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人們由于生活條件優越,對農作物和基本的農活沒有什么常識,將耕讀文化、農趣和體育綜合實踐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讓體育課豐富起來,又能讓學生多了解一些關于農業的常識。
【關鍵詞】耕讀文化;農趣;體育綜合實踐
首先,在學校關于耕讀文化課題申報立項研究的大背景下,我結合學校大課題的方向,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提出了“農趣式體育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及研究”這一主題。
其次,我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在農村學校,由于師資力量匱乏,體育設施不完善等原因,體育綜合實踐活動不能很好地開展?,F在教育的改革,對綜合實踐活動越來越重視,但是存在的問題還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
再次,體育課的趣味性。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學生不會再去從事農業活動,基本的勞動能力缺乏,五谷不分,甚至連小麥和韭菜都分不清楚。因此,要改變體育課現狀,應該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把體育課和農業知識聯系起來,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課,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新知識。
(一)遵循的原則
1.趣味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動的基本動力。要使學生產生體育的需要,就必須使學生有學習和從事體育的興趣。
2.參與性。全員參與是我們開展農趣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活動的設計上,我注意到要符合每一個階段的學生,做到因人而異。
3.實用性。體育課的目標之一是鍛煉人的身體,因此我在設計活動內容中著重研究了每個農趣體育活動所能帶來的鍛煉效果,爭取讓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得到鍛煉。
4.德育性。教育和德育是永遠不會分開的兩個主題。通過開展農事體育活動,讓學生明白勤勞的重要性,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把體育課和德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5.創新性。農村體育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不能完全能開展起來。因此,我力求因地制宜,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用農趣體育活動來代替一些體育鍛煉項目。
1.運西瓜。即通過“西瓜”個數的增減,鍛煉學生的臂力、體力和平衡能力。適合1-6年級。
2.挑谷擔。即利用扁擔挑裝有重物的谷擔,以此鍛煉學生的體力、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適合3-6年級。
3.推獨輪車。即推動裝有重物的獨輪車,鍛煉學生的體力和耐力,以及平衡力和協調性。適合4-6級。
4登山(障礙跑)。即鍛煉學生的全身各種肌肉能力及耐力。適合1-6年級。
(一)活動一:運西瓜
1.設計理念。以捧重物行走的方法代替平常的手臂力量訓練,達到鍛煉目的。
2.過程設計。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從起點出發,用實心球(高年級)或小籃球(低年級)代替西瓜,用手捧行走或者奔跑的方式來運送西瓜,最后將西瓜放入筐內。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重量、大小以及距離的遠近加以調整,達到鍛煉效果。
3.實施過程。以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為主要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組織有效的練習。每隔一段時間,體育組開展各班之間的競賽,以賽代練,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
4.實施反思。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效果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學生參與的熱情比以前單純的鍛煉活動要來得更加濃厚,身體力量明顯增強,令人意外的是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意識也得到了提升。
(二)活動二:挑谷擔
1.設計理念。利用扁擔挑裝有重物的谷擔,以此鍛煉學生的體力、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2.過程設計。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從起點出發,把實心球(高年級)或小籃球(低年級)當作谷物,用肩挑行走或者奔跑的方式來進行運送谷物,最后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地。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重量、大小以及對距離的遠近加以調整,以達到鍛煉效果。
3.實施過程。以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為主要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組織有效的練習。每隔一段時間,體育組開展各班之間的競賽,以賽代練,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
4.實施反思。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效果比較好。學生身體力量明顯增強,各方面素質也有所提升,參與的熱情濃厚,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意識得到了提升。
(三)活動三:推獨輪車
1.設計理念。推動裝有重物的獨輪車,鍛煉學生的體力和耐力,以及平衡力和協調性。
2.過程設計。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從起點出發,把實心球等重物當作貨物,用手推獨輪車行走或者奔跑的方式來進行運送貨物,最后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地。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重量、大小以及距離的遠近加以調整,達到鍛煉效果。
3.實施過程。以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為主要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組織有效的練習。每隔一段時間,體育組開展各班之間的競賽,以賽代練,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
4.實施反思。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學生身體力量明顯增強,各方面素質也有提升,參與的熱情濃厚,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意識得到了增強。
(四)活動四:登山(障礙跑)
1.設計理念。利用障礙跑等方法鍛煉學生的全身各種肌肉能力及耐力。
2.過程設計。利用學校及其周邊地形特點來設計障礙跑鍛煉身體。
3.實施過程。以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為主要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組織有效的練習。
4.實施反思。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學生身體力量明顯增強,各方面素質也有提升,參與的熱情濃厚。
利用農事活動來代替體育鍛煉的嘗試,在我校開展了一段時間,取得了一些成效。學校體育活動更具有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提高。把耕讀文化融入平常的體育教育中來,用農事趣味體育活動代替一些日常的體育鍛煉更能把古老的耕讀文化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農事趣味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課的內容,更加能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不易,教育學生愛惜勞動成果,體會古老的耕讀文化的魅力。
[1]佘禮香.農村初中趣味性體育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2(01):56-57.
[2]陳均,楊鐵黎.體育教學中游戲運用的方法和技巧[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3]劉福林.體育游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