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的財政投入日益增加,高校的國有資產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同時,國家的新政策不斷出臺,對高校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高校原有的內部管理難以與日益擴大的資產規模和日益嚴苛的資產管理制度相匹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使高校的資產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關鍵詞】高校國有資產;信息化建設;研究與實踐
由于一些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導致高校資產使用效率低,資源難以共享,高校資產賬實不符,存量不清等問題顯露出來。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高校資產管理缺位問題。高校資產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全局性的工作,目前這項工作主要由高校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由于職權和工作視野的限制,其不可能將學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戰略性的高度來統籌規劃,全面推進。加之高校過度強調專業背景和學術含量的傳統,也容易使工作重心偏離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
二是職能偏移。目前高校的管理工作職能主要側重于對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的服務,其管理乃至決策功能往往被低估甚至忽略。這種定位使得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通常被置于輔助性、從屬性、服務性地位,只有執行權而沒有決策權,更不用說在高校決策層擁有發言權。
(一)提高高校資產使用率和利用率
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現有高校資產資源合理使用和再利用,提高資產綜合利用率。打破界限,根據各學科、專業教學、科研任務把相近的實驗室進行分類、合并、重組,建成跨學科、專業的實驗中心,實行資源共享,對貴重設備和相關實驗室建立專管共用的信息化平臺,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二)規范高校資產管理的制度實施
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規范資產制度的實施,避免因制度落實不到位造成高校資產的流失。比如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定期的清理盤點和資產核銷,可以規范嚴格的、可操作的實物盤點制度,及時掌握資產損盈情況,并按規定程序進行賬務處理;對報廢、調出,如實地進行資產核銷的賬務處理,真正做到高校資產實物清楚,賬實相符。
(三)加強高校資產管理的審計監督
高校審計部門要把對高校資產管理的審計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可以通過高校資產信息化平臺定期檢查資產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規范高校資產管理行為,保護高校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實現高校資產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四)提高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效率
高校資產管理網絡平臺的建設,使高校各部門資產管理人員隨時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網絡平臺查詢。對所有國有資產從采購到報廢整個周期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實時記錄國有資產的增減、調配等變動情況,使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時刻掌握國有資產采購、使用、處置以及結存等信息,減少人工核算與管理的工作量。
(五)科學編制高校購置資產的計劃
高校根據學校的發展目標,通過高校資產信息化平臺,掌握高校各單位、部門的資產配備情況,認真編制并嚴格執行固定資產預算;對超預算采購的國有資產,應按規定程序審批。對需進行招標采購的國有資產,應做好組織、論證、技術、財務準備,嚴格掌控采購活動的全過程,防止資產購置的盲目性與隨意性,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
某科技職業學院是2003年經省相關部門批準、國家教育部門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隨著學校不斷地發展,學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2009年,該校將原先北京化工大學高等院校資產管理軟件換成濟南國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C/S版管理學校國有資產。2017年,為了更好地解決高校資產教育部的16大類與財政部的6大類的轉換問題,將濟南國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C/S版升級成B/S版。學校各二級學院、職能部門(單位)資產管理人員通過IE瀏覽器就可以進行相關資產管理,提高了資產管理工作效率。
(一)進一步提高資產管理隊伍的工作能力
學校借助資產信息化平臺進行2015年全校資產清查工作以及2016年全校資產復查工作,培養了一批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資產管理人員,同時針對資產信息化平臺使用與操作,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資產管理工作例會和工作業務培訓,不斷地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二)進一步提高資產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
學校資產管理部門可以借助資產信息化平臺,合理配置學校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提出學校資產優化配置方案,推動建立學校資產的共享、共用機制。
(三)進一步強化資產購置預算編制的管理
學校資產管理對預算主導功能進一步強化,全面管理學校所有資產購置資金,不管二級學院、職能部門(單位)以何種來源的資金配置資產,學校通過資產信息化平臺可以“查清存量,摸清現狀”,按照上級資產管理部門配置標準編制要求,對每一臺設備細化,把每一項資金支出落到實處,真正意義上“管好增量”。
(四)資產管理績效考核的機制進一步完善
通過資產信息化平臺,學校可以將資產績效考核完善,使資產管理的內涵提升。(1)行政辦公設備(包含房屋):通過對各二級學院、職能部門(單位)行政辦公使用的資產總量、人均占用面積、資產配置、資產丟失率等數據匯總分析后進行績效考核評價。(2)教學設備(包含房屋):通過對各二級學院、職能部門(單位)教學使用的資產總量、學生生均占用面積、生均占用價值、生均占用量、資產丟失率、實驗室開出率、設備利用率、開放共享等數據匯總分析進行績效考核評價。對于丟失資產數額較大的國有資產使用部門,追究部門責任及部門資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通過實行資產丟失賠償,全校師生增強了“人人管資產”的責任意識。
研究與實踐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進一步改革與創新其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對高校資產管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完善資產管理制度,維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也對促進資產資源整合和共享共用有利,將其資產的使用效益提高。高校要重視資產的管理工作,特別是打造現代信息化資產管理平臺,使其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真正提高,確保高校資產的保值增值。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科學系統工作,需要不斷地借鑒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建議和經驗,在實際工作中進行不斷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6號)[Z].2006-05-30.
[2]蔣業香.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01):116-117.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財資〔2015〕90號)[Z].2015-12-23.
[4]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省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考核評價實施細則(暫行)(蘇教財〔2013〕4號)[Z].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