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土資源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鄉土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知識點與生活相結合,傳承傳統文化。文章在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從講述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設計游戲教學等方面論述了鄉土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之應用。
【關鍵詞】鄉土資源;高中英語教學;聽說能力;寫作能力;游戲教學
鄉土資源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資源,也是人類文明的標志。鄉土資源傳遞著情感,凝聚著思想。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鄉土資源,能使教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結合,傳承傳統文化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目前傳統教材的缺陷,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之目的。筆者就在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論述了鄉土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之應用。
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繁衍的基礎,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講述鄉土資源,不僅是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體現,更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中提出,豐富的課程資源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意義是重大的。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教學方面的需要,為學生提供貼近時代與生活的教學資源。根據新課改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鄉土資源,講述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例如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二)這一單元主要介紹古今中外的節日。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各種文化背景下的節日風俗。為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一下家鄉的節日風俗,然后讓學生把自己家鄉的節日與西方節日加以比較。在比較家鄉節日的時間、飲食特點、舉行的活動與西方圣誕節、萬圣節差異的過程中,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寬,思維得到鍛煉,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
目前,大多數高中英語教材都是以紙質材料為主,缺乏直觀性、形象性與生動性,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熟知的鄉土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彌補傳統教學之缺陷。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來有效利用鄉土資源,設計鄉土資源視頻。學生在觀賞視頻過程中,可以沉浸在語法正確、語音純正、句式豐富、視覺沖擊力非常強的語言環境之中,將會促進語言表達能力與聽說能力的提高,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之目的。
例如在教學Unit 1“Cultural repce”(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二)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用手機拍照或者錄制視頻,設計本家鄉的cultural repce,然后讓學生用英語介紹本家鄉的cultural repce,并且與教材中列舉的cultural repce相比較有什么不同。借助于鄉土資源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本家鄉文化有了直觀了解,在聽說能力與自學能力提高的基礎上,也增強了對家鄉文化的熱愛之情。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是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素材的積累。當寫作材料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的時候,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表達欲望。在設計寫作任務上,教師應該堅持學有所用、學而能用的原則。在寫作內容上,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的寫作內容具備真實性,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寫作對象與語言環境,與學生生活相貼近,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筆下有物。為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立足于教材,有效利用鄉土資源來開展寫作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與寫作火花。
例如在教學Unit 1“Cultural repce”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后布置一項寫作任務:“假如你的美國朋友Paul來到你的家鄉,寫一封介紹家鄉的cultural repce給他。文章要求兩百字左右,內容應該涉及介紹家鄉主要文化建筑物位置,推薦這一文化建筑物的主要理由。”將鄉土資源與寫作教學相融合,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提高教學效率,而教學效率提高來自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鄉土資源來設計教學游戲,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引導學生在快樂游戲過程中學習鄉土文化知識,活化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和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Unit 1“Cultural repce”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鄉土資源來開展設計廣告語的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最能展示家鄉文化建筑物特色的廣告語,如介紹家鄉的博物館、橋梁建筑物、具有象征性的建筑物等。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哪一個廣告語設計得比較好,最能代表建筑物特征與家鄉的形象,并且從中選出最優秀者,頒發獎勵。通過設計鄉土文化建筑物廣告語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也可以設計“接龍”的游戲,就是讓學生在句子上增添新的句子或者語言。在這個游戲中,后一位學生必須把前一位學生說的話重復下來,然后想出新的句子。在這個游戲中,每個學生都要認真地聽與仔細地記,從而發更好地發揮能力。
例如Unit 1“Cultural repce”這一節課的“接龍”游戲如下:
Student A: My hometown Museum is a history and art museum.
Student B: My hometown Museum is a history and art museum, I Like it.
……
通過“接龍”游戲,學生能熟悉鄉土文化,增強自豪感,也鍛煉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聽力能力與英語思維能力,有效達到了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舉辦詞匯競賽、演講比賽、攝影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深入挖掘鄉土資源,使鄉土資源與課堂教學知識點互相結合,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使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相同與差異之處,領會中華民族文化魅力,開闊視野,更由于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值得廣大英語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鄉土資源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方式。
[1]王秀波.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02):121-122.
[2]王梅.鄉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以福建省浦城縣鄉土文化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0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