面設計中的招貼設計、裝飾圖案設計、圖形設計等領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二方連續正負形組合范例當屬福田繁雄的《京王百貨》招貼設計。《京王百貨》招貼中以女性腿部為正形,即“圖”;以男性腿部圖形為負形,即“底”,女性的腿和男生的腿共用輪廓,以前后為方向,采用二方連續的形式重復排列,形成水平交錯延伸的效果,而男性與女性的腿也成為福田繁雄的代表性視覺符號,運用到他的很多平面設計作品當中。二方連續的組合形式,靜中有動,兼具節奏感與連續感,受眾能在正形與負形相互依存、相互轉換的過程中獲得奇妙的視覺效果。
(2)四方連續組合。四方連續組合形式相對于二方連續的組合形式具有重復感、秩序感,重復作為構成的基本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運用得十分廣泛,不僅僅大量運用在裝飾圖案設計中,也運用在招貼設計等領域。四方連續組合形式將圖形延展的方向由單純的前后延展或上下延展擴大為上下左右四個方位,增強了畫面的秩序感、群化感、趣味性。
(3)旋轉發射組合。旋轉發射的組合形式相對于其他兩種組合形式在創意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圖形素材多以并列式正負形為主要形式,整體組合采用統一方向變形的手法,使畫面具有旋轉和發射的動感。同樣以福田繁雄的作品為例,福田繁雄1984年創作的《UCC咖啡館》海報,海報選取的正負形為不同明度的手持咖啡杯的造型,在此基礎上進行旋轉變形,模擬了攪拌咖啡的動態,不僅創意突出,還準確地體現出了咖啡館的行業特征。
中國古代的太極圖其實也可以歸納到旋轉發射動態的正負形視覺語言范疇,太極圖是中國傳統圖案的精髓,黑里有白,白里有黑,加之其以中國傳統圖案形式——“喜相逢”的形式表現,一正一反、一白一黑呈現出旋轉的動態,從而象征著萬物的陰陽平衡,和諧統一。
由傳統的太極圖可以看到,正負形視覺語言其實在我國存在已久,但是由于缺乏有效而系統的歸納總結,掌握正負形構成規律的設計師數量不多,正負形視覺語言在中國的平面設計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資源互相融合度的增強,各國優秀的正負形平面設計作品都可以通過各種媒介實現共享,大量的國內外優秀正負形視覺語言作品得以傳播。
由于正負形視覺語言創意本身具有較大的難度,如何把握其構成規律,巧妙、自然地創造出巧妙的、富有創意的優秀作品,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正是由于正負形視覺語言其本身的獨特視覺魅力,引發了眾多的優秀平面設計師對其進行研究的興趣,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的涌現證明了正負形視覺語言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地位。總之,正負形視覺語言正在不斷地完善與發展,設計師們從最初的單形創意,到嘗試組合創意;從簡單的輪廓共用,到構成形式的多樣化與復雜化,足以證明掌握正負形視覺語言的人群日益壯大,相信這一具有獨特創意的視覺語言一定會在平面設計領域綻放其奪目的光彩。
[1]李雪暉.正負圖形的視覺語言特征探析[J].藝術教育,2009(02):28-29.
[2]賀萍.淺析平面設計中圖與底的關系[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05):48-50.
[3]胡艷霞.福田繁雄海報的視錯覺圖形表現語言探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4]鄧珊.淺析圖形創意中的正負形構成形式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