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人類的生活,然而環境污染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人類已經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緊迫性。高中時期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文章從三個方面來開展環保意識教育,引導學生重視環境保護。
【關鍵詞】環保意識教育;課本知識;化學教學;實驗課;第二課堂
科學技術發展史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益于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化學技術的發展也毫不例外,它一方面方便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只有每一個人認識到這種危害,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并且想辦法趨利避害或變廢為寶,才能真正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每個家庭都可能給周圍的生活與環境帶來很大影響,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可以改變他們和他們家人的一些可能破壞環境的生活習性,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甚至可以吸引一些同學從事環保工作。對于具有一定化學知識的他們,在化學課上,聯系生活實際,是加強環保教育的好機會。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呢?本文就化學教學談談自己在培養環保意識方面的一些做法。
第一,在高一必修學習“含氮化合物對環境的影響”的知識時,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放映影碟資料,介紹1952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學煙霧”事件,稱為“洛杉磯煙霧”,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喪生。“光化學煙霧”這個環境問題,看起來是很遙遠的事情,但其實離我們很近。然后,我介紹其主要成分是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等。接著,我要求學生展示通過查資料找到的關于含氮化合物的排放造成的危害,圖片或簡短視頻都可以,讓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意識到“含氮化合物對環境的影響”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跟我們息息相關,從而引導他們該怎么做來減少這種污染。最后我聯系自己個人生活實際,倡議大家做到:上學乘坐地鐵或公交,不使用小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將來改進汽車技術,減少尾氣的排放。
第二,學習了“硫的轉化”的知識后,首先,我找來一個銹跡斑斑的鐵架臺展示給大家看,并播放文物腐蝕的圖片,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趁機向學生說明這都是酸雨惹的禍。然后,我介紹酸雨的成分:硫酸、亞硫酸、硝酸等。形成原因:含硫、氮元素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和工業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接著,解釋酸雨可以腐蝕鋼鐵機械,縮短機械使用壽命;可以使河流、湖泊中的水受到污染;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農作物的大幅度減產;可以腐蝕一些價值很高的文物。最后,引導學生尋找解決酸雨問題的措施:①使用低硫燃料和改進燃燒裝置,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對含硫燃料進行加工脫硫;②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生產流程,提高利用率,對工業廢氣進行綜合處理,做好回收利用工作,變廢為寶;③開辟新的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原子能、氫能等。
第三,學習了“烴、石油、煤”的知識時,重點介紹“溫室效應”。有機物的燃燒使大氣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氣候變暖,有人預計到下世紀未全球氣溫可平均升高2.5℃-5.5℃,將使冰川融化,許多島嶼被海水淹沒,適合人類居住的面積將大大減少。我介紹自己的低碳生活,上班騎自行車,既鍛煉了身體,又保護了環境。引導學生可以從某些方面來做到低碳生活,如:打印試卷進行雙面打印;作業本不留空白頁,盡量寫完;不要的衣服可以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第四,鹵代烴污染。講鹵代烴時要介紹作為冰箱致冷劑的“氟氯代烷”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氣后可破壞臭氧層。目前臭氧層已經出現了空洞,削弱了臭氧層對陽光中紫外線的阻擋作用,使人類患皮膚癌的可能性增加。紫外線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時白患內障病的人數也會大增。大家能做的是把所學知識傳遞給家長,建議不使用含氟冰箱、空調。
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教育的內容很多,教師要盡量因地制宜地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我經常向學生介紹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化學試劑的貯存和使用知識,以及預防環境污染的措施。如:見光易分解或變質的試劑一般盛于棕色瓶,置于陰暗處,以免見光分解而揮發,污染空氣,如硝酸、硝酸銀、氯水等,其他一般用無色瓶貯藏;貯藏液溴時,將液溴保存于細口瓶中,液面上加水,使之“水封”,瓶口用蠟封好,防止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濃鹽酸、氨水、碘及苯、甲苯、乙醚等低沸點有機物均保存在瓶內加塑料蓋密封,置于陰暗處。
在實驗操作中,教師要教育學生一定要嚴格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操作規范,杜絕隨意倒放實驗廢液。使用有毒或可以直接造成環境污染的物質時,要求學生盡量少取試劑,只要能得到正確的有明顯的結果,能觀察到其現象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質就可以了,爭取一次性完成。如在做醛和酮的鑒別實驗時,因為使用到銅和銀這些重金屬污染物,我會向學生講解在我們周圍重金屬污染嚴重,水里面含有的重金屬很難除掉,土壤里含有重金屬,種出來的糧食蔬菜都會含有重金屬,重金屬在人體內累積起來達到一定量就會損害人體健康。舉例說明,有報道湖南益陽生產的大米曾經檢查出鎘,這是土壤污染的嚴重表現及后果,如果食用這些大米,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這跟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關。出現這樣的事情,一方面要反思我們的環境污染為何如此嚴重,另一方面要思考這些重金屬超標的大米該何去何從,那些深受牽連的大米企業該何去何從,以后如何防治等。
當學生了解到他的某些不好的行為將造成嚴重的后果時,就會嚴格遵守操作規則。制取有毒氣體時,我們會想辦法盡量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如用硫化亞鐵和鹽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我要求學生利用少量的硫化亞鐵和鹽酸,到通風櫥里面制取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尾氣用堿液吸收。
實驗結束后,我要求學生將實驗完畢后的廢液到指定處傾倒或回收,然后統一處理,嚴禁隨意傾倒,沒反應完的金屬洗凈回收。
我們學校附近有許多工廠,這些工廠主要是服裝、玩具廠和電子廠。利用課余時間,我們組織學生對周圍這三種行業的工廠進行了考察。學生調查發現:服裝廠的污染主要是粉塵污染,因為面料裁剪會產生很多粉塵,如果長期呼吸這樣的空氣,對身體有傷害,可以通過佩戴口罩來解決這個問題。玩具廠產生的污染主要是塑膠玩具噴漆時油漆的溶劑和稀釋劑揮發出來(二甲苯、丁酯等有毒有機溶劑),即油漆VOC揮發到空氣中,形成PM2.5,污染空氣。另外,油漆里面的有毒重金屬也是一大污染,主要是鉛、鉻、汞等有毒金屬元素。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成熟,水性塑料漆能解決這些污染問頭。電子廠的電子元器件內重金屬比較多,會造成水污染,還有就是有可能會有大氣污染,再有就是電子廠的高溫錫爐會釋放出鉛蒸氣,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危及工作人員健康。雖然當地環保部門和廠家采取了環保措施,但是現在還是對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
離我們學校不遠處有一條河,有一部分學生對這條河流的沿岸也進行了考察,學生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河水中漂浮著白色垃圾,是工廠污水隨意排放的證據,這些調查的學生寫了一個調查報告,其他同學們看了后觸目驚心。后來當地政府對河流進行了治污整改,學生們看到了河流兩邊綠樹成蔭后,有種強烈的對比,很大程度地激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周邊的環境有些遭到了破壞,有些得到了改善。環境遭到破壞是工業發展的一個過程,這既跟當時的工業技術水平落后有關,又跟人們的環保意識有關。當今社會,有些人因為環境問題就選擇逃離,甚至全盤否定化學,認為化學是危害人類的根源,其實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引導學生思考到底是因為化學使環境遭到破壞還是人類沒有利用好化學。我們國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農業都處于不斷發展中,環境科學教育、環境保護意識又未跟上,因而全國各地環境污染現象相當普遍,有必要豐富廣大群眾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
高中學生作為21世紀的勞動者,應當樹立環保意識,并擔負起宣傳環保知識這個重任。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學的知識,向親人、朋友及社會群眾宣傳環保知識,不僅可以促進當地環保工作的開展,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而且可以推動新能源的研究和使用。
可能有些教師會擔心進行環保教育會耽誤學生學習,其實化學課程教學和環保教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高中化學課堂是一個既可以充實學生理論知識又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課堂,在課堂中適當地引入環保教育,既能夠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也能通過具體的實例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在具體引入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注意課堂上的實驗教學,也要給予學生課后探索的空間,這樣才能夠充分保證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甚至有些學生因為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更加熱愛學習化學,愿意為化學事業做貢獻呢!由此,我們不用擔心環保教育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總之,在高中學化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環保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教師應結合教學實踐,將環境保護知識和意識貫穿始終,為環境保護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1]尤庚生.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J].中學數理化(教與學),2016(04):20-21.
[2]駱煒東.中學化學教學與環保教育[J].考試周刊,2012(18):149-150.
[3]段德寶.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J].中小學教育,2011(01):12-13.
[4]宋有文.中學化學教學與環境保護[J].考試周刊,2011(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