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是體現其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高效的閱讀教學能夠讓初中生更好地鍛煉聽、說、讀、寫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現狀,提出合理建議對于我國初中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而閱讀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閱讀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想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首先要重視閱讀教學。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作為初中的重要學科,教學方式也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心,教學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初中生未來的發展。相比于小學生,初中生更具個性,對待事物的個人觀點也更加明確。該階段想要提高其閱讀能力,就必須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讓初中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繼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個人閱讀能力。由此可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新課標的實施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初中語文課堂發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普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導致初中生難以提起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不高。具體來說,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落后
雖然我國大部分中學都實施了新課改,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舊被忽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多數語文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雖然教師將知識點講授得面面俱到,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初中生的興趣。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難以掌握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十分重視教授的過程,對于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則直接灌輸給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對閱讀產生厭倦,失去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不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只將閱讀教學視為灌輸知識,導致初中生對閱讀教學產生抵觸心理,難以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更加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學生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初中閱讀產生了應付心理,為了成績而閱讀的思想讓他們難以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在學習中僅僅將閱讀作為應付考試的手段。這一思想也是導致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缺乏語文課外閱讀
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需要累積閱讀量,適當進行課外閱讀。目前我國初中學校的圖書館圖書更新速度慢,導致學生想要閱讀新課外讀物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只對教材知識進行講授,對于語文課外閱讀并不重視。學生難以了解到課本外的讀物,只通過課本進行閱讀,很難提高閱讀能力,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也就難以提高。
(一)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應采用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
要培養初中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就需要讓初中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而想要讓其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就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只有成了學習的主體,才能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學習,更加可以減少對初中語文教師的依賴心理,減少對語文閱讀課程的應付心理。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1.轉變教學觀念。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語文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和主導者,更加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轉變被動地位,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初中語文教師應從自身做起,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用全新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閱讀,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權利。
2.營造自主、輕松的閱讀氛圍。初中語文閱讀的主要時間段在早上,早讀的時間一般在二十分鐘左右。除此之外,閱讀的時間就僅限于課堂的有限時間。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閱讀時間。早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時間,此階段教師可以針對閱讀內容進行合理設置,讓學生獨自閱讀。最好是讓學生閱讀當天需要講授的課文內容,達到提前預習的目的。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將閱讀內容充分吸收,形成獨特的個人閱讀感受。
3.因人而異設計語文閱讀方式。按照我國新課標的規定,語文課程必須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對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也應如此。既要滿足初中生年齡段具有的特點,又要針對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設計差異化的語文閱讀方式。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其追求個性的需求,更加不能滿足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有的學生語文閱讀基礎不太好,在閱讀中難以把握中心內容,更加不能通過閱讀獲得感悟,而閱讀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為我所用。面對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設計不同的閱讀方式。針對基礎較差的初中生,可以布置一些簡單易懂的文章,讓他們逐漸了解閱讀文章的中心內容;針對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則設計一些具有難度的文章,鼓勵學生進行探索,豐富學識。
(二)鼓勵初中生積累閱讀經驗
我國多數中學都實行寄宿制,初中生學習和生活環境較為單一,能夠接觸到的閱讀資料也僅限于課本和圖書館。但由于我國中學圖書館更新速度緩慢,所以學生想要閱讀新的資料,十分困難。這一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缺少閱讀資料,導致他們的閱讀經驗具有局限性。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在日常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閱讀資料,同時鼓勵學生對閱讀感悟進行記錄。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分享閱讀體會,對于初中生的閱讀感悟給予鼓勵,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初中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初中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有利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初中生學會思考,提高寫作能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采取科學的措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為初中生塑造自主輕松的閱讀氛圍,為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方式,讓初中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愛上閱讀,從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體會到語文閱讀帶來的美好感受。
[1]金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課外語文,2016(17):121.
[2]龔歡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優化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6(07):60.
[3]唐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作文教學研究,2016(0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