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新模式下,運用角色扮演法,對口語交際的教學進行優化的方法已在英語教學課堂中廣泛流行。文章就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對角色扮演進行設計從而提升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以期為其他同行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角色表演;設計方案;新教育實驗
在日常生活中,英語是一門經常使用到的語言。因為英語本身具有色彩鮮明、情景特色以及富含表演力的特點,因而使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英語的學習對于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導致眾多小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排斥、恐懼的現象,不太敢于發聲。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使用到的模式就是讓學生跟著自己一起發音,或者跟著復讀機重復練習,最終的效果也只是學生會讀卻不能深刻理解內在的含義,英語本身的語言優勢已經消退,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好處在思維方式的過渡時期,感情豐富靈活,能夠推動他們學習的只有興趣。針對學生初始對英語的興趣,教師要善于抓住并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培養,這也為設計角色扮演的教學新模式開辟了綠色通道。角色扮演的設計換句話說就是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特點給其安排不同的角色,再進行即興表演。所安排的角色必定要跟學生本人的語言和動作行為相匹配。這樣的方式更能突出學生的個性魅力,同時還可以長期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業內人士都應該知道新教育實驗,它就是利用討論、演講、座談會、講故事等方式實現教師和學生的愿意說、敢說、會說,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并形成受用一生的溝通交流能力。英語口語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模式剛好順應了這個新教育理念,從而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并采納。
將角色扮演的形式作為英語口語練習的途徑,學生將自己當成被分配到的角色,與角色融為一體,才能更貼切真實地去練習,去交流。在學生自我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及時進行綜合點評,從而推進了課堂進度,也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但是,作為新課改理念下的新型教學模式,還必須以有計劃、有措施并科學合理為鋪墊。
(一)創造英語環境,使故事背景豐盈起來
導致大部分低年級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生放不開,難以開口對話。而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又在于詞匯量不足和語句結構掌握不足,也沒有相應的英語文化輔助,很多學生會因為害怕出錯被嘲笑而不敢發聲。而最佳的學習狀態就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體會到置身其中的美妙感覺。這一點需要通過改變教學課堂的環境來實現,創造一個適合英語學習的情景氛圍。新教育實驗提倡的就是擁有一種和諧、民主、歡快的理想課堂環境。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音樂播放是最常見的方式,背景音樂是襯托氛圍最有利的武器之一。例如對三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Happy birthday!”進行教學時,可以將背景音樂播放成《祝你生日快樂》,讓學生感受到生日的氛圍而更加聚精會神。又如在對Unit 3 “At the zoo”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在屏幕中播放出各種動物,同時背景音樂變成叢林中的流水聲和鳥叫聲,出現不同動物配以相應的叫聲,以此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等。
在英語課堂中,最好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以全英文進行授課,也許在最初的階段學生會聽不明白,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把自身的肢體語言和動作表情結合起來,再利用圖片說明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能習慣并主動使用英文進行溝通交流。
除此之外,關注故事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在對文本授課前,必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景,而故事中的人物又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交流等。學生形成了基本的邏輯,才能更好地扮演好自己被安排到的角色,否則就會如同一個美麗的花瓶,只有表面的欣賞價值卻沒有被賦予生動的靈魂。對于文本中出現的例如精致的小首飾、簡單的杯子等可引導學生自行動手制作,這種既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還能觀察到學生發現生活、感受生活的優點。多媒體軟件的充分利用和教師從旁講解都是可以使故事背景變得豐盈起來的辦法。多媒體軟件所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故事背景的鮮明色彩、靈活動畫等,但需要教師在眾多內容中進行仔細的篩查;而教師從旁使用生動表情和富含感情地進行朗讀,讓學生真實地看到一個利用角色扮演來吸收知識的盡責的教師形象,擁有超強模仿力的小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二)使故事人物豐滿起來,啟發學生更多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死板,通常只會進行正常的情景對話,即根據文本內容安排幾個學生按部就班地相互對話,沒有相應的人物安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真切感受故事情節的條件和途徑。而角色扮演雖然與這樣的模式相似,但更為豐富一些。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練習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使他們都能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接受知識信息。教師可以堅持自愿的原則,給學生自己尋找搭檔的自由,并相互合作協調,讓學生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從而將文本內容完美演繹出來,不但讓學生建立了自己的團隊,找到了歸屬感,還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溝通能力,同時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這樣的方式令整個班組人員都能親自參與進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帶動稍弱的部分組員,讓他們在角色表演中感受英語對話的樂趣,能在英語學習中投入更大的熱情。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改編,把自己想說的話、自己的情感編排進去,教師也可以扮演由學生自行改編的故事中的某個角色,與學生進行更親近的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職能作用,密切觀察學生的情況,對整個學習活動過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正確的引導,對存在的讀音不標準現象給予及時的糾正,使全體參與人員都能保持高度專注力,從而有效并高質量地完成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課堂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家長布置這項家庭親子作業,甚至可以在班會中邀請個別家長進入班組來展現他們在家中練習的角色扮演。如此一來,既實現了課后的鞏固復習,也讓家長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
(三)不以教材作為唯一的知識來源
在角色扮演的設計問題中,教師不要受到教材的約束,要考慮到教材中的英語對話都相對單薄,沒有鮮明的故事性,應該以更多優秀的課外書籍作為場景的選擇。這項工作最好還是由教師來完成,因為小學生還不具備良好的選擇能力,英語基礎也不夠扎實。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學生喜好的閱讀內容,并篩選出來給學生指派角色,由于均出自學生感興趣的書籍內容,學生的表演會更加用心,課后還會提出借閱這本書籍,不但使英語口語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增強了他們閱讀英語書籍的興趣。閱讀書籍的增多順應了新教育實驗的步伐,它所追求的就是親子、班組共讀一本書。在2006年的時候新教育就創辦了毛蟲與蝴蝶活動,這個活動改善了很多師生、家庭親子相互間的關系。教師還可以在某個時間段里選擇一本書籍來進行故事情節的表演。眾所周知,舞臺劇故事發展總是一節推動一節,在強大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的興趣最大程度地得到了激發,也更加快速地融入英語學習的環境中,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也得到了優化和完善。
還有一種途徑,就是采用書籍之外的優秀影視作品或者動畫片,如《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等,這些故事情節有活力也具有幽默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某個情節進行角色扮演,在動畫的引領下,學生更能精準地把握人物特征。通過欣賞他人的表演,學生首先會產生對動漫的喜愛,從而能將英語學習完美地與生活休閑時光融合起來。當然,由于小學生的自律性不高,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家長的督促和引導。家長可以陪同學生一起觀看,一起玩鬧,一起進行角色表演,以避免學生出現過度沉迷電視的現象。這種真正將英語落實到實際生活中的方式,使學生更樂于接受英語,運用英語,最終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也不再遙不可及。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接觸英語的啟蒙階段和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學習的重心要放在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上。而要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優良的教學途徑有很多,其中最能吸引學生的就是角色扮演的應用。角色扮演使眾多學生都能親自參與其中,使他們都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再結合英語教學內容,產生的良好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英語對話學習的質量。而教師在對角色扮演進行設計時,要盡可能地創造一個更為優良的、傾向于“說”的英語學習環境,也就是打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口語交流平臺。教師還要注意給學生安排符合其自身特征的角色,讓他們敢說,想說,愿意說,同時要時刻關注每位學生的現場實時表現,對學生掌握的詞匯、語法連貫性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充分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使角色扮演真正服務于英語學習,同時與新教育實驗下的核心理念,即實現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更為接近。
[1]李寶東.運用角色演繹法 創優口語交際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7(31):95-96.
[2]徐麗.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考試周刊,2017(81):116.
[3]陳峰.運用角色扮演優化對話學習的實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24):66.
[4]嵇平.激發興趣 方法靈活 合作學習[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1):240.
[5]龐玲燕.以角色扮演促進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6(12):197.
[6]施潔林.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三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7(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