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不但有助于高中生知識體系的構筑,而且能激發其英語寫作積極性,提高其英語學習效率。文章以思維導圖的內涵為切入點,對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及原則展開了深入的分析,闡述了思維導圖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融合的步驟,希望可以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原則;方法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屬于高中英語教學的關鍵構成部分,其教學效率的高低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前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效果不如人意。因為大多數教師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抱有或多或少的輕視或畏懼心理,教學方式老舊,導致高中生對寫作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得到較好的提升,最終造成了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無法順利開展的局面。鑒于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改善上述問題,教師理應給予思維導圖這一新式教學法充分的關注,并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選用恰當的策略,以促進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思維導圖還有另外兩個名字:腦圖、心智圖。20世紀60年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第一次提出了“思維導圖”一詞,并明確表示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有效地激發人類潛能的工具。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不但可以展開直觀思維及形象思維,同時還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假如我們把語言文字看成邏輯思維的表現形式,那“圖”便可看成是直觀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即學生對某一主題構筑知識結構的一種視覺化表現,它可以有效地體現語義網絡化。對學生來說,思維導圖不但能夠成功輔助其展開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有效地拓展他們的思維。
(一)有助于高中生英語寫作認知水平的提升
高中英語寫作兼具詞匯量大、知識點多的特性。對于高中生而言,如果想達到較高的英語寫作水平,就必須進行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思維導圖與傳統點線面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聯合運用可以讓高中生在潛意識里對英語寫作的整體框架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全面的認知,能為其英語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所以教師理應科學地選用思維導圖展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二)有助于高中生英語寫作主動性的提升
形象學習可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及目標萌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寫作教學,選用形象的圖形及各種色彩的搭配,可以給高中生帶來視覺層面的沖擊。此種新式的英語寫作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還可以將各式寫作內容及技巧借助圖形、色彩、點線等方式系統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與寫作技巧,為他們乏味的學習增添樂趣,調動他們英語寫作的主動性。
(三)有助于科學記憶的實現
較高的思維能力是高中生具備較強思考總結能力的基礎。但是就傳統的高中英語寫作課堂而言,教師根本沒辦法對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況展開深入的了解,因而很難選對教學策略來切實促進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憑借各式教學內容輔以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可以對每個高中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還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思維能力,使每個高中生都可以巧妙地使用科學的記憶方法,強化思維能力,進而為其英語寫作質量的提升奠定牢固的基礎。
(一)實用性原則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特別強的課程,所以教師在選用思維導圖展開高中英語寫作知識教授時理應秉承實用性的原則。教師將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以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規范性。
(二)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教學即教師以高中生的個性及語言發展水平等要素為依據,對他們展開分層式教學,以促進高中生對英語寫作知識的認知。毫無疑問,寫作學習必須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淺顯到深刻的過程。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時,應以讓學生全面理解為目標,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三)結合性原則
由于高中各學科間的知識是彼此相連的,因此我們在實施高中英語寫作知識教授時理應就各學科間知識的結合性給予充分的關注。假如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英語寫作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間的聯系,那么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便會出現困難,這對其寫作能力的提高是特別不利的。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時可選擇將寫作知識與文化禮節、學科素養等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寫作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

高中生的邏輯關聯、信息篩選與篇章布局等能力普遍偏低,但是這幾種能力均屬于高中英語寫作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思維導圖通常具有較強的可視性與發散性,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上述三種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時理應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展開教學活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3寫作“Travel journal”這一話題,要求學生用英文記錄自己的某次旅行。因為組織全體學生一起出去旅行的難度相當大,所以教師便可借助思維導圖展開寫作教學。
第一步,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寫作任務為依據列出寫作提綱,使他們對文章需涉及的部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隨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對自己所列的提綱展開描述。學生在羅列提綱的過程中,其文章布局與邏輯關聯能力便可以得到較好的培養。與此同時,教師還需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給予充分的關注,如此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多兼具條理清晰與內容完整特性的文章,并且教師亦可以在學生創作過程中引導他們精準地把握教學難點,使他們對各教學內容間的聯系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教師可引導學生以相關寫作要求、所學知識及已有知識結構為依據對寫作素材展開搜集、整理。比方說,教師可要求學生搜集一些與旅游出行方式有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型等材料,如“waste of energy”“carfree day”“traffic security problems”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到文章當中,使寫作提綱得以完善。
接下來,教師便可以要求學生以所列提綱、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搜集到的與旅行相關的素材為依據,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它們展現出來,如此不但能夠讓高中生的寫作思路更清晰,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想要表達的觀點更直觀。
第三步,在前面的準備工作都做好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實際經歷、真實想法為依據,以文章主題為中心,創作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隨后再引導他們綜合提綱,對每一段的內容展開落實,同時做好段與段間的銜接。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巧借思維導圖的方式教授學生段與段間的銜接方法。比方說,在創作開始時可使用“first of all”“next then”“lastly”等詞匯;表示因果時可用“as a result(of)”“for this reason”“therefore”等詞匯;表示增補時可用“both...and”“not only...but also”“what’s more”等;最后對文章展開總結時,可以用“generally speaking”“on the whole”“as has been mentioned”“in short”“there is no doubt that”等。巧借思維導圖來引導高中生科學地使用各類詞語,可以讓學生創作的文章內容更清晰,結構更完整,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自然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升。
思維導圖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特別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理應開展一定量的寫作訓練,以高中生的學習習慣為依據,不斷調整訓練方式,讓他們慢慢適應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寫作思維。除此以外,為了更好地拓展高中生的思維,教師在實施高中英語寫作知識教授時,還應多給予學生鼓勵,引導他們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讓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積極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而不至于出現思維僵化的情況。唯有如此,思維導圖所具有的促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效率提升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1]呂鳳杰.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17):41-42.
[2]劉建芳.思維導圖方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7(24):22.
[3]蘇金香.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進行思維導圖教學[J].校園英語,2017(38):190.
[4]鄧皎皎.思維導圖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廣西教學,2016(3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