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霄
摘 要 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內容來源與質量一直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為獲取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目前主流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紛紛以各種形式針對高校學生群體展開作者培訓項目,這不僅為商業性新聞客戶端培養了高質量作者資源,也凝聚了核心受眾,更培養了實用型新聞人才。
關鍵詞 商業性新聞客戶端;作者資源;作者培訓項目;新聞教育;自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18-0117-02
Web2.0時代到來后,新聞傳播的渠道不再由原有的報紙、廣播、電視三家平分,商業性新聞網站,特別是商業性新聞客戶端,成為年輕受眾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獲取高質、大量的內容源成為所有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共同訴求。
高校學生,特別是新聞相關專業學生,經過在校學習,具備了成為優秀媒體人的潛質,但是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缺乏高質量的實習實訓基地,條件的限制使得學生的實操能力提高緩慢。作者培訓項目正是直擊這一痛點,發展了免費的新媒體作者培訓項目,以實現企業、高校、學生三者的共贏。
經過了近3年的發展,新媒體作者培訓計劃已經形成了直播授課與高校合作兩種成熟培養模式,以出產高質量內容為目標,具備完善獎勵體系。截至2018年7月,新聞客戶端中開設高校作者培訓項目的已不在少數,具體情況見表1。
可以看出,今日頭條的“頭條學院”項目發展最早、培養人數最多,截至前五期,由頭條學院創作的圖文內容共71 582篇,報道了187 550條短消息,相當于一個省級報社20年的新聞線索總量,累計閱讀量超百億。商業性新聞客戶端還與高校合作,通過在高校內開展新媒體課程與實踐、組建新媒體創作社團、建立研究中心等方式,實現高質量自媒體作者源源不斷的“造血”過程。
1 高質量作者資源之于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意義
自媒體的出現為商業性新聞客戶端成為高質量的內容提供者提供了“第二條道路”,但自媒體提供的內容質量往往良莠不齊,發文頻率也沒有硬性要求,難以滿足受眾需求,吸引成熟的自媒體人入駐又需要極高的成本。而培養高質量的作者資源不僅成本更低,作者忠誠度也更高。
在目前的新媒體環境中,轉載或抄襲的成本極為低廉,原創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大幅度降低,但正是如此,原創內容才真正成為了各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競爭中的拳頭產品。在渠道開放、技術不再壟斷的今天,“內容為王”再此成為了媒體競爭中的最后底牌。因此在高校中培養高質量作者資源,成為了各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最佳解決路徑。
2 作者培訓項目在新聞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作者培訓計劃既為學生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供了平臺,又提供了一個實習實踐的廣闊平臺。一方面,我國的傳統新聞教育中對于新技術、新理論的教育是相對滯后的,但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直面的是廣闊的大眾傳播市場,作者培訓計劃的講師也多是一線從業者,更注重解決現實問題,側重掌握新技術,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近年來火爆的短視頻、直播等全新新聞報道形式理論性不強,但對于實踐有較高要求,通過不同方向的作者培養計劃,迅速地使學生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操作者,這是傳統的高校教育難以做到的。另一方面,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為參與學生提供了一個直接面向全國的實踐平臺,在文章創作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真實的媒體環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理解新媒體時代的受眾所需、時代風向,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或就業都有巨大益處。混合學科背景能為新聞報道與自媒體創作提供更多視角,因此作者培養計劃逐漸放開了參與學生的專業要求,通過不同創作方向的不同課程,引導各專業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自媒體作者。通過發展各高校的優秀作者為校園合伙人,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吸引新的學生加入,擴大創作者隊伍。不僅激發了高校學生對于新聞的興趣,也為新聞行業儲備了更多的交叉型人才。此外,作者培訓計劃與高校合作展開,也有助于新現象迅速理論化,通過系統化研究,更好地指導新技術的發展。
3 作者培訓項目對于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
作用
作者培訓項目最直接的作用是形成了高質量的作者資源庫,而且高校學生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在培養過程中商業性新聞客戶端可以根據自己和市場的需要,進行定制化的培養,使客戶端所提供的內容更加符合受眾需求,更具市場競爭力。在作者培訓過程中,商業性新聞客戶端都會融入企業文化培訓的內容,作者會不自覺接受了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輸出。在創作過程中,作者也需要不斷地使用客戶端的各項功能,逐漸培養出了一種使用慣性,成為某一客戶端的忠實受眾群體。為提升作品的影響力,作者也會借助自身的社交網絡進行宣傳,在宣傳自身作品的同時,平臺也成為了第二宣傳對象,借助人際傳播的強效果,客觀上提升了客戶端的影響力。從人才培養角度看,作者培訓計劃將員工入職培訓下放到了大學階段,經過培訓的學生不僅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培養出了對企業的好感度與忠誠度,當他們畢業時,企業可以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占據先機。進入工作后,他們對于企業目標有更深的了解,能夠直觀把握各部門職能,更快進入工作狀態,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
4 作者培訓項目對于受眾的作用
對于受眾而言,作者培訓項目使受眾能在平臺上看到更多高質量的原創內容,滿足其信息需求,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第一,提供高質量的內容供給。作者培養計劃打破了新媒體運營者重技術輕內容的局面,大大提升了創作者的學歷水平,也代表著創作者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為受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內容。第二,高校學生作者自帶受眾與傳播者的雙重角色。高校學生作為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重要受眾,在使用過程中,對于商業性新聞客戶端信息提供上所存在的問題往往有一個直接的認識,他們通過作者培訓項目迅速完成了從受者到傳者的轉變,天然帶有換位思考的優勢,能更好地從受眾的角度觀察和發現問題,進而創作出更加符合受眾需求的高質量內容。第三,發掘了最為廣泛的內容提供者。高校大學生群體是一個極為廣泛的群體,我國目前高校超700個,在校生超3 000萬人,他們幾乎分布在全國的各個省市,有不同的關注區域、關注熱點與擅長領域。將其發展為自覺的內容創作者,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構筑一個覆蓋全國的信息供應網絡,在新聞報道等領域有不可忽略的價值,也使得全國任何一個區域的受眾,都有“對口”的信息發布者,滿足受眾對于信息貼近性的要求。
5 總結
商業性新聞客戶端在高校開展作者培訓項目實現了平臺、高校、學生、受眾等多方面的共贏。對于平臺,高校的高質量作者資源提升了平臺的競爭力與綜合實力;對于高校,校企合作降低了學科建設成本與人才培養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基地;對于學生,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廣闊平臺提供了一個面向全國受眾的實踐機會,提升了其實踐能力,為其提供多方助益;對于受眾則更好地滿足了其信息需求,也降低了信息篩選成本。因此,互利共贏的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的作者培訓計劃未來必將發展為一種常態化機制,促進新媒體行業各方面發展質量的提升。
注釋
①數據來源:頭條學院,數據截至2017年7月。
參考文獻
[1]王化兵.為網絡文學作者打開培訓之門[J].出版參考,2010(Z1):11.
[2]閆瓊.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產品的優化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3]莫京,武長白,祖廣安.開展作者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88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