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祥
摘 要:在分析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低的過程中,通過小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這篇寫景散文的教學實例分析,并且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提出了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研究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還是采用以往的應試教育方式,并將教學重點依舊放在知識的學習上,卻忽略了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造成學生對語文知識、技巧的運用并不靈活,因此,如何能夠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一些具體的嘗試。
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1.加強對語文教師的培訓
事實上,如果在語文課堂上,只是依靠傳統的口授,其教學效率是差強人意的。第一,對于小學生而言,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學效果也是較為低下的。第二,以往,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是一言堂的主導者,這種教學方式已經落后了。因此,為了使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對語文教師加強培訓。培訓角度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要加強多媒體現代化教育設備的使用培訓。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校的語文教師能夠學會使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從而充分提高教學設備的使用效果。具體而言,加強設備的使用培訓。在這方面,年輕教師往往上手較快。而對于上了年紀的教師而言,在很多時候,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生事物,感到無從下手。另外,有些年紀大的教師,因循守舊,不愿意去學習這些設備的操作。那么,此時,首先要讓學校領導對這些教師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現代化設備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中的實際效果。
2.依據不同文本之間的區別來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文的文本種類繁多,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開展教學,有些時候,我們要借助多媒體來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首先,我們要根據不同文本有選擇地來制作不同的課件。比如我們在制作散文詩歌類文本的課件時,主要是要把朗讀配音作為重點突出的部分內容,假如我們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名家朗讀,那么學生在學習散文詩歌的時候,可以比較快地吸引他們去學習。另外,可以通過學生小組分組進行朗讀,讓學生同伴互評朗讀效果。有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比绻W生們能夠對散文或詩歌進行多次朗讀,那么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散文和詩歌蘊含的內涵,以及作家們在做作品時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我們在對古典名著、劇本類的文本設計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可以將圖片和圖像資料作為重點來抓。主要是因為這類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比較久遠,對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而言,其理解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影視作品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3.小學語文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提高
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考的時候,需要準備多媒體課件。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充分組織好圖片和圖像的順序,教師要努力思考圖片和圖像的合理性。并且考慮視頻的制作效果。所有的這些考慮因素,都應當跟教學效率和效果掛鉤。在課間制作的過程中,還要考慮背景音樂的設置??傊?,這些內容看起來非常復雜。但是,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教師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許通過請教其他教師就能夠迎刃而解。個人的能力總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對于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來講,制作課件時,應當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在分享與合作中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跟優秀的教師多多溝通和交流,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課件制作水平得到提升。
二、教學實例分析
在教授小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之前,首先設計一些問題,比如“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文章主要寫了哪些人和大自然景物”。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之后,給學生10~20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播放課前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對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等大自然的畫面進行了展示。學生在對這些畫面進行欣賞的同時,把這些跟課本上的文字內容對照起來,就能夠充分體會到這篇散文所蘊藏的含義。為了充分展現傍晚的天空這一部分內容,本人通過互聯網尋找傍晚夕陽西下的精美圖片,讓學生體會到血紅、橘黃的流云的樣子。在學生觀看了課堂展示的多媒體課件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另外,在朗讀《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這個環節的同時,通過多媒體播放展現北大荒秋季的美麗景色,播放節奏歡快的音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秋天的美麗,從而對北大荒的秋天產生贊美之情。
參考文獻:
[1]吳延香.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3).
[2]李朝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溫雪蓮