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崇彬
摘要:慕課(MOOC)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并漸成趨勢,直接沖擊著“工廠式”的傳統高校教學模式,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從流行音樂慕課資源建設和資源實施的視角提出科學的建設性策略,以期給其它藝術類慕課建設提供有效的意見參考。
關鍵詞:流行音樂 慕課建設 混合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9-0108-02
流行音樂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使有商業屬性的流行音樂在線教學資源也異常豐富:有名家、名課的慕課,有企業推出的在線教學資源,也有自由音樂人推出的網絡教學等,極大的挑戰著作為流行音樂人才培養的核心機構——專業藝術院校。豐富的教學資源促使流行音樂“專業教育”和“非專業教育”界線已經很模糊,這是不容逃避地客觀事實。流行音樂高校應該抓住數字時代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利用慕課學習的碎片化、自由性、個性化等特性,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的系統性、監督性、互動性等優勢,結合在線學習與傳統課堂的分別優勢,采用混合式教學,培養新時代背景下的流行音樂人才。
一、流行音樂慕課資源建設
流行音樂慕課資源可以直接引進現有優質慕課資源;也可以鼓勵高校教師,自建SPOC(小規模限制性課程)課程資源;還可以建立高校流行音樂慕課建設聯盟,共建共享。
(一)直接引進優質流行音樂慕課資源
基于課程的基礎性和普遍性,通識類、基礎性課程大多數是基于公共平臺或專業平臺,這類課程大多是國內名師、名課,一門課程可能由一位教師獨立完成,也可以由數位教師共同完成,有著系統性強、語言精練,信息量大、脈絡清晰等特征。流行音樂教學中,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在線學習課程,或者在教師的推薦和引導下,選擇性學習,拓展學習時空。
(二)鼓勵教師自建在線學習資源,進行慕課教學
高校教師自建在線學習資源,對教學有著重大意義。首先,慕課資源的建設就意味著教師需要精心備課,語言的精煉性、觀點的準確性、演奏的示范性等需要教師投入很大精力,這個過程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之則有助于教師的快速成長。其次,精心備課的在線資源對學生來說是最大的收益者,能在有限的時間獲得最精華的知識點和技能信息。最后,教師自建的資源還可作為其他學?;蚪虒W平臺的共享資源,或者是商業資源。當前已有很多教育企業就和高校教師合作,創建了慕課并獲得一定的商業報酬,如網易云課堂、超星爾雅等。
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作為慕課的衍生形式,其小規模和限制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授課和制作的高標準要求,任意教師、任意課程都可以運用。流行音樂教學中,適合以小班化教學或者專業小課為主的課程,如詞曲創作、爵士和聲、流行音樂編曲、鍵盤、吉他演奏等課程。課程建設中,需緊扣學科定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對學生的流行音樂表演和創作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有著“私家絕活”和知識版權顧慮的教師,建議有選擇性的共享資源。
(三)教師自薦在線教學資源,補充教學
當前出現了很多基于商業模式的企業或個人創建的在線教育平臺。教師也可審核、自薦有價值的流行音樂在線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作為專業知識的補充、強化等。
(四)建立流行音樂在線教學聯盟,共同建設慕課資源
流行音樂教學引入高校時間短,優秀教師資源緊缺,為了充分利用優質慕課的知識體系,加快流行音樂人才培養速度,筆者提議以網絡、數字技術為工具,國內高校在共享合作的戰略聯盟的意愿上,建立“流行音樂在線教學聯盟”。鼓勵各高校教學單位推出自己的“招牌”教師、“招牌”課程,本著資源共享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建立流行音樂慕課教學資源,作為區域內共享的標準課程,為后文的學分共享提供可能。
聯盟的建立會讓學生獲得優秀教學資源,解決部分學校師資緊缺問題,也解決部分教師水平或精力不夠等問題,多所學校、多類師資建設慕課教學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當前已有部分音樂類高校為了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組建了教學聯盟,如2017年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24所師范院校建立“全國高師音樂教育聯盟”;2018年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高校建立“高校遠程藝術教育聯盟”等。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全面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這都為我們提供了可行有效的實施范本。
二、采用混合式教學,科學提優
整合在線學習與實體課堂學習的雙重優勢,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為教和學最優化提供了可能。
(一)利用慕課、SPOC、翻轉課堂,進行混合式教學
采用線上線下、虛實共存的混合式教學可以有效解決純粹慕課學習中,學生學習主動性、自律性不夠而造成的學習完成率低下這一客觀事實。利用翻轉課堂檢查在線學習成效,面對面答疑,共同研究知識難點與重點,增加師生互動等,有著監督的同時也有著指導。如傳統課堂的“課上聽講、課下作業”轉變為“課下聽講,課上研討”,傳統的“師講生聽”轉變為“生練師評”等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運用能力,利用實體課堂為學生提供面對面地糾錯指導、答疑解惑等,實現在線學習與傳統課堂的深度融合。
流行音樂教學中,通識類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都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拓展課堂的有限時空,增加學生學習時間,擴大教學內容。目前這種混合式教學形式成為很多高校有效的教學形式,專家預言,慕課+SPOC+翻轉課堂是未來大學核心的教學模式。
(二)利用慕課資源,科學提優
這里,科學提優是指按照慕課教育的學習規律,選擇優秀學生,主動學習,有效完成在線教學內容,結合實體課堂教學,“讓部分學生先強起來”,實現學生提優。
學生利用慕課在線學習,最大的難度在于學生的主動性、自律性不夠,我們可以按照專業成績排名的百分比(如15%),發現并精選有著學習主動性和專業基礎好的學生,引導他們進行全方位的在線學習,拓展學習時空,重構他們的知識結構,加強創新思辨能力,提高專業技能,從而實現“科學提優”。
三、加強慕課服務與監督、科學搭建評價體系
慕課資源實施過程中,需加強學習過程的監督、注重平時學習狀態的反饋,強調學習過程,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客觀體驗慕課學習的優勢。學??茖W搭建評價體系,給予學分認定。
(一)建立“督查體系”,加強學習支持服務
慕課實施經驗告訴我們,慕課資源制作中教師設計的一些隨堂測試、即時問題、插入作業、群討論等方式雖然對于大規模的慕課教學有一定監督作用,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并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實時互動,致使教學支持整體薄弱,監督力不夠。因而,教師需要主動關心慕課學習者,定期抽查學習成效。如果說大規模特性的慕課很難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監督和支持,那么基于SPOC模式下的線上學習,線下交流則可以很好地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學生表現反饋學習效果,及時分析和總結教學效果,獎懲分明地刺激學生學習熱情,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和接受能力,調整教學,甚至可以分流、分層次進行教學,及時了解各專業學生對課程掌握的狀態,加強慕課學習的支持服務與監督。
(二)科學搭建評價體系,學分認定
學分認定是教學質量控制的核心環節。慕課環境下,學生、教師和教務處三方溝通確定后,學生可參加校外慕課學習,如上述優質國家級流行音樂慕課課程(這類課程在不斷增加、充實),修完后都可直接給予學分。過程中可要求學生定期到校和教師溝通、反饋教學成效,甚至到實體課堂與教師、同學一起研討,并針對實際問題開展專業實踐等。對于本校推自建的慕課、SPOC課程,在混合教學的模式下,在線學習之初就和校內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師可綜合實體課堂學生的表現、還課的質量等綜合狀況視作平時成績(如40%),結合線下輔導與考評給予成績(如60%),最終認定學分。對于“流行音樂教育聯盟”建立的校級學分經過教師考核后,予以互認。
藝術類院校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慕課學習,將慕課作為校內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慕課環境下,利用或自建在線學習資源,發揮慕課衍生優勢。采用MOOC+SPOC+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提高流行音樂人才培養質量和速度,帶動在線教育的整體變革,體現藝術教育的靈活多樣、開放和個性之要求。
參考文獻:
[1]鄭勤華,陳麗,林世員.互聯網+教育:中國MOOCs建設與發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2]戰德臣,王立松等.MOOC+SPOCs+翻轉課堂——大學教育教學改革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