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陽陽
摘 要 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處于海量數據信息之中,在各種信息的浪潮中,數據新聞可視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數據新聞的可視化與財經類網站結合,為用戶提供了簡潔、明了的數據分析內容。文章主要以新浪財經網站為例,從大數據技術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闡述了大數據技術對數據新聞可觀化呈現的推動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大數據技術;數據新聞可視化;推動作用;新浪財經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18-0026-02
新浪財經創辦于1999年8月,經過10年發展,新浪財經成為財經門戶的佼佼者,并且占據1/3的市場,是第二名財經門戶市場占有率的3倍。新浪財經主要提供財經類新聞資訊,涉及的范圍有股票、證券、理財、管理等全方位的數據信息服務,為用戶打造便捷、快速的財經信息。新浪財經作為國內首選的財經新聞門戶,重在挖掘高端類財經新聞資訊,其中獨家財經新聞的覆蓋率高達90%,在財經類新聞中具有重要的影響。新浪財經具有最新的財經新聞資訊以及優質的產品服務,吸引了不少金融行業人員的注意力。新浪財經對于金融行業工作人員決策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其中,新浪財經還可以與用戶進行及時互動,為用戶提供各種疑難問題的解決措施。
作為一個專業性的財經類網站,新浪財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財經類新聞作為硬新聞,存在著數據復雜與專業性較強的特點。因此,讀者在閱讀財經類新聞時較為困難。簡潔、通俗的新聞呈現形式是財經類新聞追求的目標,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新浪財經的數據新聞具有較強的可視化,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解決了數據復雜、專業性強的問題,減輕了讀者的閱讀負擔。新浪財經新聞的可視化不僅有著充分的理論基礎,還有技術基礎。所謂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指視覺理論,在視覺理論的幫助下,新浪財經通過設計頁面,給讀者視覺上的滿足。除此之外,大數據技術為新浪財經數據新聞可視化提供了基礎條件,尤其是在數據信息的篩選過程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加快以及各類財經數據新聞的增加,人們對財經類數據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到自己所需要、所感興趣的財經類數據新聞,提高讀者閱讀的速度。大數據技術在用戶對財經類新聞提出的新要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 大數據技術的概念及特點
大數據技術,是指在短時間內能夠將復雜的數據信息進行快速處理的技術。大數據具有海量性、繁雜性以及靈活性的特點。海量性是指大數據的體積龐大,隨著存儲空間的增大,大數據庫存儲的數據信息不斷增多,涉及的范圍增多并且層次更加深入。繁雜性主要是數據的表現形式多樣,從最開始的文字數據信息逐漸發展出音頻、視頻、圖像等數據的表現形式,并且對新型的表現形式具有更強的解讀能力。靈活性是指這些海量的數據按照某種模型和算法能夠清晰分類,并體現出數據的特性便于后續的分析。
大數據時代相對于傳統媒體時代,人們獲取數據信息的數量與速度都有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在各種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并且獲取信息的質量更高。對于新浪財經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數據內容的呈現,簡潔、直觀的數據呈現更能夠吸引用戶的眼球。大數據技術為新浪財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選擇,并且對于新浪財經數據整理、處理以及輸出等方面大數據都發揮重要的作用。
2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概念
所謂的可視化是指相關數據在視覺上展現的一種形式,數據的發布者通過將整理過的數據發布出來,供用戶參考,以便做出更好的經濟決策。新浪財經的數據新聞可視化主要是通過圖像處理軟件、視頻編輯軟件以及動畫軟件共同使用完成數據新聞發布。
通過將3種軟件結合使用,將原來呆板的數據信息與文字信息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具有可觀化。數據新聞的發布者在發布的過程中十分注重數據的表現形式,數據通過樹狀圖、柱狀圖、扇形圖等形式表現出來,并且圖形的下面配上相關的解釋文字,便于讀者深入理解。
3 大數據技術對數據新聞可視化呈現的推動作用
在大數據時代,新浪財經類數據新聞獲得新發展,數據新聞的可視化能夠將一些復雜、內涵豐富的數據信息直觀地展現在用戶面前,使用戶對信息獲得較快認知。具體而言,大數據時代對數據新聞可視化呈現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推動數據形式的創新發展
對于新浪財經而言,數據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離開了數據的呈現,新浪財經將失去專業化以及科學化。在大數據時代,新浪財經利用專業的軟件技術將枯燥的數據以及文字信息生動地展現在用戶面前。比如:數據新聞的發布者通過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將數據用樹形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呈現出來。除此之外,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將數據新聞可視化中的圖片添加一些視頻新聞,使整個財經報道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呈現在用戶面前。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數據新聞可視化富有生機,將一些難懂的理論知識通過圖形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給用戶,使數據新聞的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數據形式的創新發展。
3.2 推動新聞制作質量提升
傳統的數據新聞制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圖片,另一方面是文字。文字記者只需要完成文字方面的工作即可,而新聞攝影師完成照片拍攝或者設計即可。但是在大數據技術下,數據新聞可視化則需要在大量的分工與配合下才能完成,不僅要完成文字與圖片的編輯與拍攝之外,還要與美工部門進行合作,在共同的作用下完成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呈現。大數據技術為美工部提供更多色彩比例、圖形搭配等方面的信息參照,對推動數據新聞可視化制作質量的提高。隨著文字與美工部分合作不斷深入,逐漸出現新的工種,即信息編輯。所謂的信息編輯是指文字記者在將獲取來的數據信息等內容整理完畢之后,交給美工部,通過美工部的設計與排版,為受眾提供好的信息閱讀效果,提高數據新聞制作質量的提高。
3.3 推動數據新聞動態化呈現
在大數據技術以及新媒體的環境下,人們獲取數據新聞的途徑發生變化。在大數據技術之前,人們獲取更多新聞資訊主要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因此,在傳統媒體時代下,二維碼成為用戶獲取額外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大數據技術以及新媒體環境下,數據新聞可視化在呈現的過程中具有動態性,人們在觀看新浪財經數據圖表新聞時只需要改動其中一個數據,用戶就可以看到相關數據發生變化,便于用戶觀察同時還可以幫助行業人員更好的預測未來經濟的走向以及重要因素之前的連帶性。比如:在系列相關的數據圖形中,用戶在更改其中某一數據后,與他相關的其他數據將隨之發生變化。
3.4 推動數據呈現的特定化
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數據新聞可視化呈現精準化、特定化的方向發展。人們通過瀏覽新浪財經門戶網站,獲取與自己相關的數據新聞信息,當用戶在瀏覽信息時,新浪財經門戶的后臺會根據用戶對某類信息瀏覽量的多少,及時、迅速地向用戶推動用戶所需要的數據信息。精準化、特定化的推動使數據新聞可視化增強,用戶的觀看度提高。比如:在新浪財經門戶網站瀏覽信息時,新浪財經后臺會根據用戶的興趣以及某類信息的瀏覽量及時為用戶推動相關數據新聞信息。
4 結束語
總之,大數據技術推動著數據新聞可視化呈現數據表現形式、質量提高、動態新聞獲取以及數據精準化、特定化的方面發展。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呈現方式更加符合受眾的視覺審美、迎合受眾的信息需求,并且大數據技術將會在未來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創新與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雪嬌.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可視化探究[J].新媒體與社會,2014(3).
[2]熊克成.新媒體時代下的紙媒新聞可視化簡析[J].新媒體研究,2016,2(22):146-147.
[3]徐婧雯.從數據新聞看新聞報道的可視化之路——以新華網“數據新聞”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