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并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展開了探討,介紹了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旨在為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班級管理;滲透
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素質教育日益深入人心,德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做好其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因此,對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展開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在學習中不斷反思自身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小學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對事物的判斷不是特別清晰,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班主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班主任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他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教書的工作,而且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小學班主任為了將教育工作順利地開展下去,需要不斷進行學習,同時需要十分敬愛自身的崗位,這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最基本的素養,同時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舉措。
作為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學生的管理當中,應當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掌握學生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教師需要向家長虛心求教,這是小學班主任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小學班主任為了更好地發展教育事業,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將知識教授給學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在不斷的自我完善中,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工作質量。
(二)樹立奉獻精神
教師這項職業是無比神圣的,教師是園丁,教師是紅燭,教師照亮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被高歌并且傳頌。教師應為學生樹立起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學生,小學教師的任務不僅是開展教學活動,而且還包括德育教育工作,教師應當時刻謹記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
孔子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往往被小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模仿在行動上。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小學班主任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小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 手不釋卷; 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 遠離粗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性,學生才會“ 親其師,信其道”, 進而 “樂其道”。這是小學班主任“立德樹人”的基礎。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引導學生不斷向自己看齊,教師真誠地對待學生,學生自然也會真誠地對待他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同時不斷塑造學生的品質修養。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會影響德育教育效果,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定的難題或者困擾,教師一定要耐心講解,鼓勵學生,告訴學生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就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其樹立學習信心。當學生取得進步時要積極鼓勵,才能使學生積極認真對待學習,養成積極樂觀的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衣裝整齊,這也能為學生起到很好的榜樣。
(一)注重班級內部文化教育
在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能夠將德育教育不斷地貫徹到班級管理的實踐當中,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在積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尊崇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建立起一定的聯系。班主任應當積極地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使學生能夠樹立起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的思想品質。
(二)耐心地開展教育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當中,應當極具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具有堅定的執著和耐心,同時應當具有理念以及智慧。小學班主任應當銘記萬事都不可過于急躁,欲速則不達,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應該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理智地看待事物。小學生由于受到個體間差異性的影響,在成長階段展現出了不同的特性。小學生雖然差異性較大,但也存在著共性,他們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過渡時期,可塑性較強。小學班主任應當根據調查研究,不失時機地耐心引導,悉心教育,直至達到理想效果。
(三)以耐心抵制粗暴
小學生的心靈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在教學以及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效果。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極具耐心,以端正的心態面對學生,堅守初衷。班級管理教育發展的根本是引導小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完善自身的品格,建立健全的人格。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教育管理中應當時刻懷有奉獻主義精神,將班級管理與學生發展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耐心進行教育工作,在堅持中不斷獲取所需要的動力,在對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斷融入火熱的感情。
(四)在班級管理細節中保持耐心
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應當注重每一個細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當充分關心學生的發展現狀,與學生進行不斷的交流,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小學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發展實際,在心理以及言行上加以把控。對學生發展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應當及時制止,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在班級管理工作上,不斷做到精細化管理,將立德樹人貫徹到班級管理的實際當中。
(一)貫徹“親其師,信其道”
小學生的思想世界是極其單純的,別人對他們友愛,他們也會將愛反饋回來。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相對較多,班主任對小學生開展教育教學的活動,應當與其進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不斷親近學生,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一直都是嚴厲的,小學生比較懼怕班主任。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不斷改善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加強與學生的思想交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體貼,這也是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具體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在班級的日常管理當中,觀察班風、學風的建設問題,了解班級內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家長對于學生教育中存在著的誤區,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狀況,對班級內個性鮮明的學生應當重點加強觀察。此外,教師應當樹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相信教師,認同教師,信賴教師,崇敬教師,愿意與教師做朋友,能夠與教師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這樣的班級管理才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發展下所追求的目標。
(二)用情感教育學生
小學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師德素養的不斷提升,應該以愛心感染學生,關心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自我成長,尤其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全面發展一直是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所重點探討的問題,為此,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也是素質教育開展的核心所在。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情感方面的交流,以愛來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愛,發現學生成長中的進步,感受他們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多贊美。教師應當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深入貫徹到教學實際當中,用自身的情感教育學生,并不斷地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德”,學習到“德”,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
(三)尊重理解學生
小學生受到年齡等因素的限制,思維方式相對簡單,而且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年紀,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想象力,小學生的一些思想做法在成人眼中看來是十分幼稚的,教師更不能夠以成年人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小學生。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在對小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教師應當避免以成年人的高度衡量小學生的做事態度。小學生由于自我調節能力以及自制力都不夠完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相對較低,因此難免會出現錯誤性的判斷。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夠一味地對其進行否定,應當以保護的心理狀態對其進行教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所在,從而有效地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走出誤區。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當學生改正錯誤后,教師不應該吝嗇自身的贊美,應當對學生予以鼓勵,從而有效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小學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教育的發展需要小學教育工作者能夠以身作則,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斷融入進教學實際當中。小學班主任應當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不斷將思想道德教育加以貫徹發展,使小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小學生的不斷成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1]朱春華.做好小學班級管理的全新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48.
[2]陳思.立德樹人使命下的教師成長與發展路徑——2017年基礎教育人才發展20人北京論壇綜述[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7(05):88-92.
[3]鄒霞.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