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上,因此格外需要加強對中學教學管理的監督和優化,從而保障學生可以在中學階段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身心指導。文章主要針對中學教學管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淺析教學管理優化辦法,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中學階段健康成長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教學管理問題;優化路徑;以學生為主體
中學教學管理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不僅是關于學生對知識的追求,更多的是在于能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同時可以在學校內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和生活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一)教學結構不完善
現在教育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但在實際教學中仍舊以教學內容為主體,教師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這是因為教師長期被所講內容局限,形成了固化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教師并未及時優化自己的課堂內容,在教學研究方面有些滯后,教學內容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學管理理念滯后
學校相關領導對教學改革并不重視,其管理理念較為落后,只看重傳統意義上的升學率等各種數據,而非從根本上解決管理問題。學校在對教師的培養方面,較多注重老教師,而對于缺乏經驗的新教師給予的機會并不多,使得教學模式容易僵化。這是因為多數教師并不會主動進行變通,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授課的時候更加自如,若是進行改革就需要重新學習,而教師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進行創新。另一個原因就是學校沒有意識去支持和鼓勵對于教學管理的改革和創新,導致教學管理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
(三)教學結構不準確
在中學階段,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為了應對考試,教師就會有所側重地為學生講解題技巧、答題方法,弱化了學生品德素質的培養,同時沉悶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難以和教師達成很好的互動,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教師以教學課堂為中心,多數是按照教學進度授課,學生的反饋相對來說較弱,這就使得教學資源得不到合理運用,不科學的方式只會讓學生反感,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
(一)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教學管理人員需要定期進行教學培養,讓管理層走進教學課堂,讓他們在充分了解學生后再制定相應的教學規章,這樣更符合學校的實際要求,同時強化自己的管理意識,尤其是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升教師在管理層的地位,有助于讓教學一線的工作者提供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來填補管理中存在的空白。相對于其他人來說,教師更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參與教學管理有助于教學管理的優化和深化,同時可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增設獎勵機制,激發教師的教學主動性,不僅可以在物質上滿足教師,而且能在精神上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性教學。
學校要建設教育監管機制,讓管理層人員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從而有效地起到模范作用,增強學生對于自己言行的約束力,對于監管機制要落實到位,在執行中需要嚴格要求,從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層對于教學管理的決策力和工作效率,同時也需要顧慮到實際情況,針對教師和學生做到細節管理。
(二)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
現在教學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這就要求管理層和教師注重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注重引導學生而非直接講授課堂內容,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更能夠激發學生對于中學課程的參與積極性。尤其是在銜接階段,教師更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加強培養,讓學生可以盡早地適應中學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有自主選擇權,即對于科目和教師的選擇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要求,可以優化授課內容,讓學生增強自主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和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不但傳授了相關的知識,而且幫助學生培養了良好的品質。因此,管理層在選拔教師時要格外地注意教師的教學素養。
(三)增加教學活動,樹立學生學習觀
由于考試壓力的影響,很多學校都堅持以分數為主導的理念,對學生的學習觀產生誤導。因此,學校管理層要改變和創新教育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生活充滿快樂。教師要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尤其是分數壓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采用情景式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以免長時間的壓力讓學生產生厭學等情緒。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把教師作為傾訴對象,幫助學生減輕壓力,更好地應對學習生活。
中學生每天堅持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缺乏其他娛樂方式,難免出現學習生活枯燥乏味的情況。這就需要學校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或課外教學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激活學生的學習情緒,更有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課外教學中有更多全新的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記憶力更強。在課堂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優化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多對知識進行擴充和延伸,而非僅僅局限于課堂,讓學生的中學生活更加充實。
中學生處于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在這段時期,學校需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保障,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減輕學習壓力。學校管理層可以從學生角度出發,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采用合理合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走進課堂,激發學習興趣,設計符合學生特性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1]呂東風.中學教學管理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6(16):168.
[2]袁金江.中學教學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172.
[3]常國文.淺談對中學學校教學管理的改進[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